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拍了拍她的手背,语气里听不出什么波澜:“都过去了。”
他像是忽然想起什么,话锋一转:“对了,昨日你哥哥上了个请安的折子,字里行间,都是对你的挂念。”
“哥哥?”一提起年羹尧,华妃的眼睛瞬间就亮了,那才是她真正的底气,是旁人再怎么争也争不走的倚仗。
“哥哥可还好?沙场苦寒,他那旧伤也不知有没有再犯,总是不爱惜自己的身子!”
“兄妹情深,朕都明白。”皇帝看着她这副模样,神色也温和了许多,“朕已回了折子,说你一切安好,让他放心。至于他的伤,朕也替你问了,还赐了上好的伤药过去。”
“谢皇上!”华妃眼圈一热,真心实意地福了一礼。这比任何赏赐都让她受用。
她强打起精神,又道:“皇上,今儿是中元节,宫里要做法事。臣妾想着,哥哥和将士们在外征战辛苦,便自作主张,让他们多备些纸钱,一并烧了,请法师好生为沙场上战死的英魂们超度。”
皇帝的脚步顿住,回头看她,眼中闪过一丝真正的赞许。
“难得你如此体恤周全,朕心甚慰。”
得了这句夸奖,华妃方才那点子失落顿时一扫而空,脸上的笑意再也藏不住。
“臣妾恭送皇上。”
她站在殿门口,亲眼看着那顶明黄的轿辇缓缓走远,直到变成一个模糊的黄点,才心满意足地转身。
至于昨夜皇帝身上那股若有若无的荷叶清香……华妃不屑地撇了撇嘴。安陵容那种货色,不过是靠着些旁门左道的小玩意儿,博个新鲜罢了。这后宫,终究看的,还是谁能真正留住皇上的人,和皇上的心。
此时碧桐书院。
宫里早早便挂上了素白的灯笼,风一吹,摇摇晃晃,照得廊下人影都有些虚浮。空气里飘着一股若有若无的香烛味儿,提醒着宫里宫外,今夜是该祭奠亡魂的日子。
甄嬛坐在窗边,手里拿着一卷书,心思却不在那字里行间。
苏培盛昨儿下午差人传的话,还热乎乎地响在耳边——皇上明日,来碧桐书院用早膳。
多日来的阴霾与冷遇,仿佛就因为这一句话,被风吹散了。她看向院中,浣碧正领着小宫女收拾着洒扫用具,动作利索,眉眼间是许久未见的平和恭顺。
甄嬛放下书卷,声音不高不低,正好能让院里的人听见。
“浣碧。”
浣碧闻声,立刻停下手中的活计,快步走进殿内,垂首敛眉:“小主有何吩咐?”
“今夜宫中要在玉壶台设坛做法事,烧些纸钱经幡。”甄嬛的目光温和,“你也替咱们院里去一趟,给列祖列宗,也为……家里的长辈们,尽一尽心意。”
她特意在“家里长辈”几个字上,放缓了语速。
浣碧的身子几不可查地顿了一下,随即应得更快了:“是,奴婢记下了。多谢小主。”
她这声“多谢”,说得真心实意,听不出半分勉强。
甄嬛看着她退出去的背影,心里那块因木薯粉之事而悬着的石头,又往下落了落。
“流珠。”
“哎,小主!”流珠一阵风似的从外面跑进来,脸上是藏不住的喜气。
“去小厨房瞧瞧,早膳的点心备得如何了?”甄嬛细细叮嘱,“我特意嘱咐了要用新摘的花做糖蒸酥酪,再配一碗碧梗粥,皇上有些日子没尝过了,万万要做得清爽精致,不能有一丝差池。”
“小主就放心吧!”流珠拍着胸脯保证,“奴婢亲自去盯着火候!保管让皇上吃得龙心大悦,以后天天都上咱们碧桐书院来!”
甄嬛被她逗笑了,嗔道:“就你嘴贫。”
殿内又恢复了安静。
甄嬛重新拿起书,却一个字也看不进去了。待会的相见,该穿哪件衣裳,该梳什么发髻,该说什么话……一桩桩一件件,在她心里过了个遍。
她走到窗边,看着浣碧的身影消失在院门外。
或许,上次的话当真说重了,也说通了。只要她肯安安分分地做自己的妹妹,将来,自己定会为她寻一门好亲事,让她风风光光地嫁出去。姐妹之间,没什么坎是过不去的。甄嬛唇边露出一丝宽慰的笑意。
可不知为何,晚风穿过竹林,吹到她脸上,那笑意便淡了下去。她忽然想起方才浣碧垂下的眼帘,那过于恭顺的姿态里,藏着些她看不懂的东西。
甄嬛拢了拢衣襟,将这丝没来由的寒意,归结为中元节的夜深露重。
皇帝下朝便直奔碧桐书院。
“皇上驾到——”
随着太监一声高唱,甄嬛领着众人跪迎。
“都起来。”皇帝大步流星地走进来,一把扶起甄嬛,拉着她的手往里走,嘴里还念叨着,“谢万岁朝,朕也饿了。”
甄嬛忍着笑:“皇上瞧着心情极好,可是有什么喜事?”
“年羹尧大破敌军,西北战事告捷,朕心甚慰。”皇帝在她身边坐下,脸上确实是舒展的。
“皇上天纵英明,运筹帷幄,臣妾以粥代酒,贺皇上大捷。”甄嬛亲自为他盛了一碗碧梗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甄嬛传:妙青借东风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甄嬛传:妙青借东风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