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浪翻到最后一页,却没有动笔。他想起重生前看过的那些报道,多少有才华的导演在资本的裹挟下渐渐迷失方向。“王总,多谢厚爱。”他把协议推回去,“我还是想拍点自己想拍的东西,哪怕慢点,哪怕小成本。”
王中军愣了愣,随即笑了:“果然是年轻人,有脾气。行,我不逼你。但记住,华谊的大门永远为你敞开。”
回到宴会厅时,正赶上抽奖环节。一等奖是高浪亲手签名的《遇见》分镜头脚本,被一个叫林晓的年轻编剧抽中。小姑娘激动得语无伦次:“高导,我是电影学院编剧系的学生,您的剧本让我明白,好故事不在远方,就在楼下的菜市场里。”
高浪接过她递来的笔记本,认真写下:“生活是最好的编剧。”他想起自己重生那天,正是在菜市场的角落里,听见两个大妈讨论子女的难处,才突然有了《遇见》的灵感。
深夜十点,庆功宴接近尾声。陈默老师拉着高浪的手,这位演了一辈子配角的老演员,此刻眼里闪着光:“昨天我去公园遛弯,有个大爷认出我,说‘老周是个好人’。对演员来说,这比任何奖杯都珍贵。小高,谢谢你让我明白,配角也能活在观众心里。”
送走最后一位宾客时,天边已经泛起了鱼肚白。高浪站在饭店门口,看着环卫工师傅清扫地上的彩带,突然觉得很踏实。刘一菲捧着件外套走过来,轻轻披在他肩上:“刚才看你跟张导聊天,好像有新想法了?”
“嗯,”高浪望着初升的太阳,“想拍个关于老兵回家的故事,叫《归途》。可能没那么商业,但我总觉得,有些故事再不拍,就没人记得了。”
刘一菲从包里拿出个U盘:“这是我托人找的资料,有几位老兵的口述实录。其实……我爸爸战友的父亲,就是当年没回来的兵。”
晨光里,两人的影子被拉得很长。远处传来早班地铁的报站声,夹杂着早点摊的吆喝,像极了《遇见》里老酒馆外的市井声。高浪突然明白,这场庆功宴不是结束,而是另一段旅程的起点——他要带着那些被记住的温暖,继续去发现更多值得被讲述的故事。
回到工作室时,张涛正对着电脑傻笑。屏幕上是《遇见》的最新影评,来自一个叫“胡同里的灯”的网友:“看完电影,我给对门独居的张奶奶送了碗热汤。她握着我的手说,好久没人给她做饭了。谢谢《遇见》让我明白,善意不用等特殊的日子,平常日子里递出去的一碗汤,就够暖了。”
高浪给自己泡了杯茶,看着窗外渐渐苏醒的城市。手机里不断传来祝贺的消息,有大公司的合作意向,有电影节的邀请函,还有素未谋面的观众发来的感谢信。他知道,从今天起,他的名字会和“3亿票房”“黑马导演”这些标签绑在一起,但他更想记住的,是老周说过的那句话:“日子是一天天过的,戏是一帧帧拍的,急不得。”
桌上的日历翻到了10月21日,距离《遇见》下映还有一个月。但对高浪来说,新的故事已经开始了。他打开文档,在空白页上敲下《归途》两个字,然后点开了刘一菲发来的U盘——里面有段老兵的录音,老人用沙哑的声音说:“回家的路再远,心里有个念想,就走得动。”
庆功宴的喧嚣渐渐散去,但那些被电影点亮的善意,正在这座城市的各个角落悄悄生长。就像老酒馆里那盏永远亮着的灯,无论多晚,总有一份温暖在等你。而这,正是高浪想要用镜头守护的东西。
喜欢名导资本:从2005年拍烂片开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名导资本:从2005年拍烂片开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