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的烈日炙烤着水泥地面,空气在热浪中扭曲。鲁氏集团总部大楼的深色玻璃幕墙反射着刺目的白光,将下方的世界分割。楼下规划整齐的联排宿舍楼和标准化食堂,无声宣告着曾经拥挤工棚的时代终结。
顶楼会议室,冷气开得十足。长条形会议桌两侧,经理们衬衫熨帖,面前笔记本屏幕闪烁着各种柱状图与表格。空气里飘着意式浓缩的焦香与纸张翻动的轻微摩擦。这与当年铁砧子镇工棚里,油汗、劣质烟、大锅炖菜的热腾腾烟火气,恍如隔世。
鲁智深坐在主位。花白的寸头比年轻时更短硬,如同钢针。脸上的风霜刻痕更深了,鼻梁侧一道不显眼的浅疤是早年血战的印记。他坐姿依旧如铁塔般沉凝,只是昂贵的定制西装被他穿得像一身坚硬的盔甲,领带扯得松垮,勒着粗壮的脖子让他时不时下意识地扭动。那双曾经倒拔垂杨柳、砸裂不合格楼板的巨掌,此刻正费力地捏着一支细小的触摸笔,在平板电脑的屏幕上缓慢地划拉着。
屏幕上显示的是一份需要他电子签批的建材供应商评估报告。一串串数据、折线图、比价表……在他的豹眼中搅成一团浆糊。他皱着眉,额头中央两道深刻的竖纹几乎能夹死蚊子。
“……综上所述,引入这套电子化考勤与工效分析系统,势在必行。” 说话的是人力资源总监老高,以前是市里国有建工集团的人事老手,被鲁智深重金挖来。他推了推金丝眼镜,PPT翻到最后一页,上面是各种穿戴式定位工牌、手机APP和云平台的炫酷图片。“现在六个大型项目同时推进,工人总数突破二百,再靠原来项目会计们拿个硬皮本子手工记工、月底对账,效率太低!漏洞太多!代打卡、磨洋工、人工统计出错率高,年底奖金分配吵破头!这套系统,人脸识别活体检测杜绝代打卡,GPS记录轨迹防止串岗磨洋工,自动汇总数据,后台一键生成报表,每个工人该拿多少工钱、班组绩效奖金如何,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还能分析不同工序工效,找出瓶颈!”
鲁智深抬起头,扫过其他几位高管的脸——负责生产安全的张黑子如今也留起了干部头,身形却依然魁梧,只是眉头微锁;分管财务的李水根看着老高的PPT,眼神复杂,既有向往,也有一丝担忧;主管技术的刘工则连连点头,他对能分析工效提效很感兴趣。
“安全怎么说?”鲁智深开口,声音低沉,依旧像混着砂石。
张黑子立刻接话:“鲁总,工地上定位是好事!尤其高空作业区、大型机械区,走错地方定位会报警,能防事故!但……要戴工牌、手机打卡,老工人们怕是抵触大,嫌麻烦。”
李水根也开口:“系统投入不小。每个项目部要配专门的数据收发机,工人旧手机要能装APP或换新工牌终端……还要养后台维护的技术团队……”
“投入?现在两千多万管理费都花出去了!还差这点?!”老高有点激动,“关键是规范!是效率!是数据透明!靠人管,累死你也管不过来!鲁总,集团要做大,要上资质冲特级,就必须上正规化管理!这套系统,就是管理升级的标志!拖不得!”
听到“特级资质”四个字,鲁智深捏触摸笔的手指紧了紧。那双曾经只盯着钢筋水泥的眼睛,此刻沉沉地望向会议室窗外——那是他一手搭建起来的集团版图,规模越来越大,规矩也越来越多。他沉默了片刻,将手中那支让他无比别扭的触摸笔往平板电脑上一扔,发出轻微的“啪嗒”声。
“试!”声音斩钉截铁,“试点三个项目!河西新城、龙江安置房二期、还有…老基地铁砧子工业园改造项目!”
他顿了一下,豹眼盯着老高:“但有一条!”
“鲁总您说!”
“别搞花里胡哨!别卡死工人!真弄不了的,项目部有替代法子!要讲规矩,也要讲情理!”他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出岔子,你老高兜着!”
试点首日,龙江安置房二期项目现场。
夏日清晨的阳光就已经火辣辣地炙烤着地面。项目入口新设立的“电子考勤通道”前,人头攒动,围得水泄不通。
通道很简陋:用钢管脚手架临时搭起一个门框,门口一边立着一块贴有二维码和说明的KT板,另一边挂着项目部发下来的几台老旧但擦拭干净的安卓手机——被硬生生固定在简陋的自制铁皮盒里,充当“活体检测打卡机”。一台项目部的办公旧电脑连着电源在门框旁边嗡嗡作响,屏幕上显示着简陋的打卡系统后台界面。刚招进来还没过试用期的技术维护员小何,汗流浃背地在操作电脑,调试着连接手机端的APP。
工人们大多是熟面孔,此时却像面对着一道高科技门槛的土包子,脸上混杂着好奇、茫然和不耐烦。
“搞啥子名堂哟?扫啥码?”
“人脸识别?拍脸?老子又不是劳改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鲁智深现代行侠记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鲁智深现代行侠记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