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渊小队”被授予集体特等功,如同在落星坳基地乃至整个共和国的灵能武装体系内,投下了一颗精神层面的重磅炸弹。这份至高荣誉,不仅是对过去功绩的盖棺定论,更像是一把钥匙,开启了“传奇”叙事的大门。这支小队及其灵魂人物龙渊的故事,开始以一种受控的、内部化的方式,被口耳相传,逐渐凝练、升华,最终铸就成一座无形的、激励着后来者的精神丰碑。
授勋仪式结束后,“深渊”的传奇并未落幕,而是进入了新的篇章。他们不再是仅仅存在于绝密任务简报中的代号,而是成为了所有“龙组”成员、所有觉醒战士心目中活着的传奇与追赶的目标。他们的训练方式、战术配合、乃至每个人独特的能力发展方向,都成了被反复研究、模仿和学习的范本。
基地的内部简报、战训总结乃至非正式的交流中,开始频繁出现“深渊”的名字和他们经典战例的“脱敏”版本。
“看到没?‘雷神’队长当初控制雷暴覆盖打击,靠的不是蛮力,是对灵能粒子极致的亲和与引导!这才是‘御雷’的正确方向!”
“‘幽魂’副队的潜行,据说已经能短暂融入光线折射,不是简单的视觉欺骗,涉及到对物质界基础规则的初步干涉!龙总顾问指点过他关键一步!”
“‘泰山’那家伙,硬抗了一次小型塌方,据说当时他引动了脚下大地的脉动,把冲击力分散传导出去了!这‘不动如山’的境界……”
“‘百灵’的感知范围又扩大了,据说能模糊捕捉到数十公里外的恶意念头,这简直是活体雷达plus!”
这些经由官方渠道默许、甚至鼓励流传的信息,虽然删减了所有涉及核心机密和具体战力的细节,却保留了足够引人遐想和奋进的“传奇色彩”。每一个新加入“龙组”或有幸被选拔进入落星坳基地的战士,在完成基础训练后,几乎都会听到老兵们带着崇敬与向往的语气,讲述关于“深渊”的种种传说。这些传说,在传递过程中不断被赋予新的细节和诠释,变得更加丰满、更具感染力。
更重要的是,龙渊在这些传说中的地位,被无可争议地确立为“引路人”和“力量之源”。所有关于“深渊”强大的叙事,最终都会指向同一个核心——没有龙渊总顾问的“启灵”和指引,就没有今天的“深渊”。这使得龙渊的形象,在基地内部变得更加崇高和神秘。他不仅仅是那位高居幕后的“文明守护者”,更是每一位战士力量道途上,那座指引方向的、真实不虚的灯塔。
这种内部流传的“传奇化”过程,其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训练场上,士兵们挥汗如雨,挑战自身极限时,心中往往憋着一股劲:“‘深渊’的前辈们能做到,我们凭什么不行?”
战术研讨中,指挥官们制定计划时,会不自觉地以“深渊”曾经执行过的高难度任务作为参照系,思考如果是他们,会如何应对。
甚至在日常的灵能修炼中,遇到瓶颈的战士也会互相打气:“想想龙总顾问是怎么引导‘雷神’他们突破的!找准方向,坚持下去!”
“深渊”的存在,如同一座矗立在所有觉醒战士前方的丰碑,明确地告诉他们,沿着龙渊指引的道路走下去,能够达到怎样的高度。这种榜样的力量,激发出的斗志和潜力是惊人的。整个基地的修炼氛围和战备水平,在“深渊”授勋后的短时间内,再次迎来了一个质的飞跃。
当然,这种内部传奇的塑造,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和考量。
一次内部会议上,基地指挥官不无担忧地向龙渊和陈老汇报:“首长,总顾问,现在基地里对‘深渊’的追捧情绪很高,甚至出现了一些盲目模仿和急功近利的苗头。有些战士不顾自身特点,强行模仿‘雷神’的狂暴打法或者‘幽魂’的诡秘路线,导致修炼出了岔子。我们是否需要进行适当的引导,避免走入误区?”
龙渊闻言,并未直接回答,而是将目光投向窗外训练场上那些挥汗如雨的身影,平静地道:“见贤思齐,本是好事。模仿,是学习的初级阶段。他们缺的,不是约束,而是更清晰的‘道标’。”
陈老若有所思:“龙渊同志,你的意思是?”
“单一的‘深渊’,可以作为标杆,但不应成为唯一的模板。”龙渊转过身,目光深邃,“灵能之道,在于发掘自身特质,与天地共鸣。‘深渊’的路,是他们的路。我们需要向所有战士展示,在这条路上,存在着无数种可能。”
龙渊的这番话,点醒了陈老和指挥官。很快,一项名为“多元道标”的计划在基地内部悄然启动。
基地开始有意识地整理和展示不同类型觉醒者的成功案例和发展路径。除了“深渊”这样偏向战斗和特种作战的模板,也开始宣扬那些在“灵网工程”维护、灵能设备研发、医疗救护、甚至与“灵络菌”等生物基质协同方面展现出卓越天赋的科研和后勤人员的事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末世重生特种兵王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末世重生特种兵王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