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还没褪尽时,尹喜已背着竹篓站在观门旁。玄元拎着药锄赶来,见师父手里捏着片翠绿的叶子,正对着晨光端详,叶尖的露珠坠在他指节间,像颗颤巍巍的珍珠。
“今日入山识药。”尹喜把叶子揣进怀里,竹篓上的铜钩叮当作响,“你总问,内丹修行既要‘返观内照’,为何还要费神管这些草木?”他迈步往山径走,灰布道袍扫过带露的蕨类,“记住了,内丹虽不假外药,然草木有灵性,吸的是日月精华,聚的是山川清气,可助养精气神。就像种田要施草木灰,不是靠它长庄稼,是让土地更肥些。”
山径蜿蜒如蛇,晨雾在草叶间游弋,把远处的峰峦晕成淡淡的青影。玄元跟着师父的脚印走,脚下的腐叶发出“沙沙”的响,混着松脂的清香,倒比观里的晨钟更让人醒神。
“先寻黄精。”尹喜忽然停在一丛贴地生长的草木前,那草的叶片呈披针形,边缘带着细密的锯齿,茎秆一节节往上蹿,像串绿珠子。他蹲下身,指尖轻轻抚过叶片背面,那里覆着层细细的白霜,“看这叶,对生,像一对对小巴掌;再看茎,有节,像竹,却比竹软。这便是黄精苗。”
玄元凑近了闻,一股清苦的草木气钻进鼻腔,带着点土腥甜。
“它的根才是宝贝。”尹喜拿起药锄,在离茎秆半尺处轻轻刨土。山土湿润,一锄下去便翻出褐红色的泥土,混着几条细如发丝的根须。他放慢动作,像在剥茧,“黄精的根是块茎,一节节的,像老姜,却比姜润。你看——”
锄尖挑出的根块果然如师父所说,呈黄白色,结节明显,断面处渗着黏黏的汁液,在晨光里泛着玉色的光。尹喜掐下一小块递给他:“尝尝。”
玄元放进嘴里,初时微苦,嚼着嚼着竟透出甜来,像含了颗被露水浸过的麦芽糖,津液顿时涌了满口。
“这甜味,便是它聚的土中精气。”尹喜把整株黄精挖出来,抖掉泥土放进竹篓,“《名医别录》说它‘补中益气,除风湿,安五脏’。咱们练气时总觉丹田发空,像漏了底的陶罐,黄精便能帮着补漏,让气聚得更牢些。”他想起去年玄元练“吹”字诀总觉后腰发虚,便是用黄精炖了鸡汤给他喝,三日后便觉暖了许多。
往山深处走了半里地,溪水声渐渐清晰。尹喜在一棵老松前驻足,树干上覆着层厚厚的苔藓,湿漉漉的,像裹了层绿绒毯。“找茯苓。”他指着松树根部,“这东西性子偏安,总躲在松根底下,像个怕见人的孩子。”
玄元蹲下身,扒开苔藓,只见块垒状的菌核嵌在松根间,外皮呈黑褐色,像块被水泡透的老木头。他刚想伸手去挖,被师父拦住:“别急,先看纹路。茯苓的皮上有皱,像老人脸上的褶,断面却白生生的,带着细密的纹理,那是它吸松脂长成的印记。”
尹喜用锄柄敲了敲那菌核,发出“咚咚”的闷响:“听这声,瓷实,说明里头的精气足。若敲着发空,便是被虫蛀了,没用。”他小心地把茯苓从松根间剥离,那东西沉甸甸的,握在手里像块凉玉,“茯苓能‘宁心安神’,你夜坐时总被妄念搅扰,像水面落了浮萍,它便能帮着把浮萍捞走,让神定些。”
玄元想起昨夜打坐,脑子里忽然冒出幼时玩的弹弓,神一散,气也跟着乱了。若这茯苓真有此效,倒要多采些回去。
转过一道山梁,雾气渐渐薄了,阳光透过树冠洒下金斑,落在一丛开着白色小花的植物上。尹喜的眼睛亮了亮:“巧了,遇着灵芝了。”
那灵芝长在腐木上,菌盖呈半圆形,边缘微微上翘,像把撑开的小伞,表面呈红褐色,有环状的纹路,仔细看,竟像山水画卷的层次。菌柄粗短,牢牢扎在朽木里,周围还生着几朵小的,像围着母亲的孩子。
“别碰。”尹喜按住想伸手的玄元,“灵芝是草木中的君子,得看它的‘灵气’。你看这朵,菌盖厚实,颜色正,没有虫蛀的洞,周围的草木都长得旺,说明它聚的气纯。若是盖薄、色暗,旁边的草都枯了,便是吸了浊气,用不得。”
他从怀里掏出那片早上揣着的叶子,擦了擦灵芝表面的浮尘:“这东西最是通灵性,能‘补肝气,安魂魄’。你练‘嘘’字诀时总觉眼睛发涩,是肝气不足,用它泡水喝,不出半月,便觉清亮。”尹喜没采那朵大的,只小心摘下旁边两朵小的,“留着大的继续聚气,来年再来,它会结出更多。草木也有轮回,不能赶尽杀绝。”
玄元看着那朵大灵芝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忽然觉得它不像植物,倒像位沉默的老者,守着这方山水,悄悄积攒着日月的力气。
往回走时,竹篓里已装了小半篓药材,除了黄精、茯苓、灵芝,还有几株叶片呈心形的何首乌,块根缠着泥土,像个小小的人形;几丛开着淡紫色花的远志,根茎细瘦,却带着股穿透性的清香。尹喜每见一种,便停下来讲:“何首乌补精血,像给气脉加了油;远志能开窍,让神更灵醒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玄元太子修道录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玄元太子修道录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