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深山,黎明来得格外迟。天际线还是一片混沌的铅灰色,山峦的轮廓如同蛰伏的巨兽,只有几声零星的鸡鸣刺破沉寂。钱桂花摸索着起床,老旧木床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她没点灯,借着窗外透进的微光,熟练地套上那件洗得发白、袖口磨出毛边的蓝布褂子。灶房冰冷,土灶台像一块巨大的黑石。她舀起一瓢冰凉刺骨的井水倒入铁锅,又从墙角米缸最深处,小心翼翼地舀出小半碗米——那是家里仅存的一点精米,粒粒饱满,透着玉色的光泽。她抓米的手布满老茧,指关节因常年浸泡在冷水中洗涮而肿大变形,像老树的根瘤。这点米,是留给儿子鲁智深的。
“妈,我起来了。” 鲁智深揉着惺忪的睡眼走进灶房,身上套着那件同样洗得发白、肩膀处打了补丁的校服。少年的身形有些单薄,带着青春期的抽条感。
“饭快好了,你先去背会儿单词。” 钱桂花的声音带着清晨的沙哑,她弯下腰,往灶膛里塞进一把干燥的松针和几根细柴,用火石“嚓”地点燃。橘红色的火苗跳跃起来,瞬间驱散了灶房的寒意,也映亮了她憔悴的脸庞。四十多岁的年纪,眼角的皱纹却深如沟壑,鬓角已染上霜色,皮肤被山风和日头打磨得黝黑粗糙。火光在她脸上明明灭灭,像一幅被岁月侵蚀的版画。
鲁智深“嗯”了一声,从书包里摸出那本卷了边的英语课本,走到院子里。深秋的清晨寒气逼人,他裹紧了单薄的校服。天光熹微,远处的山峦还笼罩在薄雾中。他翻开书页,轻声念着单词,声音在寂静的山谷里显得格外清晰,带着少年人特有的清亮。这是他一天中唯一能安静学习的时间,像偷来的片刻安宁。
灶膛里的火噼啪作响,钱桂花望着跳跃的火苗,心思却飘远了。昨晚丈夫鲁长海又咳了大半夜,那声音撕心裂肺,像要把肺管子都咳出来。五年前在镇上建筑工地从脚手架上摔下来,断了几根肋骨,肺也伤了,从此就落下了这病根。家里那点积蓄早就掏空了,药也是时断时续。她下意识地摸了摸褂子内袋——那里有个用旧手帕仔细包着的小布包,里面是昨天赶集卖掉五个竹筐换来的三十七块钱。摸着那几张薄薄的纸币和几个硬币,她的心沉甸甸的。下个月的学费、资料费……这点钱,杯水车薪。
“智深,吃饭了!” 钱桂花朝院子里喊了一声,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饭桌是张老旧的方桌,油灯的光线昏暗。桌上摆着两碗粥。一碗是给鲁智深的,米粒清晰可见,稠稠的;另一碗几乎是米汤,稀得能照见人影。旁边是一小碟腌得发黑的咸菜疙瘩。鲁智深端起碗,狼吞虎咽地喝起来。钱桂花和丈夫鲁长海坐在桌边,只端起那碗米汤,小口地啜饮着,仿佛在品尝什么珍馐美味。
“慢点吃,别噎着。” 钱桂花看着儿子埋头喝粥的样子,眼底是化不开的心疼。那碗稠粥,是她从自己和丈夫嘴里省下来的。
鲁智深放下碗,舔了舔嘴唇,声音有些发虚:“妈,今天月考成绩要出来了。” 他低着头,手指无意识地抠着桌面的木纹。他知道自己的成绩,在班里不上不下,英语尤其拖后腿,距离考上好大学,隔着千山万水。
“尽力了就好。” 钱桂花伸出手,粗糙的掌心带着凉意,轻轻抚过儿子有些扎手的短发。她何尝不知道儿子的困境?只是这山里的孩子,除了读书,还能有什么出路?她只能把所有的担忧和期望,都化作这句轻飘飘的安慰。
鲁智深背上那个洗得发白的帆布书包,准备出门。钱桂花叫住他:“等等,妈今天要去李婶家帮忙收花生,晚上可能回来晚些。锅里给你煮了土豆,放学回来自己热着吃。” 她顿了顿,又补充道,“灶膛里埋了两个红薯,饿了就扒出来。”
“妈,你腰不好,别太累了。” 鲁智深看着母亲微微佝偻的背,担忧地说。母亲的腰伤是早年挑重担落下的,一到阴雨天就疼得直不起来。
“没事,妈身体硬朗着呢。” 钱桂花努力挺直腰板,挤出一个笑容,眼角的皱纹更深了,“李婶家给六十块钱一天呢,够你下个月的资料费了。” 六十块!这数字像一块磁石,牢牢吸住了她所有的顾虑。
看着儿子瘦削的背影消失在蜿蜒崎岖的山路尽头,钱桂花脸上的笑容像潮水般褪去,只剩下深深的疲惫。她揉了揉后腰,那里像有根针在扎。转身回屋,叫醒还在咳嗽的丈夫:“长海,我去李婶家了,锅里有粥,你记得喝药。”
鲁长海挣扎着从床上坐起来,脸色蜡黄,咳得喘不上气:“路上……咳咳……小心点……村口那段路在修……车多……”
钱桂花点点头,换上那件最破旧、补丁最多的衣服,戴上磨破了边的草帽,拿起一个装水的旧塑料瓶,出了门。
清晨的山路布满露水,湿滑难行。钱桂花走得小心翼翼,每一步都踩在碎石和泥泞上。她的心思却像山间的雾,飘忽不定:下个月要交的补习费三百块、儿子那件袖口磨破的棉袄该换了、作业本快写完了……每一笔开销都像一块沉重的石头,压在她的心上,让她几乎喘不过气。她下意识地又摸了摸内袋里那三十七块钱,薄薄的,却像烙铁一样烫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鲁智深现代行侠记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鲁智深现代行侠记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