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波武器的低频震荡波击中防护罩,蓝色的光罩泛起涟漪,逐渐变得透明。当最后一层防护罩消失,伊恩迅速按下关闭按钮,磁控塔的蓝光瞬间熄灭,星砂方舟的监测屏幕上,磁场强度开始快速下降。
“导航信号恢复正常!”苏璃的声音带着兴奋,“‘星穗号’已重新锁定航线,预计1小时后抵达广寒星系的月能补给站。”
当伊恩的登陆舱返回星砂方舟,他的脸上满是灰尘,却难掩笑容:“磁控塔内还有很多上古文明的设备残骸,说不定能修复后用于航线建设。下次我们可以组织一支考古队,好好探索一下。”
嬴云澈点头:“等首航任务完成,就安排考古计划。这次护航让我们明白,航线安全需要多方面保障,以后每个危险区域都要提前排查,设置应急站点。”
第三幕:月能补给——跨文明的技术共鸣
下午两点,“星穗号”顺利抵达广寒星系的月能补给站。月祭司带着工匠们早已等候在站台上,补给站的月能核心塔泛着莹白光芒,塔下的能量传输接口已准备就绪。
“欢迎来到广寒星系!”月祭司笑着走上前,手中的法杖轻触运输舰的能量接收装置,“我们优化了月能的传输效率,现在每分钟能为运输舰补充1000千瓦时的能量,比之前提升了50%。”
李娇炎跟着工匠们来到月能核心塔的控制室,屏幕上显示着月能的输出参数:“这种‘脉冲式传输’技术很先进,能避免能量传输时的损耗。如果将这种技术应用到星枢基地的能量站,我们的星耀能量供应效率也能大幅提升。”
月祭司当即决定:“我们可以共享月能传输的核心技术,你们派技术人员来学习,我们也派工匠去星枢基地,协助优化星耀能量站。技术共享本来就是航线的核心目的之一,能相互提升才是最好的结果。”
在补给站的休息区,广寒星系的孩子们为“星穗号”的船员们表演了“月神舞”。孩子们身着冰晶装饰的服饰,在月能光芒的映照下,舞姿轻盈如蝶,引得船员们纷纷拿出设备拍照记录。伊恩还和孩子们一起,用月晶粉末制作了小小的“航线护身符”,据说能保佑航行平安。
“这些孩子是广寒星系的未来,也是跨文明交流的希望。”嬴云澈看着眼前的场景,对月祭司说,“我们计划在航线沿线设立‘星际研学站’,让各文明的孩子能相互学习、交流,从小培养互助意识。”
月祭司深表赞同:“广寒星系愿意成为第一个研学站,我们会准备月能技术体验课、冰晶雕刻工坊,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感受不同文明的魅力。”
第四幕:绿星交付——希望的种子生根发芽
傍晚时分,“星穗号”抵达绿星生态基地。此时的绿星,与星砂团队上次来访时已截然不同——曾经荒芜的土地上,成片的星穗稻苗泛着翠绿,基地的居民们正忙着搭建新的农耕设施,脸上满是笑容。
“星穗稻种到了!”绿星的生态负责人激动地迎上来,当他看到运输舱内整齐摆放的稻种箱,眼中泛起泪光,“有了这些稻种,我们的生态修复计划就能提前完成,明年就能实现粮食自给自足了!”
嬴云澈和琼华学者一起,将“星穗二号”稻种的培育手册交给绿星的农民代表:“这种稻种的生长周期比普通稻种短20天,还能吸收土壤中的有害物质,改良土壤质量。琼华的农耕专家会留在绿星,指导大家种植,有任何问题都可以通过星语罗盘联系我们。”
农民代表捧着手册,小心翼翼地翻开,里面详细记录着播种时间、灌溉频率、病虫害防治方法,还有清晰的示意图。“太详细了!”他激动地说,“我们之前种的普通稻种,总是因为不懂技术产量不高,现在有了手册和专家指导,再也不用担心了。”
在绿星的生态广场上,居民们举办了简单的“稻种交付仪式”。广场中央的全息投影播放着绿星生态修复的历程——从最初的荒芜土地,到第一株稻苗破土,再到如今的成片稻田,每一个画面都凝聚着各文明的帮助与绿星居民的努力。
“这条航线就是绿星的‘希望线’!”绿星的生态负责人在仪式上说道,“以前我们遇到困难,只能自己摸索,不知道要走多少弯路。现在有了航线,有了各文明的帮助,我们的生态修复之路越来越顺。未来,绿星也会尽自己的力量,为其他文明提供帮助,让希望的种子在整个星河传播。”
第五幕:归墟枢纽——航线的未来蓝图
当天夜里,“星穗号”抵达归墟星云的互助枢纽。枢纽是一座巨大的环形空间站,由各文明共同出资建设,内部设有物资储存区、技术交流中心、应急救援站,是航线的核心中转站。
嬴云澈和洛兰主席一起,在枢纽的“未来规划厅”召开了航线工作会议。各文明的代表围绕航线的后续运营展开讨论:
- 物资储存区的负责人提出,需要建立“需求预测系统”,根据各文明的历史数据,提前储备常用物资,避免出现短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秦帝国之枪客无痕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大秦帝国之枪客无痕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