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大理寺正堂。
裴文昭立于阶前,手捧一卷黄绢诏令,声音沉稳如钟:“臣请颁《毒性药材管制令》,列曼陀罗、钩吻、雪蚕子粉等七种药物为禁品,凡未经户部备案而私用者,以谋逆论处。”
堂下群臣哗然。
户部尚书王缙猛地站起,袖袍一甩:“荒唐!这些药材入药千年,百姓治癫、安神、止痛皆赖其效,岂能因几桩个案便一概禁绝?这是断民生之本!”
他声震梁柱,附和者立刻成片。
“是啊,乡野缺医少药,若连常用药都禁了,死了人谁来负责?”
“七王府此举,怕不只是为了查毒,更是要借题发难吧?”
裴文昭不怒,也不辩,只从袖中抽出一册厚本,交由传旨太监呈上御前。
“这是正名坊刊印的《百名受害录》。”他语气平静,“里面一百零三人,皆因长期服用所谓‘宁神散’致疯癫、失忆、流产,甚至自戕。他们不是罪犯,也不是疯妇,而是被悄悄喂药的活人。”
元惠帝翻开第一页,是一名女子的画像——面色枯黄,眼窝深陷,怀里抱着一只空襁褓。
旁注寥寥数字:“林氏,三十有二,三度怀胎,皆被言‘未曾有孕’。夫逐之,婆厌之,今居义所,日日画未见之儿。”
皇帝的手顿了顿。
第二页是一封血书:“我丈夫说我没生过孩子……可我知道,我怀过三次。最后一次,梦见孩子抓住我的手指喊娘,醒来嘴里全是血。”
朝堂静得落针可闻。
裴文昭继续道:“这些药,不在市井流散,只在高门内院悄然传递。它们不杀人于刀下,却让人忘了自己是谁,忘了自己曾爱过、痛过、生过。”他抬眼扫过诸公,“你们说妨害民生,可谁来告诉我——被抹去记忆的女人,算不算民?”
无人应答。
当晚,皇后遣宫人送信至七王府:“禁令可行,但需速决,莫使风波再起。”
翌日清晨,紫宸殿外鼓声三响,《毒性药材管制令》正式颁行天下。
与此同时,萧澈跪于勤政殿外,双手奉上奏折。
“臣请改革《皇家日录》。”他的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今后皇室成员生辰记录,须由产科医师、接生稳婆、邻里三人联合签署,并存档于典籍稽核院,以防篡改虚报。”
元惠帝皱眉:“祖制向来由尚仪局记录,何须多此一举?”
萧澈垂眸,再递一纸:“臣有一份匿名供词复印件,请陛下过目。”
纸上字迹娟秀,内容却如寒刃刺骨——
“每月初七,夫人命我去济仁堂取药,名为宁神散,实则含雪蚕子粉。另,三年前庶女苏锦黎出生当日,其生母林氏难产将亡,夫人令稳婆烧毁原始产簿,重造一份写明‘胎死腹中’,仅允记作‘庶出’,不入正谱……”
元惠帝看完,久久无言。
他知道这份证词意味着什么——不仅是安国公府的丑闻,更是整个贵族阶层对“出身”的操控体系正在崩塌。
良久,他轻叹一声:“准了。”
诏书下达当日,苏锦黎换了一身素青长裙,发间无簪,仅佩一枚母亲留下的旧玉环。
她亲自前往典籍稽核院,将那张泛黄的药方笺交予主事官员。
“这是我母亲的遗物。”她说,“背面写着‘林氏阿娘,救我于难产夜’。她是稳婆,也是见证者。今日我把她还给历史。”
官员接过,郑重登记入库,编号:女一·元年正月。
这是第一份被官方承认的“女性生命凭证”。
消息传出,民间震动。
许多老稳婆拄着拐杖来到正名坊门口,颤声问:“我家当年接生的孩子……还能补录吗?”
赵九龄的动作比舆论更快。
他早已顺藤摸瓜,查出城南济仁堂幕后掌柜乃是太医院孙奉先的侄媳李氏,专为各大府邸调配“听话药”,价格高昂,客户隐秘。
但他没有查封,也没有抓人。
他在药铺隔壁租下一间门面,挂起一块朴素木匾:“正名药庐”。
门前立板,白纸黑字:
【免费检测宁神散】
【识毒赏格:举报一例,奖米十石】
第一天,无人问津。
第三天,一个衣衫褴褛的老仆偷偷靠近,指着板子问:“真……真的能验?”
赵九龄亲自接待,取其随身携带的药包,当场碾碎溶水,滴入特制药液——颜色瞬变靛蓝。
“确含曼陀罗与迷心藤。”他说,“你家主母已服两年。”
老仆浑身发抖,跪地痛哭:“我说她最近总认不出我,夜里还喊从前的丫鬟名字……原来不是老糊涂……是被人下了药啊!”
当夜,第一封密报送抵王府。
三日内,八十七封匿名举报如雪片飞来,牵涉十一座官邸——礼部侍郎宅、工部员外郎府、宗正寺副卿别院……最令人震惊的是,太子侧妃所居的春晖阁,竟也在列。
萧澈看着名单,指尖轻敲案角:“终于动到龙鳞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庶女攻略:病弱皇子的千层套路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庶女攻略:病弱皇子的千层套路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