高浪看着墙上贴满的分镜头脚本,突然觉得有些舍不得。这里承载了《遇见》从无到有的全过程,有他们啃着馒头改剧本的夜晚,也有杀青时大家哭红的眼睛。
“赵师傅,”高浪递过去一杯茶,“新工作室缺个剪辑指导,您愿意来吗?待遇翻倍,还配全套新设备。”
赵建国手里的鼠标顿了一下,眼眶慢慢红了:“高导,我这把年纪了,还能跟上你们年轻人的脚步吗?”
“您上次给《遇见》加的那组空镜,比我这个导演想得都到位。”高浪拍了拍他的肩膀,“经验这东西,可不是年轻就能替代的。”
正说着,门被推开,编剧李雪闯了进来,手里举着个笔记本:“高导!我把剧本改好了!你看这段,林晚星回到老酒馆,发现老周把她的照片放在柜台后面……”
这个姑娘是庆功宴上主动过来敬酒的,说自己看了七遍《遇见》,每遍都哭湿了三张纸巾。高浪记得她当时说:“好剧本就该像老周的酒,初尝平淡,后味才慢慢涌上来。”
“剧本先放这儿,”高浪指了指桌上的招聘启事,“我们工作室招文学策划,你要不要试试?”
李雪的眼睛瞬间亮了,手忙脚乱地从包里掏简历:“我准备了!我连夜写的,您看……”
傍晚回到家,高浪在电脑上敲下工作室的章程。他给工作室取名“浪潮”,取“乘浪而上”的意思。章程里有两条是他特意加上的:一是所有项目必须保留最终剪辑权,二是每年至少要拍一部低成本现实题材作品。
手机响了,是陈默老师打来的:“小高,我刚跟剧院的几个老伙计吃饭,他们听说你要开工作室,都想过来帮忙。有个叫王德顺的老演员,虽然年纪大了,但身体好得很,演技更是没话说。”
挂了电话,高浪看着通讯录里不断新增的名字,突然觉得心里很踏实。这些人里,有打印店的周建国介绍的会计,有怀柔基地保安推荐的场务,还有餐馆老板娘的儿子,学设计的,主动提出要给工作室做logo。
晚上十点,刘一菲发来段视频。是她去养老院看望老兵时拍的,画面里一位白发老人正指着旧照片说:“当年我跟战友说,等胜利了就一起回家娶媳妇,结果……”
视频最后,刘一菲对着镜头比了个加油的手势:“老爷爷说愿意配合你拍戏,他说就想让更多人知道,他们当年不是为了自己在打仗。”
高浪把视频反复看了三遍,然后在工作室章程的最后加了一句话:“拍有温度的戏,做有骨气的人。”
窗外的月亮升起来了,透过窗帘的缝隙落在键盘上。高浪想起上辈子看到的一句话:“所谓帝国,不是拥有多少财富,而是能聚拢多少志同道合的人。”
他打开招聘网站,发布了“浪潮工作室”的第一条招聘信息。在“公司简介”一栏,他没写那些虚头巴脑的话,只写了:“我们刚拍了一部叫《遇见》的电影,现在想拍更多有人情味的故事。如果你也相信真诚的力量,欢迎加入我们。”
提交成功的瞬间,手机弹出一条新消息,是陌生号码发来的:“高导您好,我是王宝强。听说您要成立工作室,我没什么背景,但我能吃苦。如果您有适合我的角色,我随时待命。”
高浪看着这条消息笑了,重生的意义或许就在这里——不仅要圆自己的梦,还要给那些和曾经的自己一样挣扎的人,多些机会,多些希望。
他回复:“来工作室聊聊吧,地址是建国路88号18层。进门说找高浪就行。”
发送成功的提示弹出时,高浪站起身走到窗边。写字楼的灯光一盏盏亮起来,像一片星星落在人间。他知道,属于“浪潮”的故事,才刚刚开始。而这座娱乐帝国的第一块砖,就在今天,稳稳地落了地。
喜欢名导资本:从2005年拍烂片开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名导资本:从2005年拍烂片开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