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二十九年十一月下旬的通州码头,寒风卷着沙尘打在帆布上,发出 “哗啦” 的声响。胤祥穿着一身藏青色便服,站在一艘蒙古商队的粮船旁,手里捏着一份泛黄的文书 —— 这是他为核查西北屯田的粮草筹备情况特意来的。按计划,这批从蒙古巴林部运来的燕麦,要作为伊犁军屯的越冬饲料,可文书上的 “巴林部商号印” 却比备案的浅了三分,边缘还沾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墨痕,像是仓促盖上去的。
“王爷,商队掌柜说这是新刻的印,老印在途中丢了。” 随从低声汇报,手里捧着掌柜递来的 “失印说明”,纸面还带着未干的潮气,“可小的刚才去码头账房查,这商队半个月前刚用老印在京城采买过绸缎,不像是丢了的样子。”
胤祥没说话,指尖划过文书上的墨痕,忽然注意到文书末尾有个极小的 “八” 字,被燕麦的污渍半掩着 —— 这个印记,他太熟悉了,当年八爷党活跃时,不少私下传递的文书都会在角落做类似的标记。他不动声色地将文书折好,塞进袖中,对随从说:“让掌柜先把粮卸了,派人盯着商队的人,别让他们跟其他商号接触。另外,去查这商队的押货人,看看他们这半个月都见了谁。”
半个时辰后,随从带来了更令人心惊的消息:“押货人是巴林部王公的远亲,前几日去过高丽营的一家客栈,跟一个自称‘张先生’的人见过面。小的从客栈伙计那拿到了一张废纸,上面有几个加密的字,像是‘冬月阻粮’‘王公助’。”
胤祥捏着那张废纸,指节微微泛白。西北屯田刚定好方案,军屯的饲料、民屯的种子都要靠蒙古商队转运,若是八爷党残余真的联络巴林部王公 “阻粮”,不仅军屯士兵要挨冻,迁去的农户也可能因缺粮动摇,刚有眉目的西北新政就要折在半路上。可他若是直接拿着这些线索上奏,麻烦就来了 —— 他是皇上最信任的亲王,又是西北屯田的牵头人,贸然举报 “八爷党残余联络蒙古王公”,难免会被宗室里的人扣上 “借新政打压异己”“结党营私” 的帽子,尤其是之前永琛还说过 “怡亲王偏帮江兰” 的闲话,这时候再引火烧身,怕是会连累江兰和整个屯田计划。
“不能直接奏。” 胤祥在码头的寒风里站了片刻,心里有了主意 —— 江兰是新政的具体推行者,又是包衣出身,没有宗室背景,由她来上报 “新政隐患”,既能把焦点放在 “阻粮影响屯田” 上,避开 “宗室争斗” 的嫌疑,又能护着自己,还能让皇上明白这不是私人恩怨,而是为了新政。
他立刻让人找来一张干净的草纸,用之前江兰改良的炭笔,在纸上手绘出文书印章的对比图,又把 “冬月阻粮”“王公助” 的字样拆成 “蒙古商队异动”“西北粮草转运隐患” 的平实表述,特意避开 “八爷党” 的字眼,只在末尾用小字注了句 “关联旧部商号标记,需细查”。然后他叫来心腹小厮,叮嘱道:“你拿着这张纸,去南城兰馨社,找周先生,就说‘西北屯田的饲料文书有疑问,请江姑娘帮忙看看’,别说是王府送来的,也别走正门,从后院的角门递进去。”
小厮领命离开后,胤祥又让人将蒙古商队的粮船暂时扣下,理由是 “核查饲料纯度”,既不让人起疑,又能为江兰争取核实的时间。他望着京城的方向,心里暗暗祈祷 —— 江兰一向周全,定能明白他的用意,把这事处理得妥当。
此时的瑞祥号西厢房,江兰正和老周核对西北屯田的贷款清单,油灯下的账册上,“河西走廊民屯贷种子钱三千两”“伊犁军屯贷农具钱五千两” 的字样密密麻麻。“姑娘,蒙古巴林部的商队按理说该到了,怎么还没消息?” 老周揉了揉眼睛,语气带着疑惑,“要是他们的燕麦送不到,军屯的马冬天就没饲料了。”
“再等等,说不定路上遇雪了。” 江兰话音刚落,就见兰馨社的周先生匆匆走进来,手里捏着一张草纸,神色凝重:“江姑娘,刚才有个小厮从后院角门递来这个,说是‘西北屯田的文书疑问’,你快看看。”
江兰接过草纸,借着油灯的光展开 —— 炭笔绘制的印章对比图清晰分明,“蒙古商队异动”“粮草转运隐患” 的字样虽平实,可末尾那行 “关联旧部商号标记” 的小字,却让她瞬间警觉起来。她想起去年查年党时,胤祥也会用类似的方式传递隐晦线索,再结合老周说的 “巴林部商队迟到”,心里立刻有了判断:这不是普通的 “文书疑问”,是胤祥发现了八爷党残余的动静,怕直接上奏惹嫌疑,特意让她来转呈。
“周先生,你认识那个小厮吗?他有没有说别的?” 江兰追问,指尖紧紧捏着草纸。
“小厮没多说,只说‘看完请姑娘斟酌’,看穿着像是王府的人,但没挂腰牌。” 周先生回答,“兰馨社的学生刚才去码头打听,说巴林部的粮船被‘核查纯度’扣下了,押货人这几日见了个‘张先生’,像是之前八爷党里的账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