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远突发脑溢血入院的消息,像一根冰冷的针,刺破了林晚晚强行维持的镇定。她几乎可以肯定,这绝非巧合。对方的手段狠辣而精准,选择对一位风烛残年、且是此案关键证人的老人下手,既是一种警告,也是一种灭口。
她第一时间通过周薇,安排了一支绝对可靠的保镖团队,以“远房亲戚”的名义,24小时轮班守在ICU外,并买通了医院内部一名高层,确保对杨文远的一切治疗和接触都在严密监控之下。同时,另一组人则按照她的指示,趁着夜色,悄无声息地将杨文远家中所有剩余的书籍、笔记、资料打包,秘密转移到了一个只有她和周薇知道的安全屋。
(林晚晚内心:我必须保住杨老师的命,也必须拿到他留下的所有线索。这是对逝者的交代,也是我反击的唯一武器。)
ICU外的暗流
医院ICU病房外的走廊,总是弥漫着一种混合了消毒水、焦虑和悲伤的特殊气息。林晚晚穿着一身低调的黑色套装,戴着宽大的墨镜,在周薇和两名保镖的陪同下,出现在这里。她需要亲自确认杨文远的情况,并给守护在这里的人下达明确的指令。
主治医生是一位神情严肃的中年人,他向林晚晚介绍了杨文远的情况:“突发性大量脑出血,位置很不好,虽然抢救及时暂时保住了生命体征,但情况极不乐观,随时可能再次出血或者出现严重并发症。即使……即使能侥幸活下来,神经系统也会遭受不可逆的损伤,苏醒并且恢复认知功能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医生内心:这位家属气场太强了,不过看起来是真心关心病人,安排了这么多人守着。)
林晚晚的心沉了下去。这意味着,杨文远这条最重要的活人口供线,很可能已经断了。
(林晚晚内心:好狠的手段!彻底堵住了杨老师的嘴!)
就在她与医生交谈时,眼角的余光瞥见走廊尽头,一个穿着护士服、戴着口罩的身影似乎在不经意地朝这边张望,与林晚晚的目光一触即离,迅速转身离开。那眼神,不像普通医护人员的好奇,更像是一种……窥探和确认。
林晚晚不动声色,对身旁的周薇低语:“看到刚才那个护士了吗?去查一下她的排班表和背景,要快。”
周薇心领神会,立刻转身去安排。
(林晚晚内心:果然……他们的人已经渗透进来了。是在确认杨老师的情况,还是想寻找机会下手?)
一种如芒在背的感觉让她脊背发凉。对手比她想象的更加无孔不入。
安全屋内的发现
与此同时,在城郊那处不起眼的安全屋内,由周薇亲自带领的、包括一名退休老刑警和一名资深文档分析专家在内的小组,正在连夜整理从杨文远家中转移出来的海量资料。
大部分是各种化学期刊、学术论文的剪报和他自己数十年的教学笔记,杂乱无章。但在翻检一个垫在书柜最底层的、毫不起眼的旧鞋盒时,他们有了惊人的发现。
鞋盒里除了几封泛黄的信件,还有一个用塑料布层层包裹的、火柴盒大小的黑色金属物体——这是一个老式的、需要特定读取设备的微型数据存储卡(Microdrive),以及一张折叠起来、纸质脆弱的手绘地图。
退休老刑警戴上白手套,小心翼翼地展开那张地图。上面用细致的笔迹标注了十多年前的城市局部,其中一个位于城郊结合部、靠近废弃运河的区域被红笔圈了出来,旁边写着一个模糊的代号——“鹈鹕”,还有一个日期,正是实验室事故发生前大约一周。
(老刑警内心:这地图……这代号……像是某种行动标记。这老头,当年恐怕没少私下调查啊!)
而那张微型存储卡,经过技术人员的努力,在找到适配的老旧读卡器后,终于读取成功。里面的内容让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
里面存储着几段用早期手机拍摄的、画质粗糙但内容清晰的视频!视频的背景似乎是夜晚的废弃厂区(与地图上标记的区域吻合),画面中,几个模糊的人影正从一辆没有牌照的面包车上,搬运一些印有危险化学品标识的金属桶,鬼鬼祟祟地投入废弃的运河中!其中一段视频,甚至勉强捕捉到了其中一个搬运者的侧脸,虽然模糊,但依稀能辨认出……年轻时的林建明!
(文档分析专家内心:我的天!这视频……这是非法倾倒危险化学品!而且牵扯到了林总的叔父!这和林晚的事故有什么关系?)
除此之外,存储卡里还有几份扫描文档,是当年“康安生物”内部关于“康肽一号”生产工艺中,某种关键催化剂的替代品研发陷入僵局的技术讨论纪要,以及一份被标记为“绝密”的风险评估报告,报告中明确指出,林晚正在进行的那个植物提取物催化反应研究路线,“存在颠覆现有专利体系的重大潜在风险”,建议“密切关注,必要时采取一切手段确保技术优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穿书女配重生搞钱逆袭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穿书女配重生搞钱逆袭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