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上班的时候,姚玉玲基本都窝在宿舍里,有时还拿出平板刷刷剧,不过大多数时间还是在看书复习。
虽说已经参加过好多次高考,可她还没有自大到觉得不看书也能直接考上大学。
她给马燕带去的复习资料都很有针对性,有些甚至带着押题性质,希望马燕这次能得偿所愿。
毕竟,要是马燕再考个9分……她可能就得认真考虑一下,要不要暂时‘选择性失忆’,假装不认识这个人了。
正在国营商品店上班的马燕忍不住打了喷嚏,‘啊啾!’她紧了紧身上的外套,也不冷啊,是谁在背后念叨她?
一个月后,院里出了件大喜事——马魁终于得到平反,释放回家,工作也恢复了。
可惜这个时候的冤假错案就算平反了,国家也没有经济赔偿。
哎…制度还是不完善呐。
越是临近高考,马燕和姚玉玲就经常凑在一起复习。
马燕有太多不懂的地方要问,索性经常过来找她。
王素芳也经常让马燕给她带好吃的。
细心的姚玉玲发现,马燕整个人有了明显的变化。
表面上看,她还是之前那个能说会道的姑娘,可她整个人却明显松弛了下来,不再像之前那样紧绷着了,脸上笑容都多了很多。
也是,再也没有人会拿异样的目光看她。
时间转眼就进了5月。
这期间,姚玉玲还悄悄跑了两趟宁阳县的黑市,出手了1200斤的猪肉。
不是不想多卖,实在是怕量大了惹人注意,换回来不少票证和800块现金。
姚母还专门来了两趟,生怕女儿没能照顾好自己,姚玉玲趁机跟她说了要考大学的事。
没想到姚母一听就皱起眉头,十分不赞同,拉着她的手,语重心长地劝:“玉玲啊,你都快十八了,等上完大学都二十二了!现在铁路局的工作多稳定,何必折腾?过两年找个知根知底的,安安稳稳结婚不好吗?”。
姚玉玲却摇头,仔细给姚母分析:“妈,您看咱们这铁路局大院,来来去去就这么些人。要是在这儿找对象,能遇到什么合适的?可要是我考上大学,接触的人层次都不一样,选择也多了。再说了,大学生还愁找不到好对象吗?毕业了就是干部。”
这一通大饼画的姚母都沉默了,她仔细琢磨着女儿的话,铁路局大院确实圈子固定,能选择的对象有限。要是真能考上大学,接触的自然是更高层次的人,将来毕业还是干部身份.....
光是想想,姚母都狠狠心动了。
谁不盼着孩子有好前程呢?
话说,这丫头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有主见了?
姚母心里既高兴又酸涩,孩子到底是长大了啊。
她最后还是松了口:“哎……你也大了,有自己的主意。做父母的哪能拗得过孩子,妈支持你,那你可得努力了,要是真考上了,咱们娘俩也能在大家面前扬眉吐气一把,要实在不成,咱再说。”
“得嘞,妈您就瞧好吧,肯定不让您失望!”
“行,那妈可等着了。”
姚母每次来,总是大包小包,带的全是吃的,生怕她这个柔弱不能自理的女儿把自己饿死了,这次也不例外,里面装着自己做的小鱼干、咸菜,还有用面粉炸得金黄的果子,咬着嘎嘣脆,满口生香,姚玉玲很是喜欢。
看女儿气色红润,姚母也放了心,娘俩亲亲热热地挤在宿舍小床说了好久的体己话,次日一早,姚母就动身回去了。
姚玉玲还想给她塞点吃的,姚母直接拒绝:“你把自己顾好就成了,我还缺你这两口?这些留着你自己晚上复习时候吃,读书费脑子,看你瘦的!
“.....”行叭!在父母眼里孩子永远瘦。
纵然姚母为人现实,在剧情里曾劝女儿放弃汪新。
但她的出发点,不过是天下母亲最朴素的心愿——唯恐孩子走弯路,只盼她一生安稳,不必再吃自己吃过的苦。
这份看似“现实”的盘算,骨子里藏着的,不过是一个母亲能给的、最实在的爱。
这样的母爱,何错之有?
这时候,铁路局大院里早已没人不知道姚玉玲参加了高考——考前要提交档案,这事根本瞒不住。
她本人更是没想隐瞒,索性有人问起,就大大方方承认了。
不出半天,消息就传遍了整个铁路局。
一时间,大院里议论纷纷,而反应最激烈的,当属牛大力。
他几乎是红着眼睛冲到姚玉玲面前,声音发紧地问:“姚玉玲,你、你为啥要去参加高考?现在的工作不好吗?在铁路局,又轻松又体面……万一真考上了,将来还不知被分到哪儿去,何必这么折腾?”
其实他心里已经被不安填满了。
直觉告诉他:姚玉玲要是考出去了,这辈子恐怕都不会再回这个大院。
往后就算走在同一条街上,一个大学生和一个司炉工,怕是连话都说不到一块去,还能有什么交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综影:我自有精彩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综影:我自有精彩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