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延正在亲卫营调试新改良的强弩,滑轮轴承刚换了淬火钢件,拉动时的“咔嗒”声比之前更清脆。史厌捧着一叠竹简进来,脚步带风:“陛下,秦国使者真把河西盐池的地契带来了!现在就在殿外等着,说要亲自交给您。”
“哦?”姬延放下弩机,指腹蹭过微凉的金属弩身,眼底闪过一丝玩味,“白起倒是比我想的痛快。让他进来。”
亲卫掀开帐帘,秦国使者大步走入,一身墨色锦袍,手里捧着个紫檀木盒,见了姬延却不行礼,只扬着下巴:“周天子,我王说了,河西盐池年出盐三百万石,够周室十年用度。但这强弩的图纸,必须是完整的——少一个零件尺寸,这地契就当没这回事。”
姬延接过木盒,打开一看,泛黄的地契上盖着秦国的鲜红大印,边界划得清清楚楚。他合上盒子,往案上一推:“图纸没有。”
使者脸色骤变:“你耍我们?”
“耍你?”姬延拿起一支淬了麻药的弩箭,搭在强弩上,对准帐外三十步的铁甲靶,“看好了。”手指扣动扳机,“咻”的一声,箭簇穿透铁甲,深深钉进后面的木桩,箭尾还在震颤。“这弩的核心是滑轮省力结构和淬火工艺,给你图纸你也造不出来——秦国的铁匠炉,烧不出这么匀的温度。”
使者盯着靶上的破洞,额角冒汗:“你……你什么意思?”
“意思是,”姬延靠在案边,指尖敲着木盒,“盐池我要,强弩可以给你们十张,但图纸免谈。要么成交,要么现在带着地契滚。”
使者咬着牙,显然在权衡。史厌在一旁帮腔:“秦使大人,您想想,有这十张强弩,对付六国跟玩似的。再说了,真给你们图纸,你们敢用吗?万一炸了手……”
“闭嘴!”使者吼了一声,却转头看向姬延,“十张太少,至少五十张。还要派工匠来学淬火工艺!”
“三十张。”姬延伸出三根手指,“工匠可以来,但得用铁矿换——每吨铁矿换一天的学习时间。”
使者眼珠转了转,狠狠点头:“成交!但我要亲眼看着强弩装箱,少一张都不行!”
一、盐池交接的猫腻
三日后,河西盐池的交接仪式在边境举行。姬延带着三十张强弩赴约,白起没来,只派了副将监工。秦国的工匠们围着强弩打转,手痒得想摸,被亲卫用刀拦住。
“别急。”姬延对秦将说,“先验盐池。”
盐池边,白花花的盐堆像小山,几个老盐工正在晒盐,见了姬延连忙行礼。姬延抓起一把盐粒,尝了尝——咸度正好,没有苦味,确实是上等池盐。
“地契换手。”姬延将装强弩的木箱推过去,秦将验过数目,把地契递过来。就在两手相触的瞬间,姬延突然扣住他的手腕,声音压低:“白起让你来的,还是秦王?”
秦将浑身一僵:“自然是我王……”
“撒谎。”姬延手指发力,秦将痛得皱眉,“白起的字迹我认得,地契背面那行小字——‘弩箭限三月’,是他的笔锋。”他松开手,“告诉白起,想学真本事,就让他自己来。”
秦将狼狈地揉着手腕,不敢多话,指挥士兵搬箱子去了。史厌凑过来:“陛下怎么知道是白起的主意?”
“猜的。”姬延望着盐池,“他这人,要么不出手,出手就留后路。三月?我偏让这些弩能用半年。”
二、秦国工匠的“偷师”
秦国工匠住进周室的铁匠营后,天天围着淬火炉转。领头的老工匠叫墨离,据说祖上是墨家传人,眼睛毒得很,看了三天就咂摸出味来:“陛下,这淬火的水不对吧?怎么泛着蓝?”
姬延正在给强弩装新箭匣,头也没抬:“加了硝石,降温更快。”
墨离眼睛一亮,偷偷让徒弟往水里撒硝石,结果淬出来的弩箭脆得一折就断。他红着脸来请教,姬延扔给他一块磁铁:“铁里掺了镍,得用这个吸干净杂质。步骤错一步,全白费。”
夜里,墨离带着徒弟偷拆强弩,想画下图纸。刚把滑轮卸下来,帐帘突然被掀开,姬延抱着胳膊站在门口:“拆完了?能装回去吗?”
墨离师徒吓得跪地求饶,姬延却笑了:“装不回去?正好,明天起跟着赵二学组装,装不好不许吃饭。”
史厌看得稀奇:“陛下这是……真要教他们?”
“教点皮毛罢了。”姬延弹了弹指甲,“他们越学不会,越想求着咱们。你看着,不出一个月,秦国就得派人来求购铁矿——咱们的淬火钢,得用他们的铁矿炼才够劲。”
果然,半个月后,秦使又来了,这次带了五十车铁矿,说要换淬火配方。姬延收了铁矿,却给了份假配方——把硝石换成了明矾。
“这……能行吗?”史厌看着秦使欢天喜地地走了,有点担心。
“行不行,过阵子就知道了。”姬延拿起块新炼的钢片,弯折九十度都不变形,“真配方?得用三座铁矿来换。”
三、邯郸来的急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我在大周是天子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我在大周是天子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