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二十九年四月末的京城,已透着初夏的暖意。瑞祥号西厢房内,江兰对着海禁章程的 “海关建设预算表” 愁眉不展 —— 工部之前报的 “泉州港码头修缮费” 需白银五万两,可她总觉得数额有虚高,想调阅康熙年间泉州港重建的旧档案核对,却被户部主事以 “非部院官员需三日内递批文” 为由挡了回来。窗外的蝉鸣刚起,江兰指尖在预算表的 “石料损耗” 条目上划过,心里满是焦灼 —— 海禁章程需在五月初一前定稿,若等批文下来,怕是要耽误议事。
“姐,户部那边还是不肯给档案吗?” 丫蛋端着冰镇绿豆汤走进来,见江兰盯着预算表发呆,忍不住叹气,“大宝哥说,昨天他去递申请,那主事还说‘一个商户出身的女子,也敢查部院秘档’,话里话外都带着刁难。”
江兰接过绿豆汤,喝了一口却没压下烦躁:“不是刁难,是规矩 —— 部院档案历来只有满汉尚书、侍郎能直接调阅,我一个外臣,确实不合规矩。可要是不核对旧档案,预算算不准,万一多拨了银子,是浪费;少拨了,码头建到一半停工,更误事。”
正说着,院门外传来苏培盛的声音,带着几分急促:“江姑娘,皇上召您即刻入宫,说有要事议 —— 海禁章程的税收测算,还得您来核对。”
江兰心里一紧,抓起预算表和申请批文就往外走 —— 她本想等批文下来再议,如今看来,只能先跟皇上说明情况,看能不能通融。马车驶进宫道时,她还在琢磨怎么开口,却没料到,这场议事,会让胤禛给她一份足以震动朝野的特权。
御书房内,胤禛正对着户部呈上的 “沿海税收旧册” 皱眉,见江兰进来,立刻招手:“你来得正好,看看这份旧册 —— 康熙五十年泉州港关税仅收八万两,可去年走私估算就有十二万两,这中间的差额,怕是比咱们预估的还大。”
江兰接过旧册,快速扫过数据,心里却更急:“皇上,关税差额能算清,可泉州港的修缮预算有问题 —— 工部报五万两,臣想调康熙年间的重建档案核对,却被户部挡了,说需三日内递批文。”
“三日内?” 胤禛放下朱笔,语气带着几分不悦,“章程五月初一就要定稿,等批文下来,黄花菜都凉了。” 他起身走到窗边,看着外面的宫墙,忽然转身,目光落在江兰身上,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从今日起,你可随时出入御书房,无需通报 —— 议章程不用再等传召,免得耽误事。另外,朕给你一份手谕,凭此谕可调阅户部、工部的非涉密档案,不用再走批文流程。”
江兰猛地抬头,眼里满是震惊 —— 随时出入御书房无需通报,这是连亲王都没有的特权;调阅部院档案不用批文,更是打破了 “外臣不得碰部院秘档” 的百年规矩。她张了张嘴,想说 “恐不合规矩”,却被胤禛打断:“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新政要快,要实,不能被这些流程捆住手脚。你是帮朕推新政,又不是谋私利,有什么不合规矩的?”
他从御案抽屉里拿出一份早已写好的手谕,上面盖着 “雍正御笔之宝” 的印玺,字迹刚劲:“着江兰可随时入御书房议事,无需通报;准其调阅户部、工部非涉密档案,各部需全力配合,不得推诿。雍正二十九年四月廿八。”
江兰双手接过手谕,指尖触到温热的宣纸,心里满是感激,却也带着几分沉甸甸的责任 —— 这份特权不是宠信,是信任,是让她能更高效推进新政的 “武器”。她躬身行礼:“臣定不负皇上所托,用好这份特权,绝不滥用,绝不让皇上失望。”
“朕信你。” 胤禛点点头,指了指御案上的旧册,“现在就去户部调档案,核对完预算,立刻回来议税收测算 —— 苏培盛,你派两个侍卫跟着,免得再有人刁难。”
江兰应下,转身走出御书房。刚到门口,就遇到前来奏事的马齐,他见江兰手里拿着盖着御印的手谕,又看她不用通报就从御书房出来,眼里闪过一丝惊讶,却很快化为了然 —— 皇上对江兰的信任,早已超越常规。
江兰跟着苏培盛的侍卫直奔户部。户部大堂内,之前刁难她的主事正坐在案后喝茶,见江兰进来,头也不抬:“批文还没下来,江姑娘还是三日后再来吧。”
江兰没多说,直接递过手谕。主事漫不经心地接过,看到 “雍正御笔之宝” 的印玺和 “可调阅非涉密档案” 的字样时,手里的茶杯 “啪” 地掉在地上,茶水溅了满桌。他连忙起身,躬身行礼,语气从倨傲变成恭敬:“下官…… 下官不知江姑娘有皇上手谕,多有得罪,还请海涵!您要查哪年的档案,下官这就去取!”
“康熙五十年泉州港重建档案,还有近十年的码头修缮账目。” 江兰语气平静,没有丝毫刁难 —— 她要的不是面子,是效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