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又指向“丹田”位置:“而此处,或许并非虚无缥缈之概念,而是体内某处能量敏感细胞富集之区域,或是一个天然的‘能量漩涡’节点,便于能量的汇聚、储存和转化。”
他结合功法,用自己的科学理解重新阐释了一遍。
李邈听得目瞪口呆,拿着功法的手都在微微颤抖。练了一辈子的功,第一次有人用这种“结构功能”的角度来解读!每一个字都砸在他的认知盲区上,却又显得那么…合理!仿佛一下子拨开了许多迷雾!
“原来…意守丹田,是为了激活那片区域?周天运转,是为了拓宽和强化能量通道?”他喃喃自语,感觉自己过去几十年都练到了狗身上,完全是盲人摸象!
“这只是家师的些许推测,尚需验证。”凌皓谨慎地没有把话说满,但他知道,这个方向绝对正确。“老爷子,您运行此法时,体内可有具体感觉?譬如灵气流入时,体表何处最先感应?流入后,是温热还是清凉?沿经脉运行时,是匀速还是时有阻滞?最终汇入丹田时,是充盈感还是灼热感?”
他开始收集“用户体验数据”,试图将模糊的“气感”转化为更具体的生理物理感受描述。
李邈此刻已对凌皓佩服得五体投地,努力回忆并描述起来:“老夫修炼时,通常先是眉心微胀,继而鼻尖微凉,似是灵气由此而入…沿任脉下行时,初时顺畅,至膻中穴处常略有涩滞,需以意念缓缓冲过…入丹田时,初为温煦,如暖流汇聚,修炼日久后,渐有灼热鼓胀之感…”
凌皓一边听,一边飞速在草纸上记录,并在那幅经络图上标注起来。
“眉心、鼻尖…可能是能量敏感度较高的穴位入口…” “膻中穴涩滞…可能是该处经络天然狭窄,或曾有暗伤未愈,导致能量通道不畅…” “丹田温热至灼热…可能是能量汇聚后,线粒体活动加剧,能量转化率提升,局部代谢旺盛产热…”
他不断地将李邈的主观感受,尝试与可能的微观生理变化对应起来。
李邈看着凌皓在那本他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功法册子上写写画画,标注着各种他看不懂的符号和注释,感觉自己修炼了一辈子的《灵溪诀》仿佛变成了一本全新的、充满未知奥秘的天书!
而凌皓,就是那个正在解读天书的人!
“妙啊!妙啊!”李邈忍不住击节赞叹,“听先生一席话,胜修百年功!以往诸多不明之处,如今竟有豁然开朗之感!若是当年能得先生指点,老夫又何至于…”
他再次感慨万千,看向那本《灵溪诀》的眼神都变了,不再是视为一本固定的、需要膜拜的典籍,而是一个可以不断探索、优化、验证的研究对象!
凌皓记录完毕,将册子递还给李邈,诚恳道:“老爷子,您于此法浸淫数十年,感受最为深刻细致,这些都是极其宝贵的一手数据。晚辈欲借阅此诀几日,仔细研读,结合家师所学,尝试做一些…嗯,优化分析。不知可否?”
“尽管拿去!尽管拿去!”李邈毫不犹豫,连连摆手,“此诀能得先生青眼,是它的造化!老夫但凭先生差遣,若有任何需要验证之处,老夫这把老骨头,随时可供先生试验!”
他现在巴不得凌皓立刻就开始研究,哪怕把他当成实验对象都行。
凌皓收起册子,又道:“此外,打磨‘空明石’制作新式‘显徽镜’之事,也需尽快提上日程。此事需极耐心和细致,晚辈需设计一些简易工具,还需寻些合适的磨料…”
“先生需要什么,尽管开口!老夫这屋里,还有些往年积攒的零碎材料,或许能用上。若没有,老夫便是砸锅卖铁,也定给先生寻来!”李邈拍着胸脯保证,激动得差点又扯到伤口。
凌皓笑了笑:“老爷子先安心养伤,恢复身体乃是第一要务。磨镜非一日之功,研究亦需循序渐进。待您伤好些,我们再从长计议。”
他又叮嘱了李邈几句静养注意事项,便带着那本《灵溪诀》和那块珍贵的空明石,在阿土和村民们敬畏的目光中,离开了李邈的小屋。
回到自己的木屋,凌皓立刻投入工作。
他先是仔细研读那本《灵溪诀》,将其每一个步骤、每一句口诀都拆解分析,试图理解其底层逻辑。同时,结合李邈的“用户体验数据”,他开始在草纸上重新绘制经络运行图,并标注出能量流入点、可能的关键节点、易阻塞点、以及能量汇聚转化区。
接着,他开始设计打磨空明石的简易工具:木质夹持架、不同粗细颗粒的磨料(从细沙到各种矿石粉末)、测量平整度的简易水平仪(利用水滴和浮针)…
阿土则被他派去继续寻找各种可能的磨料样本,以及收集更多不同属性的灵草样本,为后续的对比显微观察做准备。
小小的木屋里,再次充满了忙碌而专注的气息。
凌皓一手拿着充满玄学色彩的功法册子,一手拿着基于理性设计的工具草图,眼神明亮而专注。
科学修仙的第一步,就从逆向工程这本《基础练气法》,并制造出一台像样的显微镜开始!
他有一种强烈的预感,当微观视野与宏观功法相结合时,必将迸发出颠覆性的火花。
而那个被所有人断定为“废灵根”的结论,或许很快就要被改写了。
喜欢科学修仙:我的实验室连通九重天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科学修仙:我的实验室连通九重天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