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最先反应过来,笑道:“天朝公主下嫁和亲,也属常事。回头从宗室里挑一个品性样貌皆好的女孩儿,封了和硕公主,风光地嫁了便是。”
“若真这么简单,朕也不必烦心了。”皇帝揉了揉眉心,“他们此次,点名要求娶嫡亲公主,而非宗室女子。”
“嫡亲公主?”
愉贵人沈眉庄眉尖一蹙,冷声道:“准格尔不过是我大清边疆一小小部族,肯下嫁公主已是天大的颜面,竟还敢挑三拣四,实在得寸进尺!”
孙妙青放下茶盏,慢悠悠地接了一句:“遣妾一身安社稷,不知何处用将军。愉贵人说的是,我大清兵强马壮,何时轮到一个边疆部落来指手画脚了?”
这话听着解气,皇帝的脸色却更沉了。
皇后看了皇帝一眼,不紧不慢地开口:“和亲多是选宗室女,不过……臣妾记得,先帝爷确曾将亲生的蓝齐公主嫁与准格尔。”
“正是因为有此先例,朕才不好强硬回绝。”皇帝叹了口气,“朕登基不足三年,西北刚刚平定,准格尔一向悍勇。若此事处置不当,边境必起战事。再动兵戈,国库钱粮皆有不足,非上上之策。”
一直沉默的曹贵人听到这里,脸色瞬间煞白,手里的帕子都掉在了地上。
她猛地跪倒在地,声音发颤:“皇上!温宜……温宜是您亲生的,可她才多大,如何能去和亲啊!”
皇帝看着她,眼中闪过一丝烦躁,但语气依旧坚决:“温宜若是足岁,朕也不必为此烦心。为今之计,和亲是唯一的办法。只是朕膝下,淑和与温宜公主太过年幼,实在……”
众人看着跪倒的曹贵人,都有些不忍。
皇后却适时开口,声音温婉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皇上所言甚是,一切当以朝政为重。”
她顿了顿,话锋一转:“不过,准格尔只说求娶嫡亲公主,却未必非要皇上亲生的不可。”
皇帝像是才反应过来,故作迟疑:“你是说……先帝最小的女儿?”
“正是。”皇后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笑容,“朝瑰公主正当妙龄,尚未定下人家,是最合适不过的人选了。”
“可那毕竟是朕最小的妹妹啊。”
“皇上日夜为国事操劳,连自己都付出去了,又怎能再怜惜一个异母所生的妹妹?”皇后柔声劝道,“况且朝瑰公主的生母只是先帝的一位贵人,即便日后由皇上指婚,也不过是在朝中寻个中等人家。又怎比得上远嫁准格尔,做可汗的王妃来得体面尊贵?”
这一唱一和,听得孙妙青差点没忍住冷笑出声。
好一出双簧。准格尔那可汗都六十好几了,都能做朝瑰公主的爷爷了,还体面尊贵?真是把别人当傻子耍。
甄嬛传这背景真是奇怪,按历史自己这包衣家庭应该小选,也不知是不是皇帝为了笼络或是敲打包衣世家,自己和夏冬春才要参加这个大选。
若按甄嬛传发展,躲了这次还有下次,若不能进宫自己只有和孙家像原文中一块败落的路径。
那为何不进宫闯一把。
左右也不能更坏了。
但是自己再坏遇到的皇帝也就算中年。
朝瑰公主更是可怜,遇到老头子,行将就木。
皇帝沉吟片刻,终于拍板:“皇后说的是。朕只有这么一个未嫁的妹妹,不能不为她打算。如此想来,准格尔可汗倒也算上佳人选。既然朝瑰是唯一的人选,那便由j敬妃操办,十日后下嫁准格尔。”
他又补充道:“既然是和亲,朝瑰原是和硕公主,便晋封为固伦公主,按固伦公主的礼制去办。”
“臣妾遵旨,定会为公主打点好一切。”敬妃恭敬应下。
一直没怎么说话的甄嬛忽然开了口:“公主的嫁妆事关国体,一丝一毫都出不得差错。人多事忙,臣妾瞧着曹姐姐向来心细,不如就请曹姐姐帮着公主准备,也好为皇上分忧。”
还跪在地上的曹贵人身子一僵,猛地抬头看向甄嬛。
她嘴唇哆嗦着,连连摇头:“臣妾……臣妾实在不懂这些,怕是有负皇上和妹妹的美意。”
让她亲手准备嫁妆,送另一个女孩儿去那虎狼之地?这和亲手推她女儿入火坑有什么区别!
皇帝却觉得这个提议甚好,不耐烦地一挥手:“你的心是细,就这么定了。其余的,由敬妃和慧嫔从旁拿着主意。朕前朝还有事,先走了。”
“恭送皇上。”
皇帝一走,殿内那股紧绷的弦霎时断了。
曹贵人还瘫在地上。
皇后看也没看她,只端起茶盏,用杯盖轻轻撇去浮沫,对着身边人吩咐:“曹贵人也是爱女心切,一时失了分寸。剪秋,还不快扶曹贵人起来,赐座看茶。”
那语气,温和得像在说今天天气不错。
剪秋应声上前,半扶半架地将曹贵人弄到一旁的椅子上,曹贵人浑身抖得像秋风里的落叶,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孙妙青的目光在她身上停了一瞬,便转向了殿内另一个不起眼的角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甄嬛传:妙青借东风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甄嬛传:妙青借东风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