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十二年五月,京城的槐花香裹着初夏的燥热飘进瑞祥号,江兰正和兰馨社的吴成核对江南番薯种子的调运清单 —— 自开春推广耐旱作物后,南方商号已陆续向北方输送五千斤种子,下周就能抵达通州。刚在清单上画完圈,就见苏培盛的贴身小太监气喘吁吁地撞进门,手里的宫牌都歪了:“江姑娘!快!翊坤宫急报!年妃娘娘的小阿哥弘瞻突发痘疫,太医院束手无策,皇上让您立刻进宫!”
江兰捏着清单的手指猛地收紧。年妃年氏,兄长年羹尧仍在川陕总督任上,另一年兄年希尧却在前年因工部物料核算失误(多报三千两白银)被新政清查,虽未革职,却被罚俸三年、降职留用。自那时起,年妃便对所有与新政相关的人存了敌意 —— 尤其是江兰,去年江兰提出 “新式记账法” 助户部核查账目,年希尧的旧账正是因此被翻出,年妃曾在后宫对宫女说 “一个包衣奴才,靠着些旁门左道讨皇上欢心,连累得我兄长受罚”,连带着宫中太监提及江兰时,都要压低声音。
“备车!把改良后的牛痘脓水和急救包带上!” 江兰没敢耽搁,快步往后院走。大嫂正在给算术夜校的学员缝补算盘套,见她匆忙,连忙问:“兰丫头,这是要去哪?午饭都快好了。”“宫里有事,我得去一趟,午饭不用等我。” 江兰接过母亲递来的披风,又叮嘱王瑞,“若兰馨社有人来,就说我去宫中有急事,让他们先在暖阁等。”
马车疾驰过长安街,车窗外的街景飞快倒退。江兰掀开布帘一角,见宫墙下的侍卫比往常多了数倍,往来的宫女都捧着药碗快步走,连洒了药汁都顾不上擦 —— 痘疫在宫中是头等大忌,去年储秀宫就因痘疫死了两个宫女,最后连宫都封了半个月。小太监在一旁低声补充:“江姑娘,小阿哥是昨天傍晚开始发烧的,夜里就出了痘子,太医院的李太医、张太医都去了,熬了痘疹汤灌下去,不仅没退,反而烧得更厉害了,现在已经有些昏迷了。”
赶到翊坤宫时,殿门紧闭,门楣上挂着的 “紫气东来” 匾额被一层薄纱遮住 —— 宫中习俗,出痘时需挡煞。年妃的贴身宫女锦儿守在门口,眼眶红肿得像核桃,见江兰来,连忙上前拉住她的手,指尖冰凉:“江姑娘,您可算来了!娘娘抱着小阿哥哭了一整夜,刚才李太医说…… 说小阿哥的痘疹已经化脓,怕是熬不过午时了。”
江兰跟着锦儿走进内殿,一股浓郁的草药味扑面而来。帐幔低垂,绣着金线的丝绸被风吹得轻轻晃动,年妃坐在床边的锦凳上,身上还穿着昨夜的寝衣,发髻散乱,一支玉簪松松地插在发间。她怀里抱着弘瞻,三岁的孩子小脸烧得通红,嘴唇干裂起皮,原本白皙的颈项和手臂上布满了暗红色痘疹,有的已经破溃流脓,呼吸微弱得几乎看不见胸口起伏。
太医院的五个太医围在床尾,脸色凝重得能滴出水。李太医见江兰来,叹了口气,递过一碗黑漆漆的药汁:“江姑娘,这是最后一剂‘牛黄解毒汤’,我们已经尽力了,小阿哥的脉搏越来越弱,你…… 你也别抱太大希望。”
江兰没接药碗,径直走到床边,轻轻拨开弘瞻额前的碎发。指尖触到孩子滚烫的皮肤,她心里一紧 —— 这是痘疫中的 “危症”,若不及时干预,不出三个时辰就会因脓毒攻心而亡。她转头看向年妃,年妃抬起布满血丝的眼睛,眼神里满是警惕和怨怼,却又藏着一丝绝望的期待:“你是来‘帮’皇上救瞻儿的?还是来看看,我年家的人又要遭什么难?”
“娘娘,臣是来救小阿哥的。” 江兰语气平静,没有回避她的敌意,“臣知道年希尧大人因工部账目被罚,您觉得是臣的‘新式记账法’害了他。但新政清查账目,是为了杜绝官员贪腐、减少国库损耗,并非针对年家。如今小阿哥性命垂危,臣有一法或许能救他,只是需要娘娘信任。”
“什么法子?” 年妃的声音发颤,抱着弘瞻的手臂又紧了紧。
“改良牛痘接种术。” 江兰从急救包中取出一个白瓷瓶,瓶身上贴着 “改良牛痘” 的标签,“这是臣与西方传教士白教士合作改良的牛痘脓水 —— 原法用未经稀释的脓水,臣加入了金银花、薄荷等草药稀释,减少发热反应。去年至今,宫外已有三百余人接种,其中包括二十余名儿童,无一例出事。小阿哥现在的情况,传统汤药已无效,唯有此法可试。”
“用牛身上的东西给瞻儿用?” 年妃猛地拔高声音,将弘瞻护得更紧,“江兰,你安的什么心!瞻儿是皇上的阿哥,金枝玉叶,怎能用牲畜的疫毒来治!李太医,你们听听,这就是她想出来的‘法子’!”
李太医连忙上前,对着江兰皱眉道:“江姑娘,牛痘乃市井传闻之法,从未入过太医院典籍,且‘以毒攻毒’风险太大,小阿哥身份尊贵,万万不可冒险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