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星尘低语者”发出的回应信息,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并未立刻激起涟漪。没有回复,没有确认,那个标注的坐标依旧静静地闪烁着蓝光,仿佛一个亘古存在的灯塔,默然等待着寻光而来的旅人。
这种沉默并未让我们不安,反而更添了几分郑重。一个能够研究“抗定义”技术、并能进行跨星域定向广播的文明,其行为模式必然与新生界域不同。贸然的、频繁的通讯,或许反而显得轻浮。
“信风舟”的检修与升级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此次航行的意义远超首次探索,它关乎文明未来的战略走向,甚至可能决定我们能否在“定义者”的阴影下获得关键的喘息之机。舰体不仅恢复了最佳状态,更额外加载了基于“火种计划”初步成果而研发的、几件实验性的规则防护与隐匿装置。虽然远未成熟,但至少多了一份底气。
探索团的阵容也经过精心调整。除了原班核心成员,增加了数名在“火种计划”中表现出色的规则理论学家与外交专家。洛璃的“破晓之心”与我的新约秩序之力,将是此行判断对方意图与应对潜在风险的关键。艾莉的一个高权限分身将随行,负责即时信息处理与万识之网的远程连接。
没有隆重的誓师,只有世界树深处船坞中无声的凝望。当“信风舟”的舱门再次闭合,引擎发出低沉的、仿佛星尘絮语般的嗡鸣时,所有人都明白,这或许将是新生界域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远航。
“设定航向,目标:‘星尘低语者’坐标。”我站在舰桥,下达指令。
“航向确认。规则跃迁引擎启动。”艾莉的声音平静无波。
流光再起,熟悉的失重感传来。“信风舟”挣脱家园的引力,义无反顾地投向那片邀请与未知并存的深空。
此次航程远比前往“回声星云”更为遥远。坐标点位于秩序之源星图碎片的边缘之外,是一片完全未知的星域。跃迁通道内的规则流显得更加古老、更加晦涩,仿佛航行在时间的褶皱之中。艾莉操控着舰体,如同一位技艺高超的冲浪者,在汹涌的规则暗流中寻找着最平稳的路径,同时不断收集着沿途陌生的宇宙环境数据。
洛璃大部分时间都处于一种深度的感知状态。她的意识与破晓之心共鸣,如同雷达般扫描着跃迁通道之外,试图捕捉任何与“星尘低语者”相关的、细微的意念波动或规则特征。她报告说,能隐约感觉到一种……温和而悠远的“注视感”,与“虚空之眼”的冰冷客观不同,这种注视带着一种沉静的、仿佛长者般的审视与期待。
经过数次中继跃迁,跨越了以光年计难以想象的遥远距离,舷窗外的星光背景已然变得陌生。终于,在航行的第十七个标准日,艾莉发出了提示:
“即将抵达目标坐标区域。”
跃迁流光散去,眼前的景象让舰桥内所有人,包括我和洛璃,都为之屏息。
这里没有恒星,没有星云,甚至没有弥漫的星际尘埃。只有一片绝对的空无,一片仿佛被精心擦拭过的、纯粹的黑暗。然而,在这片黑暗的中央,悬浮着无数点细微的、如同钻石尘屑般的光芒。它们并非恒星,其光芒更加内敛、稳定,散发出一种柔和而纯净的规则波动。这些光点以一种极其复杂、看似随机却又蕴含着某种深邃数学美感的模式缓缓运动着,如同宇宙诞生之初最原初的代码在无声流淌。
这就是“星尘低语者”的领域?一片由规则光点构成的……“概念星尘”?
“信风舟”悬停在星尘领域的边缘,隐匿场全开,如同一个误入神圣殿堂的、小心翼翼的不速之客。
“未检测到防御性规则壁垒,未发现任何攻击性单位或设施。”艾莉报告着扫描结果,“星尘光点运动轨迹符合某种未知的高维数学模型,其整体散发出……中性的、欢迎性质的规则氛围。”
欢迎?这片空无与星尘,就是他们的“家园”?他们的“城市”又在何方?
就在我们疑惑之际,那些缓慢运动的星尘光点,其运动模式突然发生了改变。无数光点如同受到无形之手的牵引,迅速向着“信风舟”前方的空域汇聚、编织,在瞬息之间,构筑成了一座……由纯粹光芒构成的、巨大而复杂的几何门户!
门户内部并非实体,而是一片旋转的、如同万花筒般的规则景象,其中仿佛倒映着无数世界的碎片与知识的流光。
一个温和、中性、带着古老智慧韵味的声音,并非通过介质传播,而是直接在这片规则空间中、在我们的意识深处同步响起,其语言自动适配为我们所能理解的含义:
“欢迎你们的到来,新生界域的使者。”
“穿越定义之海,追寻低语之声,这份勇气与求知,已是最好的见面礼。”
“请入内一叙。”
“星尘殿堂,为同路人敞开。”
声音落下,那光芒门户稳定下来,内部旋转的景象逐渐平息,显露出一条通往未知深处的、宁静的光之路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倒影错层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倒影错层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