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召许逸风回来!问清楚他究竟意欲何为!若不愿任颍川太守,当初就该直言相告!”
“大哥一声令下,我们这就去擒他归来!”
“正是!”
曹纯此刻正愁兵源不足。若许衡因此事罢官,其麾下兵马自当由各营分领。
恰好能解他燃眉之急。
先前在徐州开阳与臧霸交战,虎豹骑屡遭伏击,虽互有胜负,却折损严重。
如今新兵居多,早已不复当年三万雄师,仅剩九千精锐。更糟的是战马衰老,又无新驹补充。
可谓捉襟见肘。
若能收编许衡麾下万余兵马,尤其是那支百战精兵......
“呵......”
曹操搁下碗盏,嘴角泛起冷笑。这顿饭吃得如芒在背,此刻方才用完。
当初派许衡赴任颍川,本非此意。
让刘备从旁协助亦是真心,原指望二人互为犄角,共取豫州。如此既能扩张疆土,又可避免过度依赖荀彧。
自入主兖州以来,特别是平定张邈叛乱后,麾下官吏多由荀彧举荐。
长此以往,荀氏地位必将难以制衡。
举荐之恩重于泰山,甚至凌驾皇权之上。
若不未雨绸缪,日后必成掣肘。
这正是曹操推行"唯才是举"的深层考量——他要将所有人才牢牢攥在掌心。
可许衡此番行事,实在铤而走险。
太过冒险了。
“大哥,”曹纯捻着八字胡,瘦削的面庞棱角分明,“当断则断,我这就去拿人。”
“唔......”
曹操沉吟未决。此事来得突然,竟未察觉许衡暗藏怨怼。没料到他用这般手段,回应当初小沛调离之事。
“且慢,”曹操眸光微闪,“朝廷诏令未满一年,无端撤职恐失人心。他既未战败,亦未失信于民,不过是许下承诺让百姓入籍罢了。”
正月里,曹操召来夏侯渊与曹纯两员大将,吩咐道:"开春后筹措军粮,运往许衡驻地。"
曹纯闻言,手里捏着的竹简便"啪嗒"一声掉在了地上。他跪坐的姿势不由得挺直了几分,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
"这......"曹纯喉头滚动,暗自叫苦不迭。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在营中编排那些闲话?本以为这次能借机参许衡一本,谁知竟是这般结果。
莫非主公当真对那许衡......
想到此处,曹纯只觉胸口发闷,连呼吸都急促起来。这般厚待,便是身为曹氏宗亲的自己都未曾得过!
"末将......谨遵钧命。"曹纯艰难地挤出这句话,与身旁的夏侯渊交换了个无奈的眼神。他们心知肚明,主公既已开口,便再无转圜余地。
这时戏志才匆匆入内,呈上一卷竹简。"许将军立下军令状,借粮三万石,来年愿还十亿钱。若不能兑现,甘受军法处置。"
曹操展开竹简,眉头微蹙。"这笔字......"只见字迹行云流水,笔势雄健,与许衡平日歪歪扭扭的字迹大相径庭。
"此乃郭奉孝代笔。"戏志才解释道,"此人曾为袁绍麾下文学掾,后因不满袁绍为人,当众痛斥其帐下谋士后拂袖而去。"
立在殿角的荀彧闻言一怔,不由自主上前半步。"郭奉孝之才......"他顿了顿,苦笑道:"胜过微臣十倍。"
曹操哈哈大笑:"文若过谦了!天下岂有这等人物?"
荀彧没有接话,只是望着殿外飘落的雪花出神。那双素来沉稳的眼眸里,此刻竟泛起些许波澜。
“此令状,当示三军……”
“叁万斛。”
曹孟德默然凝思,此数谷物若变卖,时价约值数万万钱。
抑或兑为金玉、绢帛等物。
“允之。”
曹操毫不迟疑,击案定夺,转而对荀文若道:“复信与他,言明叁万斛粮秣定于春前送达,若来年政绩有亏,自提首级来见。”
“诺。”
夜深。
东郡大营内,众将皆已睹此军令。
此状先置于夏侯元让帐中,后移送郡府。按例军令状当战前立契,然值此非常之时,许子远竟以此为凭。
遂引轩然 ** 。
叁万斛,来年非但如数奉还,更添十万万钱或等价之物,此人何敢出此狂言?
莫非欲启战端?
抑或图谋某处城池?
当今天下,除各方诸侯外,焉有商贾、豪族或匪寇能聚此等粮财。
此令状实属荒诞不经。
然曹公竟应允了。
故曹营上下皆作壁上观,且看许子远如何在与颍川士族的较量中一败涂地。
届时必来摇尾乞怜。
倒也未尝不可!
众曹氏将领览此军令状,顿觉胸中块垒尽消——终得见许子远进退维谷之态,实乃快事。
纵有此能,欲践此诺亦需殚精竭虑。
......
颍川,许县。
“竖子何其愚钝?郭、荀、钟氏不来便罢,吾等原不稀罕。那陈氏既献田亩,收下便是。”
许子远立于典韦身前,复又蹙额叱责。然典君早习其性,唯觉委屈——本望得嘉许,因今日刚将陈长文所献田契粮粟尽数逐回。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三国:曹营悍将,从马镫破阵开始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三国:曹营悍将,从马镫破阵开始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