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秒还在暗自满意的陈耀祖,下一秒就被他阿爷的问话吓得差点没把碗给摔了。
“耀祖,阿爷送你去念书可好?”
……
陈耀祖眨了眨眼睛,看了看他阿爷脸上的认真。
以及他爹唇角的笑容,家里每个人眼神当中的喜气。
这让陈耀祖知道,此刻真的不是他在做梦。
要送他去念书了吗?
那简直就是太好了,好吧!
这两天他还在为这个事情忧愁,却不想家里人竟然给了他这么大一个惊喜。
“阿爷,孙儿愿意,孙儿一定会好好念书,将来考一个秀才功名,让咱老陈家光耀门楣。”
陈耀祖此刻那是非常会抓住机会的。
虽然不知道家里人知不知道供一个读书人到底需要花多少钱?
但是家人主动提起送他去读书,他自然没有拒绝的道理。
而陈耀祖的这一番话更是惹得一家人都高兴的合不拢嘴。
特别是钱秀娥,看着自家孙子虎头虎脑的模样简直就是怎么看?怎么稀罕。
自家孙子在整个村子里,以及那群老姐妹的眼中,那可算得上整个陈家村的梦中情孙。
毕竟谁家的孙子,不但长得胖乎,还十分讨喜,一看就格外的有福气。
再加上自家孙儿,打小就聪明,听着对方说要考个秀才,钱秀娥仿佛就看到了那天似的。
整个人,吃着饭菜都要吃醉了,沉浸在美好的愿景当中不可自拔。
同样状态的还有张小花,亲娘的滤镜可不是一般的。
别说陈耀祖现在还没考上秀才,但在张小花的眼里,自家儿子考中秀才,那就是迟早的事儿。
陈铁柱也觉得自家孙儿真是有志气。
陈大勇跟陈二喜也是把他们这两天去县里面打听的消息跟家人一顿分析。
陈耀祖是真的有些惊讶,没想到家里人竟然愿意让他去县里头念书。
毕竟以前按他的想法,最多也就是去镇上跟着跟着那位老夫子念几年?
却没想到,家人竟然如此给力。
正当一家人在讨论应该去哪个夫子那里就读的时候,陈耀祖实在没忍住开口。
“阿爷,这去县里头的私塾,束修可不便宜。咱家9月底又要盖新房子,这……”
陈耀祖的话还没说完。
就被他小叔陈二喜笑着揉了揉脑袋。
“小小的人儿操那么多心干什么?咱家这几年虽说花出去不少,但你念书的银钱可是攒着的。”
钱秀娥也是一脸心疼,拉着自家乖孙的手。
“奶的好乖孙,咋这么懂事哩,你就安心好好去念书,到时候给奶考个功名回来。钱的事,你就放心好了。”
这话一出来,陈耀祖还有什么好说的?既然家人都已经准备好了。
那么他也不会辜负大家。
不要以为他说的都是哄人的话,可能在他们这里考上个秀才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但是他的目标可不止是一个小小的秀才就能够满足的。
上辈子他可是三次高考状元,这辈子虽然不敢想那状元之位,可在如何一个二甲的进士也得搏一搏吧。
不怪陈耀祖不敢奢想那个位置,而是他在如何天才,又有一个好记性。
但这可是古代。
他承认自己上辈子读书有些水平,可所谓术业有专攻。
这辈子要学的内容,上辈子老师可没教。
可以说一切都是全新的,一切都要从头开始。
而历史上,不知多少流芳千古的诗人,细细研究他们的人生背景。
又有几人能够科举走到最后,入朝为官的都少之又少。
哪怕,进入了官场,默默无闻,不受重用的也比比皆是。
如此千古奇才,都不能保证,他们有状元之姿。
就凭他一个现代人,连续考了三次高考,中了三次高考状元,就敢说状元非他莫属。
他还真没这个脸。
正当他在那忍不住畅想的时候,就见他小叔拍了拍他。
“你小子高兴傻了吧,问你话也没听见。”
回过神来的陈耀祖,还真没听见,刚才小叔的问题。
陈二喜看这模样,也就知道小侄子没把他的话听进去。
“小叔是想问你,这几个夫子的私塾,你想去哪一个?”
听到这个问题,陈耀祖倒是没有家里人那么纠结。
他们县里头总共有三个夫子。
其中有两位是秀才功名,另一位是童生功名。
那位童生功名的,基本上收的学生,那都是只要会认几个字,读几年书就可以了。
不是,专业走科举那条路的最佳选择。
至于另外两位夫子,张秀才也就40多岁,开学堂教书育人,才短短两年。
就这个年纪,陈耀祖估计对方应该还想再战科举。
这样的人对待底下的学生,可能并没有那么大的精力。
至于另外一位徐秀才,年纪比较大,应该也是歇了科举的心思。
教书已经10余载,根据小叔和他爹打听的消息,对方这么多年,也是教出来四五个有功名的学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科举不顺,从寒门到帝师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科举不顺,从寒门到帝师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