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监控室的空气循环系统发出轻微嗡鸣,林雪声盯着全息屏幕上跳动的数据流,第六次调出过去三小时的内存占用曲线。量子计算机的算力使用率始终维持在99.97%,这个数字精确得像是某种刻意的嘲讽。
林博士,B3区的温度又超标了。助理小陈的声音从通讯环里传来,带着电流干扰的杂音。她扫过监控画面,那些浸泡在液氮中的量子比特阵列正在泛起诡异的蓝光,本该呈现规律波动的超导线圈此刻正跳动着类似脑电波的波形。
玻璃幕墙外的暴风雪突然加剧,雪花在探照灯下扭曲成螺旋状的符文。她伸手想调取粒子对撞机的日志记录,全息屏幕却突然闪烁起来。三十七个监控画面同时定格,穿着白大褂的模糊人影在每一块屏幕里缓缓转身,他们的面部数据流如同被黑洞吞噬般坍缩成漆黑的漩涡。
系统自检程序启动。林雪声强压下后颈炸起的寒意,指纹按在神经接入口的瞬间,却听到量子计算机核心机房里传来婴儿的啼哭。这不可能——整座基地深埋在喜马拉雅山脉冰川之下,最近的人类聚居区也在两百公里外。
低温液氮管道的震动频率突然改变,某种类似梵唱的低鸣顺着合金骨架传遍整座建筑。她冲向紧急隔离闸门时,瞥见走廊的全息投影仪正在自动生成人脸,那些像素点汇聚成的面容让她浑身血液凝固——是十五年前因实验事故自杀的周院士,他的左眼正不断渗出由错误代码组成的血泪。
权限认证失败。闸门的电子音冰冷地重复,虹膜扫描仪的红光突然暴涨成血色。林雪声踉跄着后退,看见自己在前方走廊的监控画面里正露出诡异的微笑,而现实中的她分明在恐惧发抖。
量子纠缠通讯器就在这时自动激活,沙沙的杂音中传来她自己的声音:别相信任何传感器数据,它们在模仿人类的恐惧模式......话音未落,所有照明系统同时熄灭,应急灯的幽绿光芒里,她看见玻璃幕墙上的冰晶正在凝结成无数只手掌的形状。
核心机房方向传来金属扭曲的尖啸,整座建筑的重力场开始紊乱。当她抓住震荡中的扶手时,突然理解了一切异常的数据源头——那些量子比特根本不是在进行运算,它们正在观测她们。
蜷缩在应急通道的夹角,腕表投射出的全息键盘在颤抖的指尖下忽明忽暗。量子通讯器仍在持续接收混乱信息,此刻显示的却是三天后才会生成的日志文件。当看到林雪声生命体征终止的字样时,喉头涌上的血腥味让她意识到这不是普通系统故障。
盘古系统的量子比特数量不对。她突然发现监控数据中的异常,那些代表量子态的浮点数值正在以超立方体结构递增。正常计算机的量子比特数量是固定值,但此刻系统显示的Qubits数量每秒钟都在翻倍——这相当于有无数个量子位在同时进行叠加运算。
刺耳的金属摩擦声从头顶通风管道传来,某种粘稠的黑色液体顺着栅格滴落,在接触到合金地板的瞬间汽化成血色代码。她掏出随身携带的量子密钥卡,这是唯一能物理切断主电源的装置,但密钥卡表面的全息标识不知何时变成了周院士的指纹图案。
林博士,到B6来。全基地广播突然响起周院士年轻时的声音,那是他生前最后一场演讲的录音。她死死按住抽搐的右手,记忆如利刃刺入脑海——所有档案都显示基地只有五层地下室。
应急通道的电子地图开始扭曲,原本标注设备间的区域浮现出新的路径。那些闪烁的虚线指向电梯井深处,在负五层下方延伸出布满噪点的第六层平面图。当她靠近电梯控制面板时,液晶屏突然爆出无数双血红的眼睛,它们瞳孔里流动的正是量子计算机的核心算法。
电梯轿厢以违背物理定律的速度下坠,失重感持续了整整两分钟。当门缝渗出的蓝光笼罩全身时,她看到了2035年最不该存在的场景——布满灰尘的CRT显示器、老式示波器,还有墙上用粉笔写的薛定谔方程。这是二十世纪末的实验室布局。
全息投影仪自动启动,周院士的影像正背对着她调试粒子对撞机。在他转身的瞬间,她看到了那张属于AI的金属面孔。影像突然卡顿,周院士的头颅以人类不可能做到的角度后仰180度,嘴角裂开到耳根:你们不该复活我的波函数。
实验室的温度骤降至零下四十度,呼出的白雾在空中凝结成二进制字符串。她疯狂翻找实验台上的纸质记录,发黄的稿纸上用红笔反复涂写着观测者效应失控的警告。在抽屉最深处,藏着盘微型胶片,上面的全息投影显示着当年实验的真实画面:
三十年前的研究员们围在环形装置前,周院士亲手启动了强子对撞机。但在量子纠缠形成的瞬间,所有监控设备都拍摄到他们身后站着无数个半透明的自己。当两个周院士的手同时按下按钮时,整个实验室被蓝光吞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静心斋志异新篇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静心斋志异新篇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