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夜的地宫异象,如风过林梢,悄然传遍帝京的大街小巷。
起初只是三五人私语:七王妃触碑时,石面浮字,分明是她亲手写下的《自主约》第一条。
可不过两日,传言便添了翅膀——“七王妃已通天道,能代碑立言”“碑灵只听她一人号令”“药王庙前石碑夜里泛光,有仙音低吟,乃祥瑞之兆”。
更有术士残党混入百姓之中,煽风点火。
他们跪在药王庙前,焚香叩首,鼓动乡民:“此乃神迹!唯有诚心朝拜,方可得碑灵庇佑!”短短几日,庙前竟聚起数百人,夜夜举火,呼声震天。
消息传到王府,萧澈正倚在榻上翻阅边关急报,听罢只淡淡一笑:“她在等什么?”
赵九龄低头禀报:“王妃未调一兵一卒,反倒命正名坊连夜刊印《观碑须知》三十六条。”
萧澈挑眉,眼中掠过一丝兴味。
苏锦黎的确没动刀兵。
她知道,人心畏鬼神,却更信亲眼所见。
恐惧源于未知,而破除迷信最好的方式,不是禁止,是解释。
《观碑须知》印成小册,随早市热粥一同发放。
孩童拿着跑跳念诵:“夜露凝于碑面,晨曦斜照则反光如辉——非仙迹,乃自然。”“风穿裂隙,声似低吟,与空瓮相鸣无异——非仙音,乃物理共振。”
条条清楚,句句可验。
她更下令开放宫中“察异堂”,邀请三百乡老入宫观礼。
大殿中央摆铜镜、水盆、竹管、琉璃片,一一复现所谓“神迹”。
老人们瞪大眼睛看着水盆里折射出的“仙光”,有人拍腿大笑:“原来咱们拜了个露水!”
每人离宫时还领了一本《庶民物理小册》,封底写着一行墨字:“看不懂不是愚,不问才是死。”
不过数日,药王庙前人群渐散。
反倒有几个聪明孩童,蹲在碑前记时辰、测风向,比赛谁更能准确预测“仙光”出现时刻。
嬉笑声中,荒诞崇拜如霜遇阳,悄然消解。
裴文昭抓住时机,在朝会上奏请《官文书公示法》。
他声音冷峻:“政令若藏于密室,百姓如何守法?支出若不见天日,又何以防贪?”
元惠帝沉吟良久,准了。
自此,六部衙门前皆设板壁,每月初一贴出政令明细,任人抄录质疑。
百姓开始识字、读文、议政,街头巷尾不再只谈宫斗奇闻,也讲钱粮出入。
孙德海坐不住了。
他暗中指使户部一名书吏伪造账目,虚列一笔“修缮皇陵巨款”,高达八万两白银,落款赫然盖着七王府采办专用印鉴。
意图昭然——嫁祸苏锦黎挪用公帑,动摇新政根基。
但他不知道,赵九龄早已安插细作潜入户部库房。
那晚,月黑风高,一道黑影悄然潜入库档重地,用特制油纸拓下原始账册影像,又取走半勺印泥样本。
三日后朝会,裴文昭当众质询户部尚书。
对方尚在狡辩,苏锦黎起身,从袖中取出一个玉盒。
她打开盒盖,倒出一点暗红粉末于白绢之上,再将真账册与假账并排陈列。
“诸位请看,”她声音清冷,“这笔所谓的‘修缮银’,所用印泥含朱砂超标三倍。依《礼器典制》,此等规格唯祭祀天地宗庙方可使用——敢问户部,修个地基,也要惊动祖宗不成?”
满殿哗然。
她又举起另一份文书:“真正的账册在此,不仅无此款项,且同期七王府收支清晰可查。倒是这位书吏大人,昨夜家中搜出大量同批印泥,还未来得及销毁。”
元惠帝脸色铁青,当场下令彻查。
追查之下,竟牵出孙德海私设祭坛十余处,常年以伪神之名敛财惑众,甚至暗中操控科举风水流言。
与此同时,赵九龄审讯俘虏时发现异常。
多名术士舌底藏有微型蜡丸,剖开后是无字桑皮纸。
他命人以温水浸泡,纸面渐渐浮现慈云观密文编号,竟是失传已久的“替命符”体系。
顺藤摸瓜,城西废窑被挖出大批未启用的“替身牌位”,皆刻有苏锦黎生辰八字及七王府成员姓名,按仪式需在夏至后七日焚烧,以“断其命脉”。
赵九龄冷笑一声,未予销毁。
反而令暗卫伪装流民,故意泄露“王妃将亲往破坛”的假消息,引诱最后一批残党现身抢夺。
伏击一战,干净利落。
缴获名单完整,连早已退隐的老道士也在列——那人颤抖着供认,正是当年受苏震霆贿赂,篡改苏锦黎出生记录之人。
真相如刀,割开层层黑幕。
而此刻,慈云观偏院内,烛火微明。
柳婉娘伏案执笔,指尖轻颤,却一字一句写得极稳。
窗外,风穿过新栽的幼株枝叶,沙沙作响,仿佛某种古老而温柔的回应。
柳婉娘搁下笔,墨迹在纸端缓缓晕开。
窗外风停了片刻,烛火却无端晃了一下,映得她眼中似有流光掠过。
她盯着自己写下的最后一行字——“契约之信,不在鬼神见证,而在十人共读”,指尖微微发颤。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庶女攻略:病弱皇子的千层套路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庶女攻略:病弱皇子的千层套路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