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午后,阳光透过偏殿的菱花窗,在地上投下细碎的光斑。江兰正对着农匠发来的奏报记录要点 —— 陕西农匠王老汉在奏报里说 “农户问玉米苗长到两尺高要不要施肥,臣已教他们用草木灰混腐熟的羊粪,既肥田又不烧苗”,她刚在纸上写下 “草木灰施肥法”,廊下就传来轻细的脚步声。
“江姑娘,奴才小李子给您回话。” 一个穿着灰布太监服的年轻太监躬身走进来,手里捧着一张折叠整齐的麻纸,脸上带着几分紧张,额角还沾着细汗,“奴才按苏公公的吩咐,先去工部查了近半年的采买记录,从四月到九月,工部买的都是松竹斋的竹纸和徽墨,没买过这种稻草纸;后来奴才又扮成给铺子采买的伙计,去了京城十几家大纸坊 —— 松竹斋、文宝阁、聚墨堂,掌柜们都说‘没做过这么粗的稻草纸,卖不出去’;最后奴才去了城郊的小纸坊区,在西南角的巷子口找到一家叫‘和记纸坊’的小铺子,掌柜说‘咱们只做廉价稻草纸,给小商贩印传单、写冥纸’,奴才故意问‘能不能订一批粗点的,要一百刀’,掌柜却支支吾吾说‘最近没货,得等半个月’,奴才看他眼神躲闪,像是藏着事。”
江兰接过麻纸,展开一看,上面用炭笔歪歪扭扭写着 “和记纸坊,城郊西南纸坊巷三号,掌柜姓年”,还有几个小字 “铺子里堆着不少稻草,像是刚收的”。她指尖点着 “姓年” 三个字,心里一动:年妃旧部多姓年或与年家有亲,这纸坊掌柜姓年,怕是脱不了干系。“小李子,你做得好。” 她从袖中掏出一小块碎银子,递给小李子,“辛苦你跑了半天,这点银子你拿去买杯茶喝。你再帮我留意着和记纸坊,看最近有没有人拉着大批纸张出去,有消息就立刻告诉苏公公。”
小李子连忙谢过,接过银子揣进怀里,又躬身行了一礼,才轻步退出去。江兰立刻让人去瑞祥号找大宝,让他去查 “和记纸坊” 的底细 —— 大宝在京城商户里人脉广,瑞祥号的分铺遍布各街巷,找伙计打听消息比宫里太监更方便。
傍晚时分,夕阳将瑞祥号后院的银杏叶染成金红色。江兰刚回到瑞祥号,就见大宝快步从外面跑进来,手里拿着一张写满字的纸,脸上带着兴奋:“姑母,查到了!和记纸坊的老板叫年旺,是年羹尧的远房表侄 —— 他爹是年羹尧的二舅,当年年羹尧在西北打仗,还让他爹管过粮草;这纸坊是三年前开的,用的是年家旧部凑的银子,平时看着冷清,只接小订单,可上个月初,年旺突然从河北保定买了一大批稻草,足足拉了十车,还雇了十几个临时工,说是‘赶制一批纸,有大订单’;奴才还找纸坊巷的邻居打听,邻居说‘上个月月底,有好几辆马车夜里来拉纸,用黑布盖着,不知道拉去了哪’!”
江兰接过纸,上面还附着一张年旺的画像 —— 是大宝让画匠根据邻居描述画的,浓眉小眼,下巴上有颗痣。她看着画像,又想起小李子说的 “掌柜眼神躲闪”,心里更确定:和记纸坊就是印揭帖的纸张来源。她抓起画像和记录,快步往外走:“大宝,你盯着瑞祥号的事,我现在就去宫里找苏公公,漕运那边的墨还没查到,得让他赶紧催催小德子。”
宫门口的灯笼刚点亮,暖黄的光映着 “承天门” 的匾额。江兰刚出示乌木牌,小禄子就快步迎上来:“江姑娘,苏公公正等着您呢,小德子刚从通州回来,带了漕运的消息。”
苏培盛正在宫门口旁边的值房里等着,桌上放着一碗凉透的茶。见江兰进来,他立刻起身:“姑娘,小德子查到了!他表哥在通州漕运码头管登记,翻了上个月的漕船记录,发现有一艘从江南徽州来的漕船不对劲 —— 船主叫吴三运,登记的货物是‘茶叶五十担’,可码头的搬运工说‘这船看着沉得很,五十担茶叶没这么重’,小德子的表哥偷偷去量了船吃水深度,算下来至少有八十担货;后来小德子又去查吴三运的底细,发现他是年羹尧的旧部,当年在西北军营里给年羹尧管过军需,年羹尧倒台后,他就回了徽州,去年还来京城过,在正阳门的酒楼里见过赵德海,有人看到他们关着门聊了半个时辰!”
“吴三运!” 江兰将年旺的画像和记录递过去,“和记纸坊的老板年旺是年羹尧的表侄,上个月赶制了大批稻草纸,吴三运又从徽州运了超重的‘茶叶’—— 这里面装的肯定是松烟墨!苏公公,这两人一个供纸,一个供墨,再加上赵德海组织张贴,就是一伙的!咱们得赶紧查他们有没有联系,会不会要跑路!”
“姑娘别急,老奴已经安排了。” 苏培盛指着桌上的另一张纸,“小栓子的叔伯就在和记纸坊打杂,老奴让小栓子今天去纸坊帮忙,偷偷拿几张纸出来比对,再听听年旺有没有说要跑路;另外,老奴让在吴三运住处附近当差的小太监老周,盯着吴三运的院子 —— 吴三运住在城南的柳树巷,老周每天在巷口的茶摊坐着,能看到谁进谁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