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岚宗的人带着那面流光溢彩、却最终未能给出明确结果的窥天镜离开了。灵溪村仿佛被投入了一块巨石的池塘,表面的涟漪渐渐平息,但深处的暗流却愈发汹涌。
“无效…又是无效!” “连青岚宗的秘宝都测不出来?他到底是个什么怪物?” “嘘!小声点!别被他听见了!听说那种邪物最记仇…” “离他远点总没错,免得惹祸上身。”
村民们窃窃私语,看向村尾那间简陋木屋的眼神充满了畏惧、猜忌和排斥。凌皓这个名字,连同“邪门”、“不祥”、“测不出的废物”等标签,迅速在村中传开,甚至隐隐有向周边村落扩散的趋势。
阿土气得一天没吃下饭,眼睛红肿,几次想冲出去跟人理论,都被凌皓拦下了。 “争论无法改变认知,数据才能。”凌皓只是平静地重复着这句话,然后继续埋头在他的“实验”中。外界的声音,似乎完全无法干扰他内心的秩序和探索的热情。
然而,当深夜降临,阿土因为疲惫和心累而沉沉睡去后,凌皓独自坐在窗前,望着窗外那片陌生而璀璨的星空,久久无言。
白日里的平静和理性渐渐褪去,一丝难以言喻的迷茫和沉重终于悄然爬上心头。
他轻轻活动了一下依旧隐隐作痛的手臂和肋骨,医学博士的知识清晰地告诉他伤势恢复的进度,但也同时提醒着他这具身体的脆弱。
“知识…岂会无用?”他低声自语,像是在问这片陌生的星空,又像是在问自己。
他的脑海中,不受控制地浮现出过去的景象——
灯火通明、设备先进的实验室;堆满了各种语言专业书籍的书架;与学生、同行激烈讨论时迸发的思想火花;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侃侃而谈,台下是无数专注和敬佩的目光;还有那场最终导致他来到这里的、失控却绚烂无比的跨学科连锁反应…
那些他为之倾注了全部心血的知识体系:环境科学的宏观视角,化学的分子级操控,生物学的生命奥秘,材料学的结构性能,法学的逻辑规则,医学的救死扶伤…每一样都曾让他站在人类认知的边缘,甚至试图撬开真理之门。
那些曾带给他无上荣耀和成就感的知识,在这里,在这个充斥着“灵气”、“灵根”、“修行”的世界,似乎真的变成了无人能懂的呓语,变成了一堆无用的废纸。
测灵石前,他下意识的分析被当成胡言乱语。 窥天镜前,他专业的探究欲望被视为怪异反常。 他试图用逻辑和理解去对待这个世界,回报他的却是恐惧、排斥和“废物”的标签。
一种前所未有的孤独感,如同冰冷的夜露,悄无声息地浸透了他的灵魂。这不是身处荒郊野岭的孤独,而是思想与认知上的彻底孤绝。
仿佛全世界只有他一个人说着某种语言,试图向一群只会另一种语言的人解释相对论,得到的自然只有茫然和敌意。
“难道…真的无用吗?”他再次喃喃,声音里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和彷徨。一直支撑着他的理性壁垒,在夜深人静时,似乎也出现了一丝裂痕。
他回想起白天的检测。窥天镜确实比测灵石精密无数倍,他能清晰地感觉到那镜光几乎要穿透他的身体,剖析他的灵魂。但最终,那镜光似乎陷入了某种“逻辑死循环”?它检测到了异常庞大的“信息流”,却无法解析出任何熟悉的“灵根模式”,就像一台试图用图像识别算法去解析电磁波信号的计算机,最终只能报错。
他的情况,似乎比想象的还要复杂。不是简单的“无灵根”,而是…另一种截然不同的存在方式?一种这个世界的检测体系无法理解和归类的方式?
这让他之前的兴奋稍稍冷却,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深的困惑。如果现有的框架无法定义他,那他未来的路在哪里?难道真的只能像那个张执事隐约暗示的那样,去杂役处,庸碌一生,守着这身与整个世界格格不入的知识,最终埋骨于此?
一丝不甘,如同星火,在那片迷茫的黑暗中悄然亮起。
不。 绝不。
他猛地抬起头,目光再次变得锐利起来,重新聚焦于窗外那片浩瀚的星海。
知识怎么会无用? 是这个世界使用知识的方式错了! 是他们的检测方法太落后!太片面!太僵化!
测灵石和窥天镜的原理,在他这位环境科学和材料学博士眼中,固然精妙,但并非无懈可击。它们更像是某种…基于经验主义和经验公式的“黑箱”仪器,只知道输入和输出,却不真正理解内部的运作机制。
它们设定好了程序去识别特定的“灵根特征信号”,识别不了,就判定为“无”或者“异常”。这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局限!
就像地球上早期无法观测到微生物,就认为不存在微生物;无法理解量子现象,就否定量子现象。这是认知的局限,不是知识的无用!
他的知识,他的科学方法论,正是用来打破这种局限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科学修仙:我的实验室连通九重天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科学修仙:我的实验室连通九重天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