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的紫禁城总被蝉鸣裹着,可储秀宫偏殿的蝉声却透着压抑。江兰刚带着春桃送完《秋季咳嗽护理手册》,就见太医院的担架匆匆抬过,上面躺着面色惨白的婉嫔 —— 三日前她刚诞下一名死胎,产后大出血,太医院的汤药灌了三碗,仍没止住血,此刻气息已微弱得像风中残烛。
“江兰姑娘,您快救救婉嫔娘娘!” 婉嫔的贴身宫女跪在地上,眼泪混着汗水砸在青砖上,“产婆说‘胎儿太大,只能硬拽’,结果…… 结果孩子没了,娘娘也快不行了……”
江兰快步上前,指尖搭在婉嫔腕上 —— 脉搏细弱如丝,腹部隆起仍像孕中期,显然是恶露淤积引发了感染。她转头对春桃喊:“快去找周院判要止血汤药,再拿温水和干净棉布来!” 可不等春桃跑远,婉嫔的头就歪向一侧,再也没了呼吸。
储秀宫的哭声瞬间炸开,江兰站在原地,指尖还残留着婉嫔冰凉的体温。这已是半年内第三位因生产殒命的嫔妃:去年冬,钟粹宫的琳嫔因胎位不正,被产婆按肚子按得内脏破裂;今年春,翊坤宫的侧妃因产后感染,熬了五日还是去了。每次悲剧的背后,都是同一个问题 —— 清代宫廷沿用的 “传统助产” 全凭产婆经验,既无产前检查,也无科学助产手法,胎儿过大就硬拽,胎位不正就乱按,产后感染更是听天由命。
“姑娘,您别太难过了……” 春桃递来手帕,声音带着哽咽,“这都是命…… 宫里的生产,本就凶险。”
“不是命。” 江兰攥紧手帕,语气带着前所未有的坚定,“若是有科学的产前检查,能提前发现胎位不正;若是有正确的助产手法,能避免硬拽伤了母体;若是有规范的产后护理,能预防感染 —— 这些悲剧,本可以避免。”
她想起穿越前在医学院产科实习的经历:孕妇从孕中期就开始定期产检,通过触诊、胎心监测判断胎儿状况;生产时有助产士指导呼吸、调整胎位;产后有专业护理预防感染,死亡率远低于清代。如今后宫嫔妃生产如同闯鬼门关,她必须把现代助产知识带到这里,开设专门的产科班,培训真正懂科学的助产士。
次日一早,江兰就抱着连夜写的《产科班开设奏请》去了养心殿。胤禛刚批完黄河清淤的奏报,看到 “后宫半年三例产殒,恳请开设产科班培训助产士” 的字样,眉头瞬间皱起:“你说的‘产前检查’‘科学助产’,真能降低风险?”
“回皇上,奴婢以性命担保!” 江兰递上奏请附件,上面详细写着产科班的规划,“奴婢计划从各宫筛选细心、手稳的宫女,培训‘产前触诊’(判断胎位、胎儿大小)、‘助产手法’(指导呼吸、纠正胎位)、‘产后护理’(恶露观察、预防感染),三个月一期,结业后派往各宫协助生产。太医院的周院判也愿协助,提供产科汤药支持,双管齐下,定能降低生产风险。”
胤禛看着附件上 “胎位不正纠正法”“产后感染预防步骤” 的图解,想起婉嫔的悲剧,终是点头:“准了!内务府拨银三百两用于筹备,太医院全力配合;各宫需无条件推荐宫女参训,不得推诿 —— 朕不想再看到嫔妃因生产殒命。”
得到旨意的江兰立刻投入筹备。她把护理坊东侧的三间偏殿改造成产科班专属教室,每间都按功能细分:
第一间是 “产前检查教室”,墙上贴着江兰手绘的 “胎儿胎位图”(标注头位、臀位、横位的区别),案台上摆着用棉布和棉花做的 “胎儿模型”(模拟不同胎位),还有测量腹围的软尺(用丝绸包裹,避免划伤皮肤)—— 这是她让内务府特制的,能通过腹围变化判断胎儿发育情况;
第二间是 “助产实操教室”,地面铺着厚厚的棉垫(模拟产床),放着缝有 “胎儿” 的布偶(布偶可调整胎位,用于练习纠正手法),旁边摆着热水壶、干净棉布、止血草药(按周院判的方子准备),还原生产时的场景;
第三间是 “产后护理教室”,与之前的产后护理室不同,这里重点摆放 “恶露观察模型”(用不同颜色的布料模拟正常与异常恶露)、母乳喂养演示布偶(教助产士指导嫔妃正确哺乳,避免乳胀)。
学员筛选更是严格。江兰定下三个标准:一是在宫待满三年以上,有伺候孕妃经验的宫女;二是脾气沉稳、手稳心细,能应对生产时的突发状况;三是无晕血、晕针情况 —— 她亲自把关,让候选宫女用布偶练习 “胎儿抱持”,手抖的、动作毛躁的,一律淘汰。最终从四十名候选者中,选出了二十人,其中就有之前在护理坊表现突出的玲儿、小莲。
开班那日,产科班的宫女们都有些紧张。玲儿捧着 “胎儿模型”,小声问:“姑娘,这‘臀位’真能通过按摩纠正吗?之前产婆说,臀位只能硬拽出来。”
江兰拿起模型,演示如何通过轻柔按摩调整胎位:“孕七个月前,胎儿在子宫里还有活动空间,每天顺时针按摩腹部一刻钟,配合‘膝胸卧位’(让孕妇跪在床上,胸部贴床,臀部抬高),大部分臀位都能转成头位。你们看,模型的头现在朝下,就是正常的头位,生产时就不用硬拽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