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发现让凌皓兴奋起来,连身上的疼痛似乎都减轻了几分。未知就意味着探索的空间,而探索未知正是科学家最大的乐趣。
但身体的极限很快到来。一阵眩晕袭来,凌皓几乎站立不稳,幸好阿土及时扶住他。
“皓哥!你都这样了就别折腾了!”阿土几乎带着哭腔,“先养好伤再说吧!”
凌皓无奈地点点头。确实,以现在的身体状况,什么实验都做不了。当务之急是尽快恢复健康。
回到床上后,凌皓开始思考如何优化治疗方案。
“阿土,李大夫开的药方,药材是哪里来的?”
“大部分是山上采的,有些是从行脚商人那里买的。”阿土回答,“皓哥你以前也经常采药去卖,还记得吗?”
凌皓搜索了一下这具身体的记忆,果然找到一些关于草药的零散知识,但都很肤浅,仅限于辨认几种常见药材。
“药材的质量参差不齐,有效成分含量波动太大...”凌皓思考着,“需要标准化提取和剂量控制...”
他让阿土拿来纸笔——粗糙的草纸和一支秃头的毛笔。凌皓用还能动的右手,歪歪扭扭地画了起来。
“皓哥,你这是画的什么啊?”阿土看着纸上奇奇怪怪的图形,完全看不懂。
“一套提取装置。”凌皓头也不抬地回答,“需要玻璃容器...这里估计没有。陶罐也行,但需要密封性好的...”
他设计的是一个简单的挥发油提取装置,利用水蒸气带走药材中的有效成分,然后冷凝收集。虽然简陋,但比直接煎煮的效率高得多。
“这些东西...村里能找到吗?”凌皓指着图纸问阿土。
阿土困惑地看着那些奇怪的装置:“陶罐和竹管应该有,但这个弯弯曲曲的管子...”
“没关系,先找能替代的材料。”凌皓并不气馁,“另外,我还需要一些额外的药材...”
凭借这具身体残留的记忆和自己的中医药知识,凌皓列出了几种具有消炎、镇痛和促进骨骼愈合的药材:骨碎补、自然铜、续断、杜仲...
“这些都不难找,后山就有,”阿土看着清单说,“但自然铜得去铁匠铺问问,那好像是种矿物。”
“没错,自然铜的主要成分是铜盐,能够促进骨骼愈合。”凌皓下意识地解释,看到阿土茫然的表情才停下来,“总之帮我找来这些材料。”
接下来的两天,凌皓在阿土的帮助下,开始了他的“医疗条件改良计划”。
他指导阿土如何甄选优质药材,如何用那套简陋的提取装置制备高浓度的药液,甚至尝试用磁石和铁屑制作了一个简易的“磁场治疗仪”——虽然效果存疑,但作为科学家,他坚信控制变量和重复实验的重要性。
令人惊讶的是,这些看似胡闹的方法竟然真的起了效果。凌皓的伤势恢复速度明显快于李大夫的预期。
“不可思议...”李大夫前来复诊时震惊地看着凌皓的恢复情况,“这恢复速度...莫非你因祸得福,觉醒灵根了?”
凌皓只是微微一笑,没有解释真正的原因——精准的药物治疗加上现代医学理念的康复指导。
但李大夫的话提醒了他。三天后的宗门选拔即将到来,他必须尽快恢复行动能力。
“阿土,帮我做个拐杖。”凌皓吩咐道,“高度到我的腋下,顶端需要 padded——呃,需要垫点软布。”
作为一名材料科学博士,凌皓甚至指导阿土如何选择韧性和强度最佳的木材,如何加固关键受力点,让这根简陋的拐杖达到最优化设计。
当凌皓第一次靠着拐杖站起来时,一种奇特的感受涌上心头。他,凌皓,曾经站在多个学科顶端的科学家,如今却为一个简单的站立动作而感到成就满满。
这种反差让他不禁苦笑,但也激起了他的斗志。
“皓哥,明天就是选拔日了,你真的要去吗?”阿土担忧地问,“王师兄他们肯定会笑话你的...”
凌皓目光坚定:“当然要去。不仅仅是为了证明什么,更重要的是——”他眼中闪过科学家特有的好奇光芒,“我需要亲眼看看所谓的‘灵根检测’到底是怎么回事。数据不足的情况下,不能轻易下结论。”
当天晚上,凌皓迟迟无法入睡。他靠在床头,借着油灯的微弱光芒,观察着那个简易指南针的波动。
指针依然时不时地颤动,像是在回应某种看不见的能量潮汐。
凌皓尝试着调整自己的呼吸节奏,模仿之前引起水碗旋转的那种精神状态。渐渐地,他感到周围的世界似乎变得不太一样了。
空气中仿佛有无数细微的光点在流动,像是一条条看不见的河流。当他集中注意力时,这些光点会微微向他汇聚;当他放松时,它们又散开。
这就是灵气?凌皓尝试用科学思维理解这一现象:一种未知形式的能量粒子?还是某种量子波动?
他尝试引导这些光点流向受伤的部位。一开始毫无章法,光点只是无序地聚集。但凌皓很快找到了诀窍——他想象自己是一台精密的医疗设备,精准引导能量到需要治疗的部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科学修仙:我的实验室连通九重天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科学修仙:我的实验室连通九重天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