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暂的失重和眩晕之后,林越发现自己站在一条潮湿、肮脏、散发着垃圾腐臭和尿骚味的小巷里。
大都市特有的喧嚣噪音——连绵不绝的汽车引擎声、刺耳的喇叭声、远处工地的施工轰鸣、以及鼎沸的人声——如同潮水般瞬间涌向他的超级听觉。各种复杂的气味分子——汽车尾气、咖啡香、食物香料、香水、垃圾味——也强烈地刺激着他的嗅觉感官。他迅速定了定神,超级感官如同精密的雷达般快速扫描四周,瞬间判断出环境相对安全,没有的威胁,同时确认自身的超人体质完好无损,力量在体内平稳流淌。
他迈步走出小巷,自然地融入了人行道上行色匆匆的人流。超人的视觉快速掠过路边的报摊,锁定日了期、商店橱窗里正在播放的电视新闻,捕捉头条信息、行人手中拿着的手机型号,判断科技水平,几乎在呼吸之间就确定了当前的时间点和地理位置,应该是纽约。
第一要务,找到埃迪·莫拉。他目光扫视,很快发现了一家看起来管理比较松懈、不需要复杂身份登记的小型网吧。他走进去,用现金在角落一台看起来最旧的机器上开了临时账户。坐下后,他借助超人级的动态视力和信息处理速度,结合对电影情节的记忆,在搜索引擎中输入“Eddie Morra”、“writer”、“recent success”、“Wall Street”等关键词,高效地进行筛选和查找。
网络上的信息繁杂而冗余,但对于他来说,处理这些信息轻而易举。最终,在一个本地生活论坛的某个陈年旧帖的回复区角落里,他发现了一条有价值的线索:有用户闲聊时提到,汤普森街(Thompson Street)附近那个曾经穷困潦倒的作家Eddie,最近好像走了狗屎运,人模狗样地混进华尔街了,言辞间充满了羡慕嫉妒恨。
汤普森街!目标范围锁定!
他立刻起身下机,离开网吧,找到一个无人的僻静角落。身形微微一动,下一刻,他便以一种普通人视觉难以捕捉的速度疾驰起来,并非简单的奔跑,而是结合了超级跳跃和精准的落脚点选择,在高楼的外墙、消防梯、低矮屋顶之间如履平地地移动,普通人最多只觉得一阵强风掠过,甚至看不清是什么东西。短短几分钟,他就穿越了数条街区,来到了格林威治村的汤普森街区域。
他选择了一栋商业楼的顶层天台边缘作为临时观测点,这里视野开阔,可以俯瞰大片街道。超级视觉和听觉如同无形的探针,细致地扫描着下方的街道,自动过滤掉无关的噪音,精准捕捉着“Eddie”这个名字或与之相关的对话片段。
等待了大约两个小时,黄昏降临,华灯初上。就在林越考虑是否要扩大搜索范围时,他的目标出现了——一个穿着剪裁合体、价格不菲的深色西装,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眼神锐利、充满自信,步伐沉稳有力的男人从一家高档干洗店里走出来,手里还拎着套好防尘袋的西装。正是处于NZT药效巅峰状态、光彩照人的埃迪·莫拉。
林越没有立刻行动,而是如同最耐心的猎人,远远地辍在后面。他巧妙地利用人群和街角的阴影隐藏自己,轻松地跟随着埃迪,最终记下了他返回的一栋看起来还算体面的公寓楼的具体位置。
接下来的两天时间里,林越对埃迪·莫拉进行了近乎全方位的监视。他摸清了埃迪每天的作息规律:几点出门去那家知名的证券公司,常去哪些特定的咖啡馆和餐厅解决午餐,傍晚是否会去那个高级健身房,以及大概几点会回到公寓。更重要的是,他凭借超级听力,从埃迪在街头或公寓里偶尔拨出的电话中,捕捉到了一些碎片化的词语:“曼尼”、“下次的货”、“老地方见”、“现金”……这些信息拼凑起来,指向了一个叫曼尼的药贩子和一条潜在的药品供应链。
第三天下午,期待的机会终于来了。埃迪没有像往常一样前往公司或者健身房,而是换上了一身相对休闲但依旧价格不低的衣服,神色间却透露出一丝难以掩饰的心神不宁和焦虑。他拦下了一辆出租车,报出的目的地是布鲁克林区一个以混乱和犯罪率较高闻名的街区。林越心中一动,如同幽灵般悄无声息地跟了上去,他的速度甚至能轻松跟上市区的车流。
出租车在一条堆满垃圾的破旧街道停下,埃迪下车后,警惕地左右张望了一下,然后快步走进了一栋墙皮剥落、看起来很有年头的分租公寓楼。林越没有从正门进入,而是如同壁虎般悄无声息地攀上外墙,精准地找到了三楼一个传出对话声的窗户旁,将自己固定在阴影里,超级听力集中起来,室内的谈话清晰地传入耳中。
“……最后一次了,曼尼!我警告你,我说过,我再也不需要这玩意儿了!”是埃迪的声音,努力想表现得强硬,但语调中却压抑着愤怒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对药物的渴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诸天记录者:开局存档超人模板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诸天记录者:开局存档超人模板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