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城外,黄河堤坝。
经过连番搏命般的填堵,那道溃口终于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收缩。
洪水被沙石束缚,水流已不像先前那般汹涌。
然而,新的问题却出现在众人面前。
溃口实在太大了。
先前的卡车,辆皆是自右岸发起冲锋,将右侧的溃口基本堵住。
但左侧区域,因距离岸边过远,卡车无法直接冲抵,此刻仍有大股洪水不受控制奔涌而出,拖慢了整个合龙进程。
堤坝上,仅剩的最后两辆卡车静静停着。
武卫营都头武进,一个脸上带着刀疤的精悍汉子,快步走到苏轼面前:
“使君!溃口所剩不多了!让俺带兄弟们再冲一波!把这最后两车料填进去,说不定就能成了!”
苏轼抬头望向远处,却摇了摇头:“不行!武都头,你看清楚了,左侧溃口边缘距岸已超数丈,卡车根本过不去,
强行上前,只会连人带车坠入洪流,徒增伤亡!眼下,只能靠人力,一点点填过去!”
“可是使君!”武进语气急切:“这水势……”
“填!”
苏轼嘶哑着打断他:“一寸寸地填!只要我等不停,总能填过去!快去带领弟兄们帮忙!”
武进咬了咬牙,将不甘压回心底,转身对麾下士兵吼道:
“都听见使君的话了?别愣着!跟老子一起上!肩挑手扛,也得把这口子给他娘的堵上!”
堤坝上下,短暂的停滞后,再次爆发出惊天的嘶吼。
成千上万的民夫、士兵,将一筐筐沙石、一袋袋泥土、疯狂地运向溃口处。
喘息声、洪水咆哮声,交织成一片。
远处,庞松等几位知州也在指挥着所属人手运送物资。
那年轻的知州望着停下的卡车,忍不住低声向庞松问道:
“庞公,为何停了?那铁车不是还有两架吗?一鼓作气填下去岂不就成了?”
旁边一人开口猜测着:“这距离,估计是太远了,那铁车过不去的。”
年轻知州愈发疑惑:“既如此,为何不绕行至对岸,从另一边填堵?”
庞松望着白茫茫的水域,苦笑摇头:“没那么容易的……
这徐州地形老夫熟悉,若要绕至对岸,最近的路也需多行十余里。
且你看这遍地泥沼,那铁车沉重万分,一旦陷在了泥地里,届时一切休矣!”
……
与此同时,汴梁城,天章阁内。
赵祯面前的御案上,已摆上了一册兵部名录,上面有王林、武进等一十三名武卫营将士的姓名、籍贯。
赵祯的目光逐一扫过那些名字,指尖在王林的名字上停留片刻,眼中是难以言喻的沉痛。
他心中已定,无论徐州之事结局如何,
这十三人,连同他们的家眷,必须得到朝廷最厚重的抚恤与嘉奖,他们的壮举,当载入史册!
阁内众臣屏息凝神,偶尔偷偷打量一眼皇帝阴沉的脸色,无人敢在这个时候发出半点声响。
“陛下!”
忽地,
一名传令太监躬身疾步而入,双手呈上一份奏折,声音急切:“陛下,鄄城八百里加急!”
赵祯的注意力全在光幕和那名录上,闻言只是疲惫地挥了挥手,示意身旁一位大臣上前。
那大臣领命上前,接过奏折,
然而,他只是拆开看了一眼,整个人便僵在了原地,脸色瞬间惨白如纸。
众人察觉有异,目光齐刷刷聚焦在他身上。
那大臣回过神来,几乎是连滚爬爬地冲到御案前,声音抖得不成样子:“陛……陛下!出……出大事了!
鄄城急报,三日暴雨,赵……赵王河决口,大水……大水倒灌入黄河了!”
“什么!?”
“赵王河?”
阁内顿时一片哗然!赵王河决口?那可是在徐州的上游。
赵祯猛地站起身,一把夺过奏章,目光飞速扫过上面文字。
当确认无误后,他只觉一股逆血直冲顶门,眼前猛地一黑,险些栽倒。
“陛下!”左右臣子吓得魂飞魄散,连忙上前搀扶。
赵祯用力推开臣子的手,强撑着站稳,目光死死盯向墙壁那副巨幅疆域图。
一名老臣不用他吩咐,立刻踉跄上前,手指颤抖地指向地图上的一个点:
“陛下!鄄城……就在黄河上游,距徐州不过五百余里!
若是赵王河决口之水汇入黄河,那水量……那洪峰……徐州,徐州危矣!”
无需他再多言,所有人都明白这意味着什么。
众人目光,再次齐刷刷投向了光幕。
……
仿佛是为了印证汴梁皇宫收到的噩耗,徐州城外堤坝上,异变陡生。
“水!水又涨了!”
“快看!那边堤坝怎么也有水漫上来了!?”
惊呼声接连响起。原本已经趋于稳定的水位,此刻竟以惊人的速度再次猛涨。
苏轼是最先察觉到不对劲的,他心脏猛地一缩,一股寒意瞬间席卷全身。
他丢下手中的石块,冲到堤边,只看了一眼那汹涌上涨的河水,便什么都明白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带货大唐:开局请李世民嗦泡面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带货大唐:开局请李世民嗦泡面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