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四点的柏林,寒雾如同一块浸透了冰水的灰色毛毡,紧紧包裹着这座沉睡的城市。
丁元英像一头冬眠的野兽般蜷缩在租住公寓的破旧沙发上。
他身形瘦削,眼窝深陷,仿佛所有的生命力都被抽走,只留下一副骨骼支撑着苍白的皮肤。
窗外是静默的楼宇和偶尔划破黑暗的车灯,屋内则是一片截然不同的景象——三台并排的老式显示器,屏幕上闪烁着幽绿色的光芒,欧洲各大交易所的实时数据流像无穷无尽的瀑布,无声地奔腾。
他没有交易账户,也不隶属于任何机构。
三年前,他从华尔街的喧嚣中销声匿迹,来到这里,靠着为瑞士和伦敦几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型对冲基金撰写自动化策略模型维生,像个躲在数据洞穴里的数字幽灵。
此刻,他的目光却没有聚焦于那些复杂的代码或跳动的K线图。
他通过一个隐蔽的后门程序,调取了德意志银行交易大厅的实时监控画面。
画面一角,一名年轻的交易员在欧元兑瑞郎的报价发生剧烈跳动的瞬间,右手猛地抓了一下自己的后颈,喉结因为过度紧张而剧烈滚动了一下。
就是这个几乎无人察觉的细微动作,像一根滚烫的钢针,狠狠刺入丁元英沉寂了整整三年的感知神经。
几乎在同一瞬间,他“听见”了。
那不是耳朵能捕捉到的声音,而是一种节奏,一种在无数终端和服务器之间共振的情绪频率。
就在刚才,这个频率突然失衡了。
一种源自集体潜意识的焦虑,如同高压电流般在无形的市场网络中飞速蔓延,激起一片细微却致命的杂音。
他闭上眼睛,仿佛能看到无数匿名的买卖指令背后,一张张因恐惧而扭曲的脸。
他猛地睁开眼,手指在满是烟灰的键盘上疾速敲击。
他调出过去七十二小时内,欧元兑瑞郎这个货币对所有交易所的挂单量变化曲线、全球主要金融新闻源关于瑞士经济的推送密度、甚至是在德语社交媒体上,“不确定性”这个词的搜索热度峰值图。
数据、情绪、微表情……无数看似毫不相干的碎片在他脑中飞速碰撞、重组。
几分钟后,一个清晰得令人不寒而栗的信号浮出水面——某家与德意志银行有深度业务往来的区域性银行,其最新上线的风控算法模型,因为一个微不足道的参数错配,正在错误地解读市场波动,即将触发无法逆转的连锁式抛售。
那名交易员的动作,只是第一块倒下的多米诺骨牌被推倒前,最细微的震颤。
机器即将犯错,而他,提前听到了机器的尖叫。
丁元英从沙发上站起,由于久坐不动,身体发出一阵僵硬的脆响。
他走到一张堆满草稿的旧书桌前,在一张泛黄的便签纸上,用一种几乎要划破纸背的力道写下三行字:
“欧元兑瑞郎将在90分钟内跌破1.0450。”
“大规模流动性枯竭将始于法兰克福时间09:17。”
“根源:DBL2银行风控模块BETA权重误设。”
他拿出一部老旧的非智能手机,对着纸条拍了张模糊的照片,通过层层加密的代理网络,匿名发送至一个他几乎从不使用的加密邮箱。
邮箱的收件人,正是那家濒临清盘的“北纬28号”基金后台支持部门。
此举并非出于善意,更不是为了拯救谁。
这源于一种近乎本能的、刻在骨子里的验证欲。
如果他这种超越数据分析的“感知”能力,能够穿透由算法和信息构筑的层层迷雾,提前捕捉到连机器本身都无法识别的结构性裂痕,那便证明,那个他追寻了半生的“天道”仍在以其固有的规律运行。
而他,丁元英,只是一个恰好能听到它在毁灭前低语的人。
两个小时后,风暴如期而至。
欧洲多个金融市场毫无征兆地出现异常剧烈波动。
德意志银行旗下的一家资管部门毫无预警地紧急暂停交易,市场恐慌情绪瞬间引爆。
欧元兑瑞郎汇率在短短几分钟内短线暴跌近两百个基点,瑞士央行被迫发表声明,并进行临时干预,才勉强稳住局势。
虽然一场可能蔓延全球的系统性危机被扼杀在摇篮里,但监管层的警报已经拉响到了最高级别。
柏林,金融监管局(BaFin)总部,应急响应中心灯火通明。
莱纳·克劳斯,这位以铁腕着称的女调查官,正死死盯着面前巨大的电子屏幕。
她拥有一头利落的金色短发和一双冰蓝色的眼睛,眼神锐利得像是能穿透一切谎言。
中心的技术人员正在以最高权限调阅所有可疑的通信记录,最终,他们锁定了一封精准预警了这一切的匿名邮件。
邮件来自一个经过多次跳转、完全无法溯源的暗网节点。
“预测时间与实际发生时间误差仅43秒。”技术主管的声音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颤抖,“对根源的判断……DBL2银行刚刚内部通报,确实是他们的风控模块权重设置错误导致了程序化交易的连锁反应。和邮件里说的一模一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遥远的救世主续集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遥远的救世主续集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