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最关键的问题是:卖给谁?
她不能自己去卖 ,一个十六岁的包衣丫头,拿着草药去药铺或找郎中,太惹眼了,容易被人盘问,甚至被当成 “妖言惑众”;也不能找父亲江老实 ,父亲性格老实,胆子小,要是被王府的人知道,肯定会吓坏;母亲江王氏更不行,她连出门都很少,更别说跟陌生人交易了。
想来想去,江兰觉得只有大哥江石头最合适。江石头二十岁,在王府马厩打杂,见的人多,性格也比父亲和二哥外向些,而且他是家里的长子,做事相对稳重,也能保护自己。
傍晚的时候,江石头从王府回来了,身上还沾着些马粪味,刚进院门就看到江兰站在堂屋门口,手里拿着两个布包,眼神里带着点期待。他愣了一下,走过去问:“三妹,你站在这里干嘛?有事吗?”
江兰拉着他走进自己的隔间,关上门,才把布包递给他:“大哥,这是我前几天采的草药,晒干了,想让你帮我卖给走街串巷的郎中,换点粮食回来。”
江石头接过布包,捏了捏,又闻了闻,疑惑地问:“这野草真能卖钱?你从哪知道的?”
“我…… 我以前听村里的老嬷嬷说的,这些草药能治病,郎中会收。” 江兰不敢说自己是现代护理专业的,只能找个借口,“大哥,你看咱们家的玉米快吃完了,要是能换点糙米,就能多撑几天。你在王府见的人多,肯定知道哪个郎中靠谱,帮我去问问,行吗?”
江石头看着妹妹期待的眼神,又想起家里的困境 ,昨天晚饭,母亲已经把玉米糊糊熬得比以前更稀了,丫蛋都没吃饱,眼巴巴地看着锅里。他心里一软,点了点头:“行,我帮你去问问。不过你得跟我说说,这些草药叫什么,有什么用,我跟郎中说的时候也好有个底。”
江兰心里一喜,连忙跟他解释:“这个是蒲公英,根和叶都能入药,能清热解毒,治咳嗽和疮疡;这个是败酱草,能消肿排脓,治伤口感染。都是好草药,我晒得很干,没有杂质,郎中肯定会要的。” 她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话解释,避免用太多现代术语,怕大哥听不懂。
江石头认真地听着,把她说的话记在心里,然后把布包揣进怀里,叮嘱道:“我明天休工,去城南那边看看,那边有个刘郎中,经常走街串巷收草药,人还算实在。你在家等着,别跟别人说,免得惹事。”
“哎,知道了,谢谢大哥。” 江兰连忙点头,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一半。
第二天一早,江石头就揣着草药出门了。江兰在家坐立不安,一会儿去院子里看看草药有没有收好,一会儿又去堂屋看看母亲有没有担心,连缝补衣服的心思都没有。江丫蛋看出她的紧张,拉着她的手说:“三姐,大哥会把好吃的带回来的,别担心。”
江兰摸了摸她的头,笑了笑,心里却还是忐忑 ,她不知道刘郎中会不会收这些草药,也不知道能换多少粮食,要是换不到,不仅白费功夫,还会让家人失望。
一直等到中午,江兰才听到院门外传来江石头的脚步声。她连忙跑出去,看到江石头肩上扛着一个布袋子,脸上带着笑容,心里一下子亮了。
“大哥!怎么样?” 江兰跑过去,声音都有些发颤。
江石头放下布袋子,打开一看,里面是满满的糙米,颗粒饱满,还带着淡淡的米香。他笑着说:“成了!刘郎中说你这草药晒得干、杂质少,是好东西,给了咱们半袋糙米,还多给了两个铜板!” 他说着,从怀里掏出两个铜板,递给江兰,“你拿着,留着买些针线。”
江兰看着袋子里的糙米,又看着手里的铜板,眼睛一下子红了。这是她穿越到清朝后,第一次靠自己的知识和努力换来的东西,不是施舍,不是借的,是真正属于自己的收获。她拿起一把糙米,放在手里,糙米粒粒饱满,带着阳光的暖意,比家里的玉米糊糊不知道好多少倍。
“真…… 真换了这么多糙米?” 江王氏听到声音,从屋里跑出来,看到袋子里的糙米,眼睛也亮了,她伸手摸了摸糙米,又闻了闻,激动得声音都有些发颤,“这…… 这得够咱们家吃半个月了!”
江石头把交易的过程跟母亲说了一遍:“刘郎中一开始还想压价,说蒲公英和败酱草不是什么名贵药材,后来我跟他说这是三妹采的,晒了三天,一点杂质都没有,他才松了口,给了半袋糙米,还多给了两个铜板。”
江王氏听着,脸上的笑容慢慢淡了些,她拉着江兰的手,眼神里满是担忧:“兰丫头,娘知道你是为了家里好,可咱们是奴才,本分点好。以后别再采这些草药卖了,要是被王府的人知道,或者被邻里说闲话,说不定会惹出事来。咱们穷点没关系,平平安安的就好。”
江兰看着母亲担忧的眼神,心里一暖,也有些发酸。她知道母亲是为了她好,在这个等级森严的时代,包衣奴才最怕的就是 “惹事”,一旦出事,不仅自己要受罚,还会连累家人。她点了点头,轻声说:“娘,我知道了,以后我不采了,您别担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