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别,老者赠他一囊异香扑鼻的紫色药末:“此药善治诸病。若遇疾苦者,以刀圭之量予之可愈。”并郑重嘱托,“此岛玄机,勿泄于人。”
裴生归至登州,谨记仙谕,只将灵药献于朝廷。玄宗令病者试服,沉疴立愈,举朝称奇。而那囊救世良药,其色其香,竟与当年始皇案头那株祖洲仙草隐隐相通。无人知晓,这济世紫药,正是徐福所求长生草的真正回响。
徐福东渡,始皇眼中唯见不死仙株,渴求独霸千秋。而蓬莱仙翁赠予裴生的那一囊紫药,却要他以“刀圭”之威,普济众生。帝王楼船载不动一己私欲,终沉没于贪妄之海;病士轻舟所携的微末药粉,反在人间绽放千朵生之花。徐福所求的长生草,最终以渡人之姿重返尘寰——原来真正的“不死”,从不在琼田玉苑的孤芳,而在悲悯掌心传递的温度;蓬莱仙山亦非缥缈坐标,它就在你舀起一勺药粉,为呻吟者解除苦痛的那个瞬间。
7、天宫胶
汉武帝巡狩东海,西王母特遣青鸟使者献上两件异宝:四两灵胶,一袭吉光裘。武帝随意命人收入外库,暗忖西域贡品不过尔尔。使者静立阶下,未得辞行之机。
数日后,帝王驾临华林苑狩猎。弓弦骤断,虎兕当前,侍卫皆惶然。那沉默的使者忽越众而出,自怀中取出一分灵胶,以唾液濡湿断弦接口。胶色青碧如翡翠,瞬间黏合如初。武帝不信,命数名武士反方向狠拉弓弦,直扯得臂膀酸麻,那弦竟纹丝不动,较新弦更韧三分。
使者又展吉光裘。裘色如初阳映雪,入水浮如轻羽,遇火飘若青烟。武帝抚裘长叹,方知自己眼拙——宝库中堆积如山的金玉明珠,竟不及这轻飘飘的两件神物。他厚赏使者,目送青鸟掠入云霄,心头第一次对那九霄之上的昆仑,生出真正的敬畏。
集弦胶本出自凤麟洲,弱水环抱的仙岛上,凤喙麟角经年熬煮方得。武帝后来知晓,人间再强的弩机,也射不穿仙凡之间的弱水屏障;库中再多的珍宝,也买不来方外一寸清光——当帝王的目光只落在弓弩实用处,便永远参不透,那胶中凝结的其实是凤鸣麟游的逍遥;当人心沉溺于金玉的重量,便再难感知,真正的珍宝,轻得能浮于弱水之上。
8、匣中雷
延和三年的春风尚未吹软塞外坚冰,汉武帝銮驾停驻安定。月支国使者风尘仆仆而至,献上两件异宝:四两黑如桑葚的异香,大不过雀卵;一只毛茸茸的幼犬般小兽,蜷在使者臂弯里,蔫头耷脑。
武帝瞥过那不起眼的香块,随手挥入库房。待使者小心翼翼捧出黄毛小兽,帝王终于嗤笑出声:“此等狸奴,也配称猛兽?”使者却昂首答:“威震百兽者,何论形体大小?神麟为象王,凤凰乃鹏宗,皆不在巨细。”他目光灼灼,“东风入律,青云连月,皆兆中土圣主将兴。我王仰慕道风,故遣臣涉弱水,度飞沙,献此神物。”话音未落,那昏昏欲睡的小兽忽睁双眼!一股无形威压如寒潮席卷大殿,武士手中刀戟叮当坠地,满殿人脊背发冷。
武帝惊怒,将小兽掷入上林虎圈。猛虎群集,竟垂首贴耳,伏地如见君王!帝王羞愤交加,欲治使者不敬之罪。翌日清晨,使者与小兽却如朝露蒸发,踪迹全无。
多年后长安大疫,尸骸塞道,哭声蔽日。绝望之际,武帝忽忆起库中蒙尘的月支黑香。焚香当日,青烟如龙盘绕九城,棺中竟传出抓挠声——气绝未满三日者,纷纷掀棺而起!异香三月不散,满城恍若重生。帝王忙将余香秘藏玉匣,日夜守护。然而某日开匣,唯余空香,神物已杳然归天。
此香本出自聚窟洲返魂树,伐根煎汁,凝为惊精香,一物而具返生、却死等六名。月支使者万里献宝,武帝眼中只见狸犬之微;待疫鬼横行,方知那黑如桑葚的小小香块,竟是扭转阴阳的惊雷。小兽伏虎,微香回天,皆在警示世人:真正的威能与慈悲,常敛形于渺小躯壳之中。傲慢者错失的,岂止是匣中一丸香?是俯身方能听见的,万物蕴藏的天道雷音。
9、云阶误
元封二年秋,殿外天青如洗,汉武帝正自凭栏。忽见天际流光曳影,一辆云霞为幔、白鹿驾辕的神车,悠然降于丹墀之前。车中步出一人,羽衣拂星冠,面若初绽莲,正是中山修士卫叔卿。他飘然近前,风过处似有清芬。
武帝惊中带喜:“来者何人?”
“中山野人,卫叔卿。” 声如清泉漱石。
帝王眼底掠过一丝惯有的俯视:“原是朕之中山臣民,近前叙话。”
此言一出,云阶似骤然结冰。叔卿眸中星辉黯去,唇角那缕仙家从容的笑意,凝成了霜。他万里乘云而来,本慕人间帝王或存向道之心,不意只换得一句居高临下的“朕之臣民”。未再置一词,羽袖轻扬,人与云车倏然化入长空,唯余几片鹤羽悠悠飘落阶前。
武帝怔立良久,悔意如藤蔓缠心,急遣使者梁伯奔赴中山。卫宅空寂,只寻得其子度世。这青年眉目间有山岚清气:“家父服药导引,遗世入太华山,四十余载矣。” 武帝如见浮木,立命度世携梁伯入华山寻踪。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太平广记白话故事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太平广记白话故事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