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盒里铺着一层白色的棉絮,棉絮已经泛黄,却依旧柔软。棉絮上放着一本旧账本,账本的封面是深棕色的硬壳纸,边缘已经磨损得有些毛糙,封面上用钢笔写着 “时光匠收支账” 五个字,字迹娟秀清丽,是外婆的笔迹。林砚翻开账本,纸张已经变得薄而脆,指尖划过纸面时,能感觉到纸张的粗糙质感。每一页都用蓝黑墨水记录着 “时光匠” 的收支情况,日期从二十年前开始,一笔一笔,清晰详细:“2003 年 5 月 6 日,修座钟一只,收 20 元”“2005 年 9 月 12 日,卖石英表一块,收 80 元”“2007 年 11 月 2 日,换表芯一个,收 35 元”…… 大多是这样日常的收支,没有任何特别之处。
林砚一页一页地翻着,指尖因为紧张而微微出汗,汗水沾在纸页上,留下淡淡的痕迹。当她翻到 2008 年 3 月的那一页时,手指突然顿住了 —— 这一页的纸面上,没有任何收支记录,取而代之的是密密麻麻的 “72”。那些 “72” 用深蓝墨水写成,字体大小不一,有些写得工整,有些却歪歪扭扭,甚至重叠在一起,墨迹深得几乎透了纸背,在纸的背面都能清晰看到印记。林砚能想象出外婆写下这些数字时的样子:或许是在昏暗的灯光下,或许是在寂静的深夜,她握着笔,手因为悲伤而颤抖,却依旧一遍又一遍地写着 “72”,仿佛只有这样,才能缓解心中的痛苦与焦虑。
“72…… 又是 72 小时……” 林砚的手指轻轻抚摸着那些重叠的 “72”,指尖能感觉到墨迹凸起的质感,心里的疑惑像潮水般涌来。她想起之前从时序局的资料里看到的,他们的记忆重置周期恰好是 72 小时;她想起外婆生前偶尔会说 “等三天,等三天就好了”,当时她不懂,现在想来,或许外婆早就知道时序局的秘密。可外婆为什么要反复写 “72”?这个数字与时序局的记忆重置,到底有着怎样的联系?
林砚深吸一口气,继续往后翻。账本的最后一页是空白的,却在页脚夹着一张泛黄的纸条。纸条是从旧信纸上撕下来的,边缘有些毛糙,上面用蓝黑墨水写着几行字,字迹娟秀而有力,是母亲的笔迹 —— 林砚一眼就认了出来,母亲写 “砚” 字时,总会在右边的 “见” 字上多顿一笔,这个小习惯,没有人比她更清楚。
“砚砚,当你看到这张纸条时,我或许已经不在你身边了。别难过,也别放弃,怀表的齿轮里藏着‘钥匙’,那是能解开一切的关键。记住,别让他们找到,别让他们毁了这一切。”
纸条上的字迹有些洇墨,像是母亲写的时候,眼泪滴在了纸上。林砚握着纸条,指尖微微颤抖,眼泪忍不住落在纸条上,与母亲当年的泪痕重叠。她赶紧擦干眼泪,将纸条小心翼翼地夹回账本,然后拿起绒布上的怀表,再次展开检查。
这一次,她没有急着拆解,而是先将怀表放在灯光下,转动着表壳,仔细观察每一个角度。表壳上的缠枝纹在灯光下泛着淡淡的光泽,她忽然注意到,最大的那个齿轮对应的表壳位置,缠枝纹的某一个拐点比其他地方略深一些。林砚立刻拿起镊子,轻轻将那个最大的齿轮取了下来 —— 齿轮的背面,竟然刻着一个小小的 “拆” 字,刻痕极浅,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
她的心跳再次加速,用镊子轻轻拨动旁边的小齿轮,一个接一个,动作轻柔得像是在呵护易碎的珍宝。当她拨动最里面的那个小齿轮时,镊子的尖端碰到了一丝细微的阻碍 —— 那是一根细如发丝的铜丝,藏在齿轮与表芯的夹缝里,颜色与齿轮的金属色几乎一致,若不是刻意寻找,根本不可能发现。
林砚屏住呼吸,将镊子的尖端慢慢靠近铜丝,小心翼翼地将它夹了出来。铜丝大约两厘米长,直径比绣花针还细,表面被打磨得光滑发亮,上面用激光刻着一串数字:“”。数字刻得极浅,却清晰可辨,每一个数字都排列得整整齐齐。
“……” 林砚默念着这串数字,脑海中突然闪过外婆笔记本里的一句话:“今日阿棠带怀表归,言是友人所赠,日期记之,一九九八年十一月五日。” 阿棠是母亲的小名,外婆每次在笔记本里提到母亲,都会用 “阿棠” 这个称呼。原来,这串数字就是母亲所说的 “钥匙”,是母亲第一次将怀表带回家的日子!
她立刻从背包里取出那个从老茶馆找到的 U 盘 ——U 盘是黑色的,外壳上印着一个小小的 “时” 字,是时序局的标志。林砚将 U 盘插进柜台后的笔记本电脑,屏幕亮起,弹出一个加密文件夹,第一层密码她已经解开,第二层密码却一直找不到线索。此刻,她的手指放在键盘上,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一个数字一个数字地输入 “”。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血启金纹:钟表师的记忆迷局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血启金纹:钟表师的记忆迷局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