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对句虽然不如杜甫的原诗那般经典,但也算得上工整贴切。对,在数量上形成对比;对,一个轻灵,一个壮阔;对,都是动词;对,都是辽阔的空间。
众人点头称是,认为这个对句也算不错。但苏明远自己却知道,这远不如杜甫的原句精妙。他感到一阵深深的挫败感——不是因为对联对得不好,而是因为他发现自己在这个时代的言行必须时刻小心谨慎。
他的现代知识是一把双刃剑,既是他的优势,也可能成为暴露身份的致命破绽。
李文轩虽然不太满意,但也找不出明显的毛病。他咬了咬牙,决定使出最后的杀手锏:
听好了,这次我出个难的: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
这是一个着名的难对,上联巧妙地将琴瑟琵琶四种乐器的字形特点结合起来,每个字都有字,而且八大王还有双重含义——既指乐器上的字,也暗指反贼。这种字形巧对极难应对。
在场的文人都倒吸一口凉气,这确实是个近乎无解的难对。钱博也皱起了眉头,这李文轩分明是在故意刁难。
苏明远却眼前一亮。这副对联他在现代时见过,而且恰好知道一个绝妙的下联。更重要的是,这个下联是明朝时期民间文人的作品,不会暴露他的身份。
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苏明远不假思索地对道。
满座皆静,随即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这个下联实在是太妙了!魑魅魍魉四个字都有旁,与上联的字遥相呼应;四小鬼八大王,数字和身份都形成对比;鬼鬼犯边王王在上在结构上完全一致。更妙的是,这个下联还隐含着邪不胜正的寓意。
绝对!绝对!钱博激动地拍案而起,这下联简直是神来之笔!文轩,你这次可是遇到高手了!
李文轩的脸色惨白,他万万没想到苏明远能对出如此精妙的下联。这一刻,他感到自己的所有骄傲都被彻底击碎了。
然而,就在众人为苏明远的才华赞叹不已时,人群中传来一个苍老的声音:
且慢。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位八十多岁的老者缓缓起身。此人便是本县最有学问的宿儒——元老太师胡清源。他曾在京城为官,告老还乡后一直被奉为本地文坛泰斗。
胡老太师!众人纷纷起身行礼。
胡清源摆了摆手,目光深深地看着苏明远:小友,你的这副下联,老夫似曾相识。
苏明远心中一跳,难道这位老者知道这副对联的来历?
胡清源缓缓说道,老夫年轻时游历四方,曾在江南听过类似的对句。不知小友是从何处学来?
这个问题让苏明远陷入困境。他不能说这是从现代的书本上看来的,更不能承认这是明朝的作品。
回老太师的话,苏明远小心地回答,晚辈这副对联乃是即兴所作,若与前人暗合,实乃偶然。
胡清源深深地看了他一眼,眼中闪过一丝莫测的光芒:即兴所作?他重复了一遍,语气中带着几分玩味。
气氛变得有些紧张,众人都感受到了胡清源话中的质疑。陆渊也为苏明远捏了一把汗。
就在这时,钱博出来打圆场:胡老太师,英雄所见略同,古往今来不乏其例。苏兄年轻有为,能作出如此妙对,实在是可喜可贺。
其他文人也纷纷附和,气氛这才缓解下来。但苏明远知道,胡清源的怀疑并没有完全消除。
这次对联雅集让苏明远深深感受到了在这个时代行走的艰难。他的现代知识虽然给了他优势,但也时刻面临着暴露的危险。一不小心,就可能引起他人的怀疑。
更重要的是,他开始理解古人所说的文如其人的道理。在这个时代,一个人的文才往往代表着他的品格和身份。过于出众的才华,反而可能招来不必要的麻烦。
正如陆渊之前告诫过他的:在获得足够的地位和声望之前,要学会适度地展现自己的才华,既不能太过平庸,也不能过于惊世骇俗。
这或许就是穿越者必须学会的生存智慧——在两个时代的文化夹缝中,小心翼翼地寻找着自己的立足之地。
夜已深,文会散去。苏明远在陆渊的陪同下走出文昌阁,心中五味杂陈。今夜的经历让他收获良多,也让他对未来的路更加谨慎。
明远,陆渊拍了拍他的肩膀,今夜你的表现已经足够出色了。但记住,锋芒太露未必是好事。
苏明远点了点头,心中默默记下这个教训。在这个陌生的时代,他还有太多需要学习的东西。
喜欢知不可忽骤得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知不可忽骤得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