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将方面,” 柴熙诲看向曹元显、杨延贵,“曹元显率丙字军先赴燕京,加固城防,协助行业清理城内契丹残余势力;杨延贵率甲字军护送中枢官员、家眷北迁,沿途负责安全,若有盗匪、乱兵作乱,格杀勿论!”
“文官方面,” 他转向窦仪、吕余庆,“窦仪升任同平章事,负责协调江南各州府,筹备迁都所需粮草、物资;吕司空负责安置文官家眷,在燕京规划府邸、衙署 —— 诸位若有难处,可直接向朕禀报,但绝不能耽误迁都进程!”
百官齐齐跪地,齐声高呼:“遵旨!” 此刻的他们,再也没有了之前的犹豫与反对,只剩下对新帝的敬畏 —— 柴熙诲的决策,既有雄主的魄力,又有对百姓的温情,让他们不得不服。
朝会结束后,迁都的旨意很快传遍江都。百姓们起初有些担忧,怕迁都影响生计,可当得知 “不征调民力、不加征赋税” 后,担忧渐渐消散,反而对 “天子守国门” 充满期待 —— 他们相信,新帝能斩辽王、复燕云,也能守住燕云,让他们过上安稳日子。
军学、政学两苑顿时沸腾如鼎沸之水。军学弟子按捺不住胸中豪情,纷纷将请战书拍在案上,言辞恳切:“愿效霍去病封狼居胥之志,随丙字军踏雪燕京,加固城防!”
政学诸生则摆出一副心系苍生的姿态,争相递上安置百姓的请愿文书,字里行间尽是 “天子守国门乃社稷大计” 的高谈阔论。
然而夜幕降临后,苏州驿馆的灯笼次第亮起,数道黑影悄然出现在通往南方的官道上 —— 二十余名政学新锐,怀揣着对迁都背后深意的疑虑,悄然奔赴陈琅驻地,试图从这位新朝肱骨处寻得答案。
四、孤殿凝思:帝王心藏百姓安
紫宸殿内,百官散去后,柴熙诲独自留在殿中,望着燕云舆图,久久未动。内侍端来的晚膳早已凉透,他却没有心思吃 —— 迁都之事虽已定下,可他知道,这只是巩固燕朝的第一步,接下来,他还要平定地方藩镇,安抚燕云百姓,防备契丹反扑。
他想起陈琅在马车上问他 “失去了什么”,想起符清漪劝他 “多为百姓着想”,心中忽然涌起一阵暖意。他对百官强硬,对敌人冷血,不是为了自己的权力,而是为了守住这江山,为了让百姓不再受战乱之苦 —— 这是他从柴荣身上学到的 “帝王之道”,也是他对自己的承诺。
“传朕旨意,” 柴熙诲对着内侍下令,“燕京周边五州,免百姓五年赋税;凡因迁都而流离失所的百姓,由官府提供住所、种子,助其恢复生产。”
内侍躬身应道:“遵旨。”
柴熙诲走到殿外,望着江都的夜空,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他知道,迁都燕京会面临很多困难,会有很多挑战,可他不怕 —— 他要像柴荣一样,做一个能守得住江山、能护得住百姓的雄主,让燕朝的旗帜,永远飘扬在燕云的土地上,让百姓再也不用害怕契丹的铁骑。
暮春的风拂过紫宸殿的飞檐,带着江南的湿润与温暖,仿佛在为即将北迁的帝王送别。柴熙诲知道,他很快就要离开这座富庶的江南都城,去往那片饱经战乱的燕云大地,去履行 “天子守国门” 的承诺,去完成柴荣未竟的遗愿。
属于他的帝王之路,才刚刚开始,而这条路上,注定充满荆棘与挑战,却也充满了希望与荣光 —— 因为他的心中,装着江山,装着百姓。
喜欢大周皇商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大周皇商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