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北的雪线如羌族羊皮袄的毛边般漫过碉楼群时,林小羽的越野车正碾过岷江上游的冰面。车窗凝结的霜花顺着鳞片纹路聚成冰棱,在他掌心映出远处羌族山寨的石碉——八十一栋碉楼沿陡峭崖壁层层叠叠,最高处的释比庙飞檐上,挂着九串羊皮图腾,与虎爪藤鞭的虎尾响环数量暗合。
羌活老人住在雪宝顶第三道冰瀑下的牦牛皮帐篷。陈墨递来资料,镜头扫过少年小臂新浮现的银白色纹路,那是昨夜虎爪藤鞭与山风共振留下的鳞纹记忆,他的羊皮盾刀曾在四姑娘山挡过山体滑坡,当地人说盾面的牦牛皮能吸住雪崩的气浪。
徒步穿过海拔四千米的高山草甸时,林小羽听见了皮革与冰雪相击的闷响。循声绕过冰川裂缝,只见一位身着羌族毪衫的老人跪坐在雪地上,古铜色皮肤上布满雪山与羚羊纹样的刺青,腰间牛皮袋里露出晒干的雪莲花——据说那是调配盾面防水油脂的原料。老人手中的兵器分两部分:盾面呈椭圆形,由三层浸油牦牛皮压制而成,边缘缠着牦牛筋,中央嵌着青铜制的羊头图腾;刀柄长尺半,刀刃泛着幽蓝光泽,据说是用雪山顶的陨铁锻制,刀柄刻着羌族古文字(意为)。
羊皮盾刀,羌语叫日麦纳波林小羽默念沙马木呷临行前的提醒,鳞片在足底排出锯齿状结构,本能地计算冰面摩擦系数。老人突然起身,盾刀齐挥,盾面拍击声与刀啸声竟形成奇妙的和声,震落的雪粒在阳光下聚成冰晶蝴蝶,绕着刀身飞舞。
汉人小娃,见过真雪吗?羌活甩动盾刀,羊头图腾震出嗡嗡声,冰晶蝴蝶突然转向,精准落在他伸出的指尖,这盾刀不是耍威风的兵器,是羌族人的雪山脊梁。他踩着冰爪前行,盾刀在雪地画出太极图案,辨雪势——这盾在软雪里重十二斤,在硬冰上轻八斤,挥刀的劲道要跟着雪层走。
林小羽接过兵器,鳞片在掌心凸起成吸盘状,精准扣住刀柄上的防滑凹槽。盾刀比虎爪藤鞭轻盈,却有独特的厚重感——牦牛皮盾的弹性与陨铁刀的锋利形成攻防一体,挥刀时借盾面反弹力,竟能产生倍增的冲击力。他试着模仿老人的动作,鳞片在眉心泛起银白色,那是视网膜切换至雪层应力扫描模式的征兆:他见每立方厘米积雪的冰晶结构,雪层下的暗流如白色缎带,在冰川间编织出复杂的应力网。
正式训练在冰瀑谷进行。羌活在冰川间布置了三十六块模拟雪崩的巨型冰块,每块冰面标有羌族十二神山的图腾:第一式盾护昆仑,要让盾面跟着雪脉走,像岩羊躲在巨石后那样稳。老人示范时,盾刀在胸前旋转如轮,牦牛皮盾突然膨胀如气囊,竟将十吨重的冰块撞得偏离轨道,刀刃顺势切入冰面,将其分割成规则的六面体。
林小羽尝试时,鳞片在背部聚成甲壳状,减少冰面冲击。当他迎向第三块冰块,羊头图腾突然勾住冰缝,整个人险些被带倒。本能反应中,鳞片在指尖弹出微型冰爪,刺入冰面借力翻转,刀刃竟在旋转中顺势切开冰块——这招误打误撞的岩羊旋壁,比正宗技法多出个借力打力的巧劲。
雪眼通羌活惊叹,数据屏显示林小羽的虹膜对低温的耐受度已达-40℃,能通过雪粒反光判断千米外的雪层松动。更惊人的是,他的鳞片在接触冰雪时自动分泌抗冻黏液,使皮肤导热系数降低至0.01W/(m·K),挥刀速度比普通人快了四点五倍——盘古基因强化的肌红蛋白含量,使他能在高原稀薄空气中保持高强度运动。
真正的挑战是雪浪开山。羌活要求林小羽在人工引发的雪崩中,用盾刀法开辟出三条生命通道,且不能引发二次雪崩。暴风雪中,少年站在冰川裂缝边缘,鳞片在头顶凝成斗笠状,雪花顺着边缘形成螺旋气幕。羊皮盾刀在他手中忽而如巨盾压顶,盾面牦牛皮吸住雪浪冲击力,竟将万吨积雪挡在五米外;忽而如羚羊跳跃,刀刃刺入雪层画出羌族符文,鳞片分泌的生物胶与雪水混合,竟将松散雪粒凝固成临时屏障。当最后一条通道贯通时,三十六块冰棱在阳光下排成羌族十二神山阵,雪粒顺着盾刀轨迹滚动,宛如雪山流泪。
雪神山阵羌活用羌语唱起《羌戈大战》史诗,数据显示林小羽的盾击频率达到每分钟一百八十次,远超人类极限的六十次——强化后的肌腱纤维弹性模量提升五倍,使他能在0.03秒内完成盾防与刀攻的转换。更神奇的是,他的鳞片在遇雪时会分泌静电,与盾面牦牛皮产生摩擦起电,竟能短暂吸附雪花形成防护层,这是传统武者穷尽一生也无法理解的生物静电学奇迹。
实战危机出现在羌族转山会当天。当林小羽在释比庙前演示盾刀法时,三架挂载气象武器的无人机突然掠过雪山,投射的微波装置正在加速冰川融化。陈墨认出那是跨国矿业集团的标志,他们正在非法开采雪山下的稀有金属。羌活抄起墙角的旧盾刀:这些畜生用微波煮化冰川,连山神的眼泪都要榨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娱乐圈:从群演吞掉盘古血开始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娱乐圈:从群演吞掉盘古血开始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