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为了像韦斯特那样篡改历史以达成一己私欲,而是为了…… 弥补那深入骨髓的遗憾,修正那令人扼腕的错误,为那片多灾多难的故土,为那个沉沦的文明,寻找一个挣脱枷锁、走向另一种未来的可能!
这个念头一经出现,便如同最炽烈的野火,瞬间燎遍了他心智的每一寸原野。那是对故国命运的深切关怀,是对自身使命的重新定义,更是一种超越了个人生死荣辱的、对文明走向的终极追问。他知道,若不去尝试,此心此念,将永无宁日。
第二节:解析遗馈,构划蓝图
决心既下,便再无犹豫。朱慈兴深知此事关乎重大,且前无古人,每一步都必须如履薄冰,谨慎至极。他首先要做的,便是从自身庞杂如星海的记忆深处,将那些关于“时序之钥”构造与原理的关键信息,一丝不苟地剥离、整理、提炼出来。
他寻了一处远离部落聚居地的僻静山谷,这里灵气充沛,且罕有鸟兽踪迹。他以伏羲八卦之理,布下隐匿气息的阵法,又以轩辕剑意设下防护禁制,确保不受外物干扰。准备停当后,他便在其中一块光滑的青石上盘膝坐下,五心朝天,心神彻底沉入那玄妙莫测的识海之中。
如今的识海,早已非吴下阿蒙。融合后的三皇之力构成了广袤的基底,紫金色的伏羲易道之力、翠绿色的神农生机之力、赤金色的轩辕王道之力,三色光华不再泾渭分明,而是圆融流转,相生相济,如同天地初开时的混沌元气,充满了无限可能与磅礴力量。而在这片光华璀璨的基底之上,那些代表着《永乐大典》浩瀚知识的记忆碎片,如同恒河沙数般的星辰,悬浮闪烁,散发出或明或暗、色彩各异的光辉。
朱慈兴的神识化作无数无形而灵巧的手,同时也可视为他高度集中的思维本身,开始在这片知识的星海中仔细地搜寻、捕捉。他的目标明确——那些与“时空”、“维度”、“能量跃迁”、“因果律扰动”、“奇点锚定”等概念相关的闪光点。这些碎片,有的明亮如恒星,是相对完整的理论段落;有的晦暗如尘埃,是残缺的公式或模糊的猜想;更有的被亚当·韦斯特以其西方炼金术的思维模式进行过扭曲解读,显得光怪陆离,甚至自相矛盾。
这个过程,极其耗费心神,甚至比与深渊魔物大战一场更为疲惫。他需要以伏羲易道那穷究天人之变的推演能力为总纲,对这些碎片进行去伪存真、梳理整合,如同一位最顶尖的考古学家与理论物理学家结合体,从故纸堆与异域邪术的废墟中,挖掘、辨别、提炼着关于时空本质的真理碎片。
常常为了一个符号的含义,一段咒语般的能量回路是否合理,他需要以神识反复模拟、推演,在思想的实验室中进行无数次危险的“实验”。时而因找到关键节点而豁然开朗,时而又因陷入逻辑死循环而眉头紧锁。
“原来如此……‘时空非直弦,乃如涡流,层层叠叠,互有褶皱,近者引力牵,远者意念达’……这与伏羲八卦中‘曲成万物而不遗’,以及‘远近相取,唯感而应’的道理隐隐相合。时空并非平坦,其‘曲率’正是穿梭的关键!”
“‘能量跃迁需锚点,或为恒定之星位,或为磅礴之地脉,或为……强韧纯粹之魂念’……地脉之力我凭借轩辕传承可以感知调动,星位可通过观测周天星辰确定,而这魂念……或许需要以自身高度凝聚的精神力,或者某种蕴含强大灵性的物品作为引导?”
“‘扰动因果,如投石入水,涟漪扩散,然必有反作用力加诸己身,力之大小,视扰动之深浅、范围之广狭而定’……这便是干涉历史必须付出的代价吗?如同天道之反噬……必须找到方法尽可能规避或承受。”
无数破碎的理论、玄奥的公式、大胆的猜想,在他强大的神识与精妙的易道推演下,被一点点拼接、验证、修正、再构。这是一个极其缓慢却充满创造性的过程,他不仅仅是在复原“时序之钥”,更是在创造一套属于他朱慈兴的、根植于华夏文明智慧的时空理论体系。
如此光阴荏苒,山谷外的草木枯荣了数次,朱慈兴在定中不觉岁月流逝,直到某一日,他紧闭的双目骤然睁开,眼中仿佛有无数细小的符文生灭,有星河流转的景象一闪而逝。
历时数载,一份初步的、独属于他的 “时空星槎” 构建蓝图,终于在他脑海中彻底成型,每一个细节都清晰无比,能量回路、结构强度、时空锚定算法都经过了反复的模拟验证。
与亚当·韦斯特那充满齿轮、轴承、诡异符文、水晶球与黑暗能量池的怪异机器截然不同,朱慈兴的设计,从理念到形态,都深深烙印着华夏文明的传统智慧与美学追求:
· 核心动力: 摒弃一切外来邪能或不可控的能量源。他以自身融合了三皇之力的本源作为最核心的“反应炉”,以此驱动星槎。同时,设计聚灵大阵,汇聚虞朝天地间充沛而纯净的灵气(尤其是至阴至纯的星辉之力与至阳至厚的九州地脉龙气)作为辅助能源与续航保障。这确保了能量的绝对纯粹、高度可控,且与驾驶者心意相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穿越明末:我成了海岛奇兵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穿越明末:我成了海岛奇兵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