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魂涧归来,林薇薇心中那份因赵里正警告和周掌柜敌意而生的焦灼,被邓老者一番点拨渐渐抚平。思路豁然开朗——与其冒险触碰治病救人的敏感领域,不如专注于“药食同源”的保健之道。开发易于接受、风险更低的药茶、药膳粉剂,无疑是更稳妥、也更可持续的路径。
她将邓老者赠予的药材样本和那本简陋却珍贵的炮制要诀小心收好,如同握住了破局的钥匙。棚屋一角,那些原本只是简单晒干的草药,在她眼中焕发出了新的价值。
首要之事,是选定第一款产品。她反复推敲邓老者的建议和村民的实际需求。岭南湿热,村民常年劳作,饮食粗粝,脾胃虚弱、湿气困重乃是常见问题。一款能健脾开胃、祛湿利水的药茶,最为对症,也最易推广。
她将目标锁定在了“健脾祛湿茶”。
配方需简单有效、药性平和。她根据所学,选定苍术(健脾燥湿)、茯苓(利水渗湿)、陈皮(理气健脾)、炒薏米(利湿健脾)为核心,佐以少许甘草调和诸药,并计划加入少量自采的、气味芳香的紫苏叶或薄荷叶提升口感。
药材来源是关键。苍术、茯苓较为难得,所幸邓老者赠送了一些,她自己也需进山仔细搜寻。陈皮可自制(她平日收集的柑橘皮已初步阴干),炒薏米可用村民交换的普通薏米自行炒制。核心药材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
接下来的日子,她进入了紧张的筹备阶段。行动却愈发谨慎。
进山采药,她不再固定路线和时间,且只采集所需分量,绝不多取,以免引人注意。炮制过程更是隐蔽。研磨药材的石臼藏在柴堆深处;需要炒制的药材,她趁着清晨或黄昏,在溪边僻静处用那小铜盆极快地完成,迅速收拾干净,不留痕迹。
她甚至将部分初步处理的药材,悄悄转移到了山中那处隐藏甘蔗的石缝中,进一步分散风险。
第一批试验品在小规模谨慎的尝试中诞生。她将按比例配好的药材仔细研磨成粗粉,用干净纱布分包成小袋。自己先反复冲泡品尝,调整配比,确保茶汤色泽金黄透亮,药香醇和,入口微甘,带淡淡陈皮和紫苏香气,绝无苦涩怪味。
成功后,她先让母亲柳氏连续饮用数日。柳氏反馈甚佳,称饮用后胃脘舒适,食欲增进,往日沉重的身体也轻快了些。弟弟林澈也喜欢这带着香气的“甜水”。
内部验证通过,林薇薇开始极低调地进行小范围推广。她并未公开售卖,而是以“感谢日前相助”或“新得的健脾土方”为由,将少量茶包赠予孙寡妇、徐婆婆等最相熟的几户人家,只说是“当个零嘴茶饮,莫要指望治病”。
收到赠礼的几户人家,初时并未在意,只当是寻常草茶。饮用数日后,却渐渐觉出好处来。
孙寡妇常年胃胀,喝了几天后,竟觉得腹中顺畅了不少;徐老爹雨季关节酸痛,虽未根治,却也觉得身体松快了些;就连他家的小孙子,平日食欲不振,喝了这带甜味的茶汤,吃饭也香了。
朴实的效果最有说服力。悄无声息间,“林丫头那健脾茶有点效用”的消息,便在小小的圈子里传开了。陆续有妇人试探着询问,能否用鸡蛋或菜蔬换些茶包。
林薇薇依旧保持低调。她对外坚称此茶乃“依古方改良,用料难寻,制作费工,量极少”,只接受极少量以物易物,且再三强调“仅为日常调理,绝非药品”。这种“限量稀缺”的姿态,反而更增添了药茶的神秘感和价值。
她用换来的鸡蛋和细粮,进一步改善家人饮食,增强体质;偶尔换到的少量铜钱,则仔细存起,作为日后购买必需品的储备。
一切似乎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林薇薇凭借药茶,不仅巩固了与核心农户的关系,还开辟了一条更隐蔽、更安全的财路。她在村民中的声望,因之前的义举和如今这“有用”的茶饮,愈发稳固。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林薇薇这般小心谨慎,终究未能完全避开暗处的眼睛。
周掌柜的杂货铺依旧门庭冷落。他对林薇薇的嫉恨,早已深入骨髓。他派周小栓日夜窥探,虽未能抓住什么实质把柄,却也从村民零星的交谈和偶尔飘出的奇异药香中,嗅到了不寻常的气息。
“健脾茶?”周掌柜捻着几根稀疏的胡子,小眼睛里闪烁着阴毒的光,“哼,装神弄鬼!定是又弄了什么糊弄人的玩意!攀上了赵里正不成?”他绝不信林薇薇真有什么秘方,认定她不过是运气好,或用了什么见不得光的手段。
但他也深知,如今林薇薇在村民中声望正隆,又有赵里正看似维护的态度,自己若再像上次那般公然发难,恐难奏效,反而自取其辱。
必须想个更阴毒、更能彻底将她打落尘埃的法子!
这一夜,月黑风高。周掌柜并未点灯,黑影般溜出杂货铺,并未走向村中,反而七拐八绕,来到了村尾一处极其偏僻、荒废已久的破屋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流放岭南:开局一座破酒馆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流放岭南:开局一座破酒馆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