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四回里,已经把薛家母子寄居在荣府的情况大致交代清楚了,所以这一回暂时就不再写这方面的内容了。
(编者注:此回是《红楼梦》中最重要的一回,将整部小说主要人物命运全部写了出来)
现在来说说林黛玉自从进了荣国府以后的情况,贾母对她疼爱有加,生活起居的照顾甚至超过了宝玉以及迎春、探春、惜春这三个亲孙女,她们反倒是次要的了。
特别是宝玉与黛玉之间的亲密友情,更是与众不同,白天同行同坐,夜晚也是同睡同起,两人说话投机,心意相通,没有丝毫的分歧。
可没想到,如今突然来了个薛宝钗,年纪虽与黛玉相仿,但品格端庄,容貌秀丽,许多人都认为黛玉比不上她。再加上宝钗性格开朗大方,能顺应时势,不像黛玉那样孤芳自赏,看不起周围的人,所以宝钗比黛玉更得下人的欢心。就连那些小丫头们,也更喜欢和宝钗嬉笑玩耍。
因此,黛玉心里有些郁闷和不快,而宝钗却完全没有察觉。宝玉还是个孩子,加上天生性格有些憨直偏执,他把兄弟姐妹都看作是一家人,不分亲疏远近。因为和黛玉一同随贾母生活,所以和黛玉比其他姐妹更熟络一些。
熟了之后,就显得更加亲密;而过于亲密,就难免偶尔会有要求过高而产生的埋怨,以及意想不到的误会。这天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两人说话有了些不愉快,黛玉气得独自在房里掉眼泪,宝玉又后悔自己说话太冲动,前去赔不是,黛玉这才慢慢消了气。
由于东边的宁府花园中梅花开得正艳,贾珍的妻子尤氏便准备了酒宴,邀请贾母、邢夫人、王夫人等人一同赏花。
当天,她先带着贾蓉的妻子一起来当面请安并发出邀请。贾母等人在早饭后便来到了这里,先在会芳园中游赏。先是品茶,后是饮酒,这场聚会不过是宁府和荣府女眷间的一次家常小宴,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新鲜事或趣事值得记载。
这时,宝玉感到疲倦,想要睡个午觉。贾母吩咐下人好好照顾他,让他休息一下再过来。贾蓉的妻子秦氏连忙笑着回答说:“我们这里已经为宝叔准备好了房间,老祖宗请放心,交给我就行了。”接着,她又转向宝玉的奶妈和丫鬟们说:“嬷嬷、姐姐们,请带宝叔跟我来吧!”
贾母一直知道秦氏是个非常可靠的人,她身姿婀娜,性格温柔平和,在重孙媳妇中最受贾母喜爱,所以看到秦氏去安排宝玉,贾母自然觉得很放心。
当时,秦氏带着一群人走进上房的内室。宝玉抬头望去,看见墙上贴着一幅画。画中的人物描绘得固然精美,但画的内容是《燃藜图》,他也没留意这是谁画的,心里不由得感到有些不悦。此外,还有一副对联,上面写着: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大意为:理解世间万物都是学问的来源,熟悉人情世故就能写出好文章。
(编者注:此句话直译并不稳妥,所以注释一下,该句为红楼梦精华之笔,其意思为:能透彻地领悟世态人情是一门大学问,只有通达人情世故,才知道如何与人相处。)
他看了这两句之后,即便房间布置得再精美绝伦,装饰得再富丽堂皇,也绝对不愿意留在这里了。
宝玉连忙说道:“快走!快走!”
秦氏听了,笑着回应:“这里还不好,那还能去哪里?不然,去我房里如何?”
宝玉微笑着点了点头。
这时,一位嬷嬷插话道:“哪有叔叔跑到侄儿房里睡觉的道理?”
秦氏笑着反驳:“哎呀,不用担心他会生气。他还那么小,哪里会懂这些忌讳?上个月你没看见我弟弟来吗?虽然他和宝叔同岁,但要是站在一起,说不定我弟弟还显得更高些。”
宝玉好奇地问:“我怎么没见过?你带他来让我瞧瞧。”
众人笑道:“隔着二三十里路,怎么带?以后有的是机会见。”
说着,一行人来到了秦氏的房间。刚到房门口,就有一股淡淡的甜香扑鼻而来,宝玉顿时觉得眼睛发涩,骨头酥软,连声说:“好香啊!”
进屋后,他抬头望向墙壁,只见上面挂着唐伯虎画的《海棠春睡图》,两旁则是宋学士秦太虚撰写的一副对联,对联写道: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笼人是酒香。
大意为:春寒料峭使得梦境也带上了寒意,芬芳的气息环绕四周,原来是酒香弥漫。
桌上摆放着仿照武则天昔日镜室中的珍贵宝镜,一侧则陈列着赵飞燕曾翩翩起舞其旁的金盘,盘中盛放的是安禄山掷玩、不幸伤及杨贵妃胸部的木瓜。上方安置的是寿昌公主在含章殿下休憩过的卧榻,而悬挂的则是同昌公主精心制作的镶嵌着涟漪状珍珠的华帐。
宝玉含笑连连称赞:“这里真好!”
秦可卿笑道:“我这房间,怕是连神仙都能住得惬意。”
说着,她亲自铺展开据说西施曾浣洗过的轻纱被褥,又移来了红娘曾抱过的绣有鸳鸯图案的枕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