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的晨雾如糯米糍般黏在侗寨鼓楼尖顶时,林小羽正蹲在风雨桥上观察那根牛尾锁子棍。棍身由五节黑檀木套接而成,每节连接处缠着九道青铜锁链,末端缀着十二枚铜钱状的铁环,挥动时会发出碎玉般的清响。七十一岁的侗族老猎人吴堂亮坐在廊柱下,用蓝靛染过的布条擦拭棍头,银发梳成一丝不苟的椎髻,腰间牛皮袋里装着晒干的鱼腥草——据说当年他用这棍在雷公山追猎云豹时,曾以棍环勾住崖壁藤蔓,悬空荡过三十米深的峡谷。
牛尾锁子棍,老人往铜环里塞了点蜂蜡,侗语叫梗务纽,意思是会呼吸的尾巴他突然起身,棍影如闪电般扫过廊柱,十二枚铁环同时撞击,竟在雾中震出一圈可见的波纹,露珠从瓦当坠落,被棍风托着悬停半空,如串成线的珍珠。
林小羽注意到吴堂亮握棍的手势:拇指扣住第二节棍的凹槽,无名指勾住铜链,手腕转动时,五节棍体形成独特的折叠角度。他接过兵器,鳞片在掌心聚成齿轮状纹路,精准卡住檀木节的卯榫结构。这棍比赶山鞭轻盈,却暗藏玄机——第三节棍内中空,藏着半把鹿骨制的弩箭,拉动铜环时会发出轻响,与棍环的震颤形成和声。
摄影组在鼓楼广场架起三十六台运动摄像机,陈墨要求拍出稻浪中的星轨。镜头掠过青石板上的侗族刺绣纹样,吴堂亮用棍头挑起晒谷架上的渔网,晨光穿过网眼,在林小羽鳞片上投下菱形光斑。辨星位老人敲响腰间的铜铃,鼓楼十二根主柱间,突然浮现用苎麻线系着的二十八宿标记。
林小羽闭上眼,鳞片在眉心隆起成三棱镜状,视觉瞬间切换至低光模式:他到鼓楼斗拱上的星图彩绘,每颗星宿对应一根铜环的音高;他分辨出十二根主柱的阴影移动轨迹,与农历节气的日影变化完全吻合。当吴堂亮挥动牛尾锁子棍,铜环划出的星轨时,他本能地跟进,第五节棍突然折叠,竟以棍尾铁环勾住老人的棍头——这招双星伴月本是侗族猎人合击野兽的技法,他竟无师自通。
天眼通吴堂亮惊叹,数据屏显示林小羽的视网膜感光度已达普通人类的六倍,能在晨雾中捕捉到三百米外稻叶上的露水晶莹。更惊人的是,他的运动神经正在自动解析棍法轨迹,将二十八宿星图转化为三维攻击坐标,这与侗族祖先观星狩猎的本能形成跨越千年的共振。
正式训练在梯田边缘的斗牛坪进行。吴堂亮在田埂间插了三十六根竹竿,每根竿顶放着一枚生鸡蛋,模拟迁徙的候鸟群。牛尾锁子棍七十二式,招招要跟着星子走。老人示范第一式北斗舀水,五节棍如活物般屈伸,铁环扫过竹竿时,鸡蛋被棍风卷起,稳稳落在相邻的竿顶,竟未打破蛋壳。
林小羽尝试时,鳞片在小臂排成流线型,减少挥棍时的空气阻力。当他挥出第三棍,第五节棍突然因发力过猛脱离锁链,眼看要坠入稻田,他本能地甩动腕部,鳞片在掌心弹出细小倒钩,竟将飞出的棍节瞬间拉回,与主棍重新卡合——这招误打误撞的流星赶月,竟比正宗技法更快三分。吴堂亮抚掌:你这不是耍棍,是让棍子长在骨头上了!
真正的挑战是星陨稻浪。吴堂亮要求林小羽在收割后的稻田里,用棍法击落三十只遥控放飞的竹蜻蜓,且铁环不能碰到稻茬。月光下,他赤脚踩在湿润的泥土上,鳞片在足底形成细密吸盘,每步都精确踩在稻根间隙,避免发出声响。牛尾锁子棍在他手中忽而如蛇信吐芯,铁环点破竹蜻蜓的竹翼;忽而如孔雀开屏,五节棍体展开成扇形,同时击落三只目标。当最后一只竹蜻蜓坠地时,三十六根稻茬竟在棍风下排成北斗七星形状,露珠顺着棍环轨迹滚动,宛如星河流淌。
璇玑棍阵吴堂亮激动得用侗语吟诵古歌,数据显示林小羽的棍速已达每秒十二次变向,远超人类极限的五次——盘古基因强化的肌腱纤维,使他能在0.03秒内完成从伸展到折叠的棍体变换,比机械关节更灵活。更惊人的是,他的鳞片在挥棍时会同步振动,形成微型音爆,辅助铁环提升攻击范围,这是传统武者穷毕生之力也难以企及的境界。
实战危机出现在侗族萨岁祭当天。当林小羽在鼓楼前表演棍法时,突然有个戴黑色头套的搏击手跃上祭台,手持钛合金短棍挑战。此人是某格斗真人秀的冠军,自称要证明传统兵器不过是花架子。陈墨想阻止,却被林小羽以眼神示意——鳞片在他后颈泛起警示的红色,那是战斗本能在作祟。
小心,他的棍子里有弹簧!吴堂亮急呼。果然,搏击手的短棍突然弹出半米长的利刃,在阳光下折射出冷光。观众席传来惊呼,林小羽却不退反进,牛尾锁子棍第五节突然脱节,铜环如锁链般缠住对方手腕。搏击手狞笑,挥刀砍向棍链,却见鳞片在林小羽指尖硬化如钨钢,竟徒手捏住刀刃,火星四溅中,他以棍头铁环叩击对方肘窝少海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娱乐圈:从群演吞掉盘古血开始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娱乐圈:从群演吞掉盘古血开始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