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掌柜早。”林薇薇走上前,将树叶包着的芋头饼放在柜台上,“昨日多谢掌柜告知。这是家里新做的点吃食,给您尝尝鲜,不成敬意。”
周掌柜愣了一下,狐疑地看了看那树叶包,又看了看林薇薇。这丫头,昨日刚被刮走三百文,不像是有钱买礼物的样子。他迟疑着打开树叶,两个焦黄喷香的芋饼映入眼帘,热气还未完全散去。
“这是……?”他 sniff 了嗅,香气确实诱人。
“是用山里的野芋头做的,处理干净了,不麻不涩,管饱。”林薇薇解释道,“家里试着做了些,想着给掌柜尝尝,若觉得还能入口,日后或许……或许也能换几个铜板。”
她话说得委婉,既表达了谢意(尽管昨日周掌柜并未真正帮什么忙),也试探了对方的态度,更暗示了可能的交易意图。
周掌柜盯着那芋饼看了半晌,又瞥了眼林薇薇。这丫头片子,倒是有点意思。他昨日见她应对官差,就觉出几分不同,今日竟又拿东西来试水。他犹豫了一下,终究抵不过那香气的诱惑,小心地拿起一个,掰了一小块放入口中。
口感扎实,外皮微脆内里软糯,带着芋头独特的清香和恰到好处的咸味,虽简单,却比硬邦邦的糙米饼子不知好吃多少。
“嗯……还成。”周掌柜含糊地评价道,却忍不住又咬了一大口,三两下便将一个芋饼吃了下去,意犹未尽地舔了舔手指。
林薇薇心中稍定。
周掌柜吃完,拍了拍手上的碎屑,眯着眼打量她:“丫头,你这手艺倒是不赖。这芋头蛋子满山都是,没人乐意费那功夫摆弄,倒叫你弄出个花样来。”
“穷人家没办法,只能想些旁门左道糊口。”林薇薇低眉顺眼道。
周掌柜沉吟片刻,小眼睛转了转。这玩意儿成本几乎为零,若真能卖出去,倒是笔无本买卖。他敲了敲柜台:“你想怎么换?”
“掌柜的见多识广,您看值几个钱?”林薇薇把问题抛了回去。
周掌柜琢磨了一下。糙米饼子一文钱两个还嫌硬,这芋饼口感好得多,但毕竟是贱物。“一文钱两个,如何?你做了送来,我代卖。卖出去再结钱给你。”他试图压低价码并拖延付款。
林薇薇心中快速盘算。一文钱两个,看似极低,但芋头无需成本,只费些柴火人工。积少成多,也是条细水长流的进项,更重要的是,这是一个开端。
她并未立刻答应,而是面露难色:“掌柜的,一文两个……这人工柴火……而且家里等米下锅,能否当日结清?”
周掌柜见她没有一口回绝,知道有戏,又看她确实艰难,便松了口:“行吧,看你也不容易。就一文两个,每日送来的,若是品相都好,当日收当日结。但话说前头,若是没人买,或者做得不好,我可不要。”
“多谢掌柜!”林薇薇立刻应下,“我定会仔细做,保证品相。”
谈妥这笔小小的交易,林薇薇心中稍安。正准备离开,她忽然想起母亲的病,状似无意地问道:“周掌柜,不知村里或附近,可有能看病的郎中?我娘她……一直不见大好。”
周掌柜闻言,脸色微凝,摇了摇头:“郎中?哪有那金贵人物。咱们这穷地方,头疼脑热熬着,大病重伤……那就看命了。倒是后山那边,住着个姓邓的采药老头,脾气怪得很,偶尔会采些草药来卖,也给人瞧瞧小病,但请他出手可得花点心思,他不图钱。”
邓采药人?脾气怪?林薇薇默默记下这个信息。
就在这时,一个在溪边捶洗衣物的妇人挎着木盆路过,恰好闻到周掌柜手里另一个芋饼的香气,忍不住停下脚步,好奇地问:“周掌柜,吃的啥好东西?闻着真香。”
周掌柜有些得意地晃了晃芋饼:“新来的丫头做的芋头饼,味道不错。”
那妇人看向林薇薇,眼中露出惊讶和好奇。
林薇薇心中一动,立刻从周掌柜手里拿过那个原本留给他的芋饼(周掌柜已经吃了一个),掰了一小块递给那妇人:“婶子尝尝?自家做的,不值什么。”
妇人有些不好意思,推辞了一下,但终究没抵过香气,接过来放入口中,眼睛顿时亮了:“哎哟!真是芋头做的?咋一点不麻?还怪香的!”
她的声音引来了附近另外两个妇人的注意,都围拢过来。
“真的?我尝尝!”
“嗯!好吃!比啃糙饼子强多了!”
眼见几个妇人都交口称赞,林薇薇知道机会来了。她连忙道:“几位婶子若喜欢,我日后常做,可以拿到周掌柜这里来换。一文钱两个,或是用些鸡蛋、菜蔬来换也成。”
妇人们听了,互相看了看,都有些意动。一文钱两个虽然对她们来说也不算便宜,但偶尔换换口味,或者给家里孩子打打牙祭,似乎也不错。更重要的是,可以用东西换,这就灵活多了。
“成!等我哪天攒了鸡蛋,来换两个给孩子尝尝。”
“我家菜地里豆角快长成了,到时能换不?”
“能的能的。”林薇薇连忙应承,心中雀跃。没想到意外之喜,竟打开了以物易物的路子。
周掌柜见状,小眼睛里精光一闪,立刻接口道:“对对,放我这代卖,大家都方便!”他仿佛已经看到这些小芋饼为他吸引来更多人气的场景。
林薇薇又与几位妇人闲聊了几句,得知了些村里零碎的信息,比如谁家菜种得好,谁家偶尔能织点土布,哪里能挖到更好的芋头等等。
当她离开榕树下时,怀揣着与周掌柜的口头协议,心里装着邓采药人的信息和几位妇人可能的以物易物需求,脚步都轻快了几分。
虽然只是微不足道的开始,但她终于撬开了冼家村那扇紧闭的门的一道缝隙。
食物,不仅仅是果腹之物,更是打通关系、获取信息的媒介。
她抬头看了看天色,日头渐高。得赶紧回去,多挖些芋头,试验更多的做法,还要想办法打听那位邓采药人的具体情况。
母亲的病,不能一直拖下去。
希望,如同那灶膛里的火苗,虽微弱,却持续地燃烧着,照亮前路。
喜欢流放岭南:开局一座破酒馆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流放岭南:开局一座破酒馆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