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石头在制作点风波中展现出的务实与担当,如同投入冼家村这潭浑水中的一颗石子,虽未激起滔天巨浪,却让水面下的暗流悄然改变了方向。他不仅暂时稳住了制作点的运转,缓解了部分村民的生计之忧,更在众人心中树立了一个不同于往日权争者的形象——踏实、公正、心系村众。
林薇薇冷眼旁观,心中暗自评估。徐石头的崛起,对她而言,利弊参半。利在于,一个更关注实际民生、行事相对正派的掌事者,远比一个如赵守仁般贪婪阴鸷或如其他争权者般只顾私利的人,更能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生存环境。弊在于,徐石头并非愚钝之人,他若上台,必然要整顿村务,清理积弊,自己这个与赵守仁时期有着千丝万缕联系、且掌握着制作点核心技术的“前朝遗民”,将如何被定位?是作为需要安抚利用的“匠人”,还是需要警惕防范的“隐患”?
答案,取决于她接下来的应对。
她继续严格执行“虚实相济”的策略。在明面上,她比以往更加低调、顺从。在制作点,她全力配合徐石头临时安排的生产计划,对药材使用、成品数量严格记录,绝不多言,更不插手任何管理事务,将自己定位为一个纯粹的“技术工”。对徐石头本人,她保持恭敬距离,偶有接触,言语间流露出对其实干作风的钦佩与对村务艰难的忧虑, subtly 传递支持之意,却绝不阿谀奉承,维持着不卑不亢的姿态。
暗地里,“固本”行动进入精细化阶段。鹰嘴岩秘穴的物资清点与轮换成为常态,确保所有储备处于最佳状态。她开始利用有限的资源,尝试制作更便于长期储存和携带的高能量压缩干粮(如将炒米、肉松、糖粉混合压制),以及更有效的净水药片(利用明矾等常见材料)。这些准备,都是为了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更极端情况。
与此同时,她加大了对村内外信息收集的力度。她通过孙寡妇、徐婆婆等渠道, subtly 探听村民对徐石头及其他潜在竞争者的评价,了解普通民众的诉求与担忧。与济安堂的隐秘联系也变得更加注重情报分析。她再次通过冯老伯送出一批品质上乘的药茶,换回的除了一些日常用品外,还有刘管事夹带的信息——一张画着简易天平已趋于平衡、旁边标注了一个“议”字符号的桑皮纸。
镇上也关注着冼家村的权力更迭,认为局势正在走向协商解决。这对林薇薇而言,意味着外部环境趋于稳定,但内部博弈将更加激烈。
果然,随着制作点初步运转正常,村民对尽快推举新里正的呼声越来越高。以李老四(一位家境殷实、素有威望的族老)和几位家中男丁众多的富户为首的一方,与逐渐积聚人望的徐石头一方,形成了主要的竞争格局。双方围绕里正人选、村务管理章程、赋税征收方式、乃至制作点未来归属等核心问题,展开了频繁的磋商与激烈的争论。
林薇薇置身事外,却耳听八方。她敏锐地察觉到,徐石头虽然声望不错,但毕竟年轻,家底不厚,在争夺中并不占绝对优势。李老四等人则凭借多年积累的财力和人脉,步步紧逼。胜负之数,犹未可知。
这一日,村里终于决定召开全体村民大会,公开推举新里正。会场设在祠堂前的空地上,气氛庄重而紧张。几乎所有成年村民都到场,林薇薇也带着母亲柳氏和弟弟林澈,站在人群边缘,默默观察。
徐老爹作为名义上的主持,首先讲话,声音苍老却带着一丝如释重负:“乡亲们,赵守仁之事,乃村中不幸。然村不可一日无主,今日召集大家,便是要公推贤能,继任里正,带领我冼家村重归正轨……”
话音未落,李老四便抢先发言,声音洪亮,历数自家对村的“贡献”,承诺若当选,将如何“公平”管理村务,“带领大家过上好日子”,言语间充满自信与势在必得。
随后,几位支持徐石头的村民和族老也纷纷发言,赞扬徐石头在制作点事件中表现出的“公正”与“实干”,强调里正需“心系百姓”,而非“唯利是图”。
双方支持者争论不休,场面一度有些混乱。林薇薇注意到,徐石头本人始终沉默地站在一旁,眉头微锁,并未急于辩解,似乎在等待什么。
就在争执不下之际,一位平日受赵守仁欺压、家境贫寒的老农忽然站了出来,声音颤抖却清晰:“俺… … 俺说两句!石头娃子前阵子为制作点的事跑前跑后,俺们都看在眼里!他没啥私心,就是想让俺们这些穷苦人家有口饭吃!里正这位置,光有钱有势不行,得有心!俺… … 俺选徐石头!”
这番话如同点燃了引线,不少同样受益于制作点复工或平日对徐石头印象不错的村民纷纷附和:“对!选石头!”“石头实在,我们信得过!”
声浪渐渐压过了李老四那边的支持者。李老四脸色变得难看,却一时难以反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流放岭南:开局一座破酒馆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流放岭南:开局一座破酒馆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