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八年正月,京城的年味还没散,江兰就被一堆急事缠得连喝口热茶的功夫都没有。这天清晨,她刚在护理坊坐下,粥铺的伙计就喘着气跑进来:“江姑娘,通州粥铺分店的米没了!昨天送原料的车走岔了路,现在食客都在门口等着,您看怎么办?” 话音刚落,瑞祥号的学徒又捧着账本赶来:“江姑娘,天津的裕丰号来订三百盒兰馨香膏,可咱们的香膏库存只够两百盒,王掌柜去内务府对账了,没人敢拍板,对方还在店里等着呢!”
江兰揉了揉发紧的太阳穴,刚让春桃去通州调米,包衣妇女工坊的张婶又匆匆来报:“兰丫头,昨天送的布料颜色不对,本该是天青色绣玉兰,结果送成了月白色,妇女们都停工等着换布,这要是耽误了后宫的手帕订单,可怎么好?”
短短半个时辰,三件急事堆过来,江兰只觉得脑子嗡嗡响。她低头看了看桌上的日程 —— 辰时要去养心殿汇报民生情况,巳时要去瑞祥号查账,午时要去工坊盯手帕进度,未时还要跟王瑞商量在天津开瑞祥号分店的事。以前只有兰馨皂和工坊时还能应付,现在添了粥铺(京城两家 + 通州一家)、香膏生产线,还要筹备新分店,她一个人根本顾不过来。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 江兰靠在椅背上,看着窗外飘着的零星雪花,心里第一次有了力不从心的感觉。她想起穿越前在医院实习时,护士长说过 “一个人的精力有限,要学会把事交给靠谱的人做”,现在她的商业版图像棵疯长的树,枝丫太多,光靠她一个人修剪,迟早会出大错 —— 通州粥铺断米、香膏库存算错、布料送错,这些都是预警。
必须培养一批忠心能干的掌柜,把各业态的管理权放出去。这个念头一冒出来,江兰立刻坐直身子 —— 掌柜不仅要能管账、懂经营,还得跟她一条心,守得住 “诚信经营、善待员工” 的规矩,这样她才能放心放权,腾出精力去做更重要的事,比如推动新政、拓展更大的商业版图。
当天晚上,江兰把王瑞和父母都叫到家里,说了自己的想法。王瑞刚从天津回来,脸上带着疲惫,一听这话立刻点头:“江姑娘说得太对了!现在瑞祥号光京城就有三家铺子,天津还要开分店,我一个人跑前跑后,上个月差点把账算错。要是有靠谱的掌柜,我也能松口气。”
江老实放下手里的烟袋,皱着眉说:“培养掌柜是好事,可人心隔肚皮,得找忠心的。以前俺在工坊做活时,有个伙计看着老实,结果偷了布料去卖,这种人可不能用。”
“爹说得是。” 江兰接过话头,“所以选拔得严,既要能干,更要忠心。我想从三拨人里选:一是跟着咱们久的老人,比如瑞祥号的伙计、粥铺的伙计、工坊里的管事,这些人知根知底;二是包衣家庭里靠谱的,比如之前在工坊做活、家里实在的;三是二哥推荐的,军营里退伍的兄弟,为人正直,执行力强。”
江王氏也插了话:“俺看粥铺的李二柱就不错!从开业就在,踏实肯干,上次有食客喝醉了闹事,他还帮着劝,没让事闹大。还有工坊的张茂,管布料从来没出过错,识字,账也算得清楚。”
江兰把这两个名字记在纸上,又想起二哥江柱子前几天提过的赵虎 —— 赵虎在军营里是个小旗官,去年打仗伤了腿,退伍后没活干,江柱子说他 “为人正直,说话算话,从不占小便宜”。这么一算,候选名单已经有三个人了,还得再选几个,至少要够管瑞祥号三家铺、两家粥铺、一个工坊,还要留两个备着开新分店。
接下来的三天,江兰暂停了部分非紧急事务,专门负责选拔掌柜。她在瑞祥号、粥铺、工坊都贴了告示,写明选拔条件:一是在自家业态干满三个月以上,无差错;二是识字,能看懂账本;三是为人正直,没跟人闹过纠纷;四是愿意学,能吃苦。告示贴出去后,报名的有十二个人,江兰逐一约见,聊了半个时辰,最后筛掉了五个 —— 有两个是为了 “掌柜能多赚钱” 才报名,没提怎么管生意;有三个连基本的账目都算不清,只能做伙计。
剩下的七个候选人,江兰列了详细的名单:
瑞祥号的周福,三十岁,跟着王瑞三年,从学徒做到伙计,账算得又快又准,去年冬天还帮着王瑞追回过被偷的香皂,忠心可靠;
粥铺的李二柱,二十五岁,包衣出身,以前靠打零工为生,粥铺开业就来当伙计,每天最早到最晚走,食客都夸他态度好;
工坊的张茂,四十二岁,以前是内务府的小文书,因不会阿谀奉承被辞退,来工坊管布料后,从没出过一次错,还帮着妇女们改进过叠布的法子,提高了效率;
二哥推荐的赵虎,二十七岁,退伍军人,腿伤不影响干活,说话直爽,做事利索,江兰让他去工坊盯过两天秩序,把偷懒的伙计都管得服服帖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