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送爽,丹桂飘香。县城东街的文昌阁前张灯结彩,今日乃是一年一度的文会雅集。苏明远应陆渊之邀,怀着忐忑的心情踏进了这座古朴的楼阁。
文昌阁内书香袅袅,墙上悬挂着历代名家的字画。今日聚集的都是本县的文人雅士,有白发苍苍的老秀才,也有意气风发的青年才俊。他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或品茗论道,或吟诗作对,好不热闹。
明远兄来了!陆渊远远地招手,引领苏明远来到大厅正中。诸位,这便是我时常提及的苏明远苏兄,今日特来参加我们的雅集。
众人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苏明远,有好奇的,有审视的,也有带着几分质疑的。苏明远谦逊地向众人行礼:在下苏明远,见过诸位先生。
一位须发花白的老者起身回礼:老夫姓钱,单名一个博字。久闻苏兄大名,今日一见,果然是青年才俊。这位钱博钱老先生在本县颇有名望,曾中过举人,只是会试屡败,最终回乡教书。
钱老先生过奖了。苏明远恭敬地回应。
这时,一个尖锐的声音从人群中传来:陆兄,你这位朋友可有真才实学?莫不是又一个徒有虚名之辈?
说话的是一个三十来岁的男子,面容尖削,眼神中带着几分刻薄。此人名叫李文轩,家境殷实,自幼饱读诗书,但性格孤傲,常常看不起他人。
陆渊的脸色微变,正要开口辩解,苏明远却淡然一笑:这位兄台说得对,在下确实需要证明自己。不知兄台有何赐教?
李文轩冷笑一声:既然是文会雅集,自然要以文会友。今日正好有对联雅兴,不如苏兄也来试试?
钱博见势不妙,连忙打圆场:文轩,不可无礼。明远贤侄初来乍到,我们应当以礼相待。
无妨。苏明远摆了摆手,既然来了文会,自当以文会友。李兄请出题。
李文轩眼中闪过一丝得意,他早就准备了几副难对,今日正好用来为难这个新来的年轻人。
既然如此,那我就不客气了。李文轩清了清嗓子,听好了:风吹杨柳千条绿
这是一个看似简单实则颇有难度的上联。表面上只是描写杨柳在风中摆动的景象,但要对出工整贴切的下联却不容易。需要找到与、、、相对应的事物,既要意境相合,又要平仄协调。
众人都将目光投向苏明远,等待他的回应。有些人面带期待,有些人则暗自摇头,认为这个年轻人怕是要出丑了。
苏明远沉思片刻,脑海中浮现出无数诗词佳句。在现代时,他曾深入研究过古典诗词的对仗技巧,对于对联的门道颇有心得。
雨打梨花万点白。苏明远不疾不徐地对道。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这个下联不仅在字数、平仄上完全对应,更在意境上形成了绝妙的呼应——风对雨,杨柳对梨花,千条对万点,绿对白。两句联在一起,仿佛一幅春日雨后的美丽画卷展现在众人面前。
钱博率先拍掌叫好,绝对!这下联对得天衣无缝,意境优美,平仄协调,实乃佳作!
其他文人也纷纷点头称赞,就连那些原本怀疑苏明远才学的人,此时也不得不服气。
李文轩的脸色变得铁青,他没想到苏明远竟能如此轻松地对出这副绝联。但他不甘心就此认败,又出了第二联:
独钓寒江雪。
这是柳宗元《江雪》诗中的名句,简洁而富有意境。要对这样的句子,需要找到同样具有诗意和哲理的内容。
苏明远微微一笑:闲观落日云。
又是一个绝妙的对句。对,都是描述人的动作状态;对,一个萧瑟,一个绚烂;对,都是天地间的自然景象。整副对联给人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
这一次,连李文轩的几个朋友也忍不住称赞起来。李文轩的脸色更加难看,他感到自己的脸面完全被这个年轻人踩在了脚下。
再来!李文轩咬牙切齿地说道,听好了:一行白鹭上青天
这句出自杜甫的《绝句》,是千古名句。要对这样的诗句,难度可谓极大。不仅要在技巧上无懈可击,更要在意境上不输原诗。
苏明远深深吸了一口气。这确实是个难题,但他脑海中突然浮现出一个绝妙的对句。然而,正当他要开口时,心中突然警铃大作。
那个对句是:两只黄鹂鸣翠柳!
这正是杜甫同一首诗中的前一句!如果他对出这句,在场的文人立刻就会发现这是杜甫的原诗,而杜甫是唐代诗人,此时应该还没有出生!
苏明远的额头渗出冷汗。他差点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暴露自己穿越者的身份。
怎么?对不出来了?李文轩见苏明远迟迟不答,以为他词穷了,不禁露出得意的笑容。
其他人也开始窃窃私语,有人说这句确实太难对了,也有人开始怀疑苏明远是否真有那么大的才华。
苏明远强迫自己冷静下来,重新思考。他不能用杜甫的原句,但可以另辟蹊径。
万里黄河入碧海。他终于开口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知不可忽骤得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知不可忽骤得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