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在此时,甲三、甲五率众押解千余卸甲力士前来复命。典韦已命人接管这批归顺者,严加看管。
“主公,事成!”二人抱拳禀报。
苏烨展颜一笑:“善!”转身对皇甫嵩歉然拱手:“将军见谅,玄欲收此劲旅为用。”
皇甫嵩目露恍然——原来这些竟是波才麾下精锐,昔日令官军屡尝败绩的黄巾力士。
(
黄巾力士们立下了汗马功劳。
苏烨看得心头发热,就连他都难以保持淡定。这些可都是难得的精锐之选!
只需严格操练个一年半载,必能达到组成战阵的要求。
"甚好!"
苏烨毫不掩饰地点头赞许:"皇上不是准我统领万人之师吗?眼下我麾下仅有旧部三千铁骑,倒是从南阳收编了些黄巾降卒正在操练;"
"不过这些新兵短期内难堪大用,贸然编入军阵反而会拖累整体战力;"
"但这些黄巾力士不同,似乎经过特殊秘法 ** ,虽然折损阳寿,却能在短期内弥补我军兵力不足的短板。"
"还望皇甫将军成全。"
虽说苏烨的援军身份按理说可以自行处置这些降卒,但为免日后皇甫嵩心生芥蒂,还是礼数周全些为妙。
"原来是这样!"
皇甫嵩听完解释,见他态度诚恳,顿时面露笑意:"本该如此!这些降卒本就是你的功劳,自然任凭处置;"
"说起来多亏伯渊及时驰援,否则我们还真不知如何是好。"
"将军过誉了。"
苏烨却摆手道:"即便没有末将,以您和朱儁将军的韬略,迟早也能识破波才破绽;"
"说到底,是那波才太过轻敌了。"
连胜的骄狂终招致覆灭。此战给苏烨敲响警钟:越是顺境,越要谨记戒骄戒躁。
前有波才四十万大军灰飞烟灭,后有曹孟德百万雄师付之一炬。
这都是血的教训哪!
“伯渊太过谦了!”
皇甫嵩听完,微微颔首,心中对苏烨的欣赏又添几分。
这后生当真不错!
连战连捷,屡获升迁,却半点不见骄矜之气。
这才是名将之风范。
甚至可以说,这小子已算得上名将了。
唯缺的,便是统领更多兵马,真正指挥大兵团作战的经验。
这亦是苏烨目前仅有的不足了。
“伯渊兄!久仰大名!在下骑都尉曹操曹孟德,幸会!”
这时,曹操笑吟吟地走上前来,连连拱手见礼。
全然不见先前被抢功时的懊恼之色。
不得不说,曹阿瞒能屈能伸,演技堪称一流。
当然,他确实未存怨恨之心,反倒存了结交之意。
若能趁机向苏烨讨教些军阵与练兵之法,那便更妙。
他曹操,最喜结交豪杰。
“呃......”
苏烨见曹操这般热络,略显局促,仍拱手回礼道:“孟德兄客气!兄台威名,我亦久闻!”
“当年任洛阳北部尉时,设五色棒惩奸除恶之事,我亦有所耳闻。”
说话间,苏烨暗自打量曹操几眼。
心想:“这便是日后的曹老板啊!”
肤色偏黑,身量确实不高,约莫一米六五上下。
比苏烨这一米八五的个头,矮了足足一个脑袋有余。
不过相貌倒端正,眉宇间透着几分威严,隐现霸气。
络腮胡生得极是浓密。
“哦?”
曹操闻言大感意外,朗声笑道:“不想伯渊兄竟知这等陈年旧事!”
“不过是少年意气之举,不值一提。”
曹操拉着苏烨热络攀谈,一旁的皇甫嵩频频摇头,只觉得他聒噪至极。
苏烨一面应付,一面关注着力一等人劝降黄巾力士的进展。有了先前经验,加之已归顺的黄巾力士协助,收编工作进展颇为顺利。
不足一刻钟,残存的近四千黄巾力士尽数归入苏烨麾下。这般情景,惹得曹操、皇甫嵩等人艳羡不已。
战事收尾后,众人受邀入长社城赴庆功宴。当夜,皇甫嵩、朱儁与苏烨联名撰写捷报呈递朝廷。
苏烨暗遣密卫入洛阳,命甲一向张让行贿,所赠厚礼以琉璃器为主。此物于他不过是寻常玻璃制品,然时人难辨真伪,视若珍宝。
思忖片刻,苏烨另遣人奔赴颍阴城,将捷报告知荀爽。一来提醒对方履行婚约承诺,二来请其动用人脉,为封赏之事斡旋。
翌日,皇甫嵩召集军议商讨分兵事宜。
"伯渊,吾与公伟决议分兵驰援。文台、孟德随公伟赴豫州汝南平叛,吾则继续清剿兖州余寇。"皇甫嵩目光灼灼发出邀请,"不若随我同行?"
"哦?"苏烨闻言挑眉,若有所思地瞥了眼曹操——未料此人竟选了朱儁麾下。
曹操似乎察觉了苏烨的心思,咧嘴笑道:"若与你同行,功劳怕是轮不到我,不如随朱儁将军和文台兄一道!"
争功而已,理所当然!
"理解。"
苏烨会意一笑,转而向皇甫嵩拱手:"承蒙将军器重,在下愿随将军同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三国:貂蝉的榻上夫君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三国:貂蝉的榻上夫君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