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清晨,镜海市的天空被一层薄云笼罩,光线柔和得像蒙了层纱。林砚早早来到 “时光匠” 钟表店,刚打开门,就看到陈默已经站在门口,手里拎着两个热气腾腾的早餐袋。
“早啊,刚路过巷口的包子铺,给你带了豆浆和肉包。” 陈默笑着把早餐递过来,眼神扫过林砚胸前的口袋 —— 怀表的轮廓隐约可见,“反重置装置还稳定吗?”
“挺稳定的,指针一直正常转。” 林砚接过早餐,侧身让陈默进店,“不过只剩不到一天的时间了,我们得抓紧。” 她把早餐放在柜台上,从抽屉里拿出笔记本,上面已经写满了昨晚整理的计划要点,“李建说今天上午在仓库开会,确定联系媒体的细节,你跟我一起去吧?”
“当然,我已经跟李建说好了。” 陈默拉开椅子坐下,看着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字迹,“你昨晚没怎么睡吧?眼底都有青黑了。”
林砚揉了揉眼睛,笑了笑:“有点兴奋,也有点紧张,总觉得还有很多事没准备好。” 她咬了口肉包,温热的馅料在嘴里散开,驱散了清晨的凉意,“对了,你之前说联系的记者赵欣,靠谱吗?我怕她跟时序科技有关系。”
“放心,赵欣是我母亲生前的朋友,当年我母亲逃到外地,还受过她的帮助。” 陈默的语气很肯定,“她之前报道过不少黑幕新闻,连市里的几家大企业都敢得罪,很有正义感。而且她早就怀疑时序科技有问题,只是一直没找到证据。”
林砚点点头,悬着的心稍微放下些。两人吃完早餐,简单收拾了一下店铺,就朝着郊区的废弃仓库出发。路上,林砚把怀表从口袋里拿出来,放在膝盖上轻轻摩挲 —— 表盘里的指针已经走到了八点十五分,金色墨痕在表盘边缘若隐若现,像是在提醒她时间紧迫。
仓库里已经来了不少人,李建正站在长桌前,对着一张镜海市地图比划着什么。看到林砚和陈默进来,他立刻招了招手:“你们来了,正好,我们在讨论怎么跟赵欣对接,还有如果媒体那边走不通,备用抗议计划该怎么安排。”
林砚和陈默走过去,围在地图旁。地图上用红笔圈出了时序科技公司的位置,旁边还标注着几个可能的抗议地点。“赵欣说今天下午三点在她的工作室见面,我们得提前把证据整理好,尤其是光盘里的核心数据,要拷贝几份备用,防止出意外。” 李建指着地图上的 “城东文创园”,“她的工作室就在这里,离时序科技不远,方便她随时跟进。”
“我已经把光盘里的内容备份到三个 U 盘里了,分别放在不同的地方。” 林砚从包里拿出一个黑色的收纳盒,打开后里面整齐地放着三个 U 盘,“还有受害者的证词,我也整理成了文档,打印了纸质版,万一电子设备出问题,纸质版也能用上。”
众人看着林砚准备得如此周全,都露出了赞许的眼神。一个穿蓝色工装的中年男人 —— 他是之前时序科技的工程师,因为拒绝参与记忆篡改实验被辞退 —— 开口说道:“时序科技的安保很严,门口有监控,还有保安巡逻。如果要抗议,得选在他们上下班的高峰期,那时候人多,容易引起关注,而且他们也不敢太放肆。”
“我同意,” 一个戴眼镜的年轻女孩接着说,“我是做新媒体的,可以提前在网上发一些预热内容,比如‘你是否有丢失的记忆片段’之类的话题,吸引大家的注意力,等抗议的时候,再把证据放出去,效果会更好。”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得热火朝天。林砚一边听,一边在笔记本上记录要点,偶尔提出自己的想法。陈默则在一旁补充细节,比如联系救护车和律师,防止抗议时有人受伤或被抓。整个计划渐渐清晰起来:先由林砚和陈默去见赵欣,提交证据,争取让她在三天内发布报道;如果报道受阻,就在周六上午 —— 时序科技员工上班的高峰期,在公司门口举行抗议活动,同时由新媒体女孩在网上同步直播,曝光时序局的罪行。
会议一直持续到中午,大家才各自散去,开始分头准备。林砚和陈默则带着备份好的证据,赶往赵欣的工作室。路上,陈默给赵欣打了个电话,确认她已经在工作室等候。
赵欣的工作室藏在城东文创园的一栋老楼里,门口挂着 “深度调查工作室” 的木牌,推门进去,一股淡淡的咖啡香扑面而来。工作室不大,靠墙的书架上摆满了书籍和资料,中间放着一张长桌,上面摆着几台电脑和相机。一个穿着干练短发、戴着黑框眼镜的女人从电脑前抬起头,看到林砚和陈默,立刻站起身:“是陈默和林砚吧?快坐。”
她就是赵欣,眼神锐利却透着温和,说话语速很快:“我已经听陈默说了大概情况,时序局的记忆篡改实验,确实骇人听闻。你们把证据给我看看吧,我需要先核实真实性,才能确定怎么报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血启金纹:钟表师的记忆迷局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血启金纹:钟表师的记忆迷局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