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天刚蒙蒙亮,小栓子就揣着几张纸,气喘吁吁地跑到值房。他穿着粗布短打,手上沾着纸浆,脸上满是紧张:“苏公公,江姑娘,奴才拿到纸了!您看,这纸跟揭帖的纸一模一样,奴才在纸坊的后院还看到堆着不少印好的揭帖残页,被撕碎了扔在草堆里!奴才还听到年旺跟账房说‘这批纸送完,就把作坊关了,去江南找吴三运,赵大人说了,京城不能待了’,账房还问‘银子够不够’,年旺说‘吴三运那边会给,咱们只要把剩下的纸送过去就行’!”
江兰接过小栓子递来的纸,与揭帖放在一起比对 —— 纸张的厚度、纤维纹路,甚至纸边的毛糙程度,都分毫不差。她刚要说话,值房的门又被推开,小德子跑了进来,手里拿着一张纸条:“苏公公,老周传来消息!吴三运昨天夜里偷偷去了赵德海的家,从后门进去的,手里提着一个黑木盒,呆了半个时辰才出来,出来时木盒空了;老周跟着吴三运回了柳树巷,听到他跟管家说‘赵夫人收了银子,不会乱说话,咱们后天就走,坐船去江南’!”
苏培盛将小栓子的纸、小德子的纸条和江兰手里的记录放在一起,语气笃定:“姑娘,线索都齐了!和记纸坊的年旺负责造揭帖用纸,吴三运从徽州运松烟墨,两人将纸墨交给赵德海,赵德海组织人在京城各处张贴;如今他们见赵德海被抓,怕事情败露,打算后天坐船跑路去江南!”
江兰看着桌上的证据,心里彻底有了底。她想起农匠王老汉在陕西已经教会二十户农户种玉米,甘肃的李三娘也说 “番薯储存的地窖已经挖好,能存五千斤番薯”,荷兰商船也已到广州外海,三日后就要靠港 —— 若是让年旺、吴三运跑了,他们在江南还有旧部,指不定会在通商或农种推广上搞破坏。“苏公公,咱们现在就去禀明皇上,这些证据足够定他们的罪了,得尽快派人抓捕,不能让他们跑了!”
苏培盛点点头,拿起桌上的证据,跟着江兰快步往御书房走。此时御书房内,胤禛正对着甘肃的番薯储存奏报点头 —— 李三娘在奏报里说 “地窖里铺了干草和油纸,番薯分层放,每层隔三寸,能通风,不会霉变”,他刚在奏报上批了 “甚妥,可在各省推广”,就见苏培盛和江兰走进来。
“皇上,纸墨源头查到了!” 江兰将年旺的纸、吴三运的漕船记录、小栓子和小德子的证词一一呈上,“揭帖的纸来自年羹尧表侄年旺开的和记纸坊,墨是年羹尧旧部吴三运从徽州运来的,两人与赵德海勾结,意图污蔑臣、破坏新政。他们打算后天坐船逃去江南,得立刻派人抓捕!”
胤禛拿起年旺的纸,与揭帖并放在一起,指尖抚过两张纸的纹路,脸色渐渐沉了下来。他又翻看吴三运的漕船记录,看到 “超重三十担” 的批注时,重重拍了下御案:“好一个年家旧部!朕念在他们没直接参与谋逆,饶了他们性命,他们倒好,还敢暗中勾结,破坏新政!苏培盛,传朕旨意:步兵统领衙门立刻派兵查封和记纸坊,逮捕年旺,查抄所有纸张和墨;通州漕运码头加派兵力,封锁所有去江南的船只,通缉吴三运;赵德海那边,加派两个有经验的狱卒审讯,告诉他‘同伙都要跑路了,你还硬扛着,最后只能自己顶罪’,务必让他供出所有旧部!”
“老奴遵旨!” 苏培盛躬身退下,快步去传旨,袍角带起的风让炉里的沉香又晃了晃。
胤禛看着江兰,语气里带着几分欣慰:“多亏了你心思细,能从纸墨这种小事里找到线索,又请苏培盛帮忙。若是换了旁人,怕是还在跟赵德海耗着,让年旺、吴三运跑了。”
“皇上过誉了。” 江兰躬身道,“臣只是仗着苏公公的情报网厉害 —— 小李子扮商贩查纸坊,小德子托表哥查漕船,小栓子在纸坊打杂探消息,若是没有他们,臣也查不到这么快。再说,这也是为了新政,不能让旧部毁了农匠和商户的心血。”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新政的进展 —— 广州海关传来消息,荷兰商船 “阿姆斯特丹号” 已抵达广州外海,船上载着 “西洋钟表、玻璃器皿、羊毛布料”,海关官员已派通译上船沟通;陕西农匠王老汉还在奏报里说 “有农户问能不能多要些玉米种子,想明年多种两亩”,胤禛笑着说 “让户部从试验田调两千斤玉米种,给陕西送去,别让农户失望”。
夕阳西下时,江兰起身告辞。走出御书房,她看到宫道上的灯笼已经点亮,苏培盛正指挥着几个太监往步兵统领衙门送信,小禄子、小德子、小栓子也在一旁待命,手里拿着和记纸坊和吴三运住处的地图,准备给官兵带路。
“苏公公,这次真是多谢您。” 江兰走过去,看着苏培盛忙碌的身影,心里满是感激,“您的情报网,真是帮了大忙。”
苏培盛停下脚步,笑着摆手:“姑娘客气了。老奴是皇上的人,皇上信任您,老奴自然要帮您。再说,年家旧部破坏新政,害百姓不能安心种新粮、做买卖,老奴也容不得他们。等抓了年旺、吴三运,新政就能安安稳稳推进,这才是正经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