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走马灯
案头的走马灯突然疯狂转动,将祠堂四壁照得如同白昼。沈砚之看见灯影里浮现出无数往事:民国二十三年的戏班后台,年轻的曾祖父正将满脸是血的女学生拖进镜中;三十六年的洋行金库,老掌灯人举着桃木剑刺向自己的同伴;而现在,林微月正举着重组的琉璃灯,灯芯里蜷缩着他正在消散的魂魄。"该结束了。"女学生的声音变得清晰,她从铜镜里走出,墨汁般的长发化作无数丝线,将沈敬山与老掌灯人的魂灵捆在一起,"你们两家欠我的,今天用这两个老东西抵债。"她突然扯开衣领,露出背后完整的铜镜纹身,"我本是宫里的绣娘,被太监剥皮做成了人皮灯笼,你们的祖辈却把我写成镜中厉鬼..."走马灯的灯影突然定格,照出祠堂供桌下的暗格。沈砚之挣扎着爬过去,发现暗格里藏着本完整的《镜中记》,最后一页画着个穿龙袍的太监,胸口插着半截钢笔,左脸有块青鳞状的胎记。
第十二章 鱼鳞纹
"那是总管太监李莲英。"女学生的声音带着冷笑,"他当年为练邪术,剥了七十二个绣娘的皮,每张皮上都画着鱼鳞纹。我是最后一个,因为看见他往镜子里藏东西才被灭口。"她突然按住沈砚之的头撞向铜镜,"你看清楚!你左脸的胎记,和他的一模一样!"镜中映出沈砚之的脸,左颊果然浮现出青黑色的鱼鳞纹。更令他毛骨悚然的是,林微月的锁骨处,胎记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扩散。老掌灯人的魂灵突然嘶吼:"灯影咒发作时,血脉相连者会一起变成新的人皮灯笼!"沈砚之突然抓起断裂的桃木尺,蘸着自己的血在《阴司勾魂总簿》上写道:"民国二十三年中元节,镜中鬼实为绣娘魂,李莲英残魂附于铜镜,需以沈家血脉为饵,引其入琉璃灯焚之..."墨迹未干,铜镜突然剧烈震颤,从镜面涌出的不再是墨汁,而是鲜红的血水。
第十三章 血镜
血水漫过青砖地时,沈砚之看见无数张人脸在镜中沉浮——都是左脸带着鱼鳞纹的男女老少。曾祖父的魂灵在血水中痛苦翻滚:"沈家每代长子都要被镜中鬼夺走半张脸!我当年逃跑,就是为了..."话音未落,他的魂灵突然化作张完整的人皮,飘向女学生背后的铜镜。"现在轮到你了。"女学生的手抚上沈砚之的左脸,冰凉的触感让他想起桃木尺的断口,"把脸给我,我就让你们两家解脱。"林微月突然扑过来将他推开,自己的脸撞上了铜镜。"爹说过,掌灯人可以献祭魂灵重写阴司账簿!"林微月的声音在血水中回荡,她的身体正渐渐透明,琉璃灯的光芒却越来越亮,"沈砚之,记住民国三十六年冬月十七,洋行金库第三排货架..."话音未落,她的魂灵已化作道金光,钻进《阴司勾魂总簿》的空白页。铜镜突然炸裂,无数碎片在空中聚成李莲英的鬼影。沈砚之握紧手中的桃木尺断片,看见女学生的脸终于完整,正对着他露出释然的微笑。
第十四章 账房血
沈砚之在满地血水中醒来时,天已微亮。《阴司勾魂总簿》摊开在檀木案上,最后一页写着:"镜中厉鬼已除,沈家账房与林家掌灯人血脉诅咒终结。唯需铭记:民国三十六年冬月十七,洋行金库藏有李莲英残魂所化的金元宝,当以桃木剑劈之。"祠堂供桌下的暗格自动打开,里面躺着枚沉甸甸的金元宝,表面刻着密密麻麻的人脸。沈砚之想起林微月最后的话,抓起案头的半截桃木尺劈了下去。金元宝裂开的刹那,无数细如发丝的魂灵喷涌而出,在空中聚成"多谢"二字,然后化作漫天萤火消散。青砖地上的血迹渐渐凝固,竟在案头拼出半枚铜镜的形状。沈砚之伸手触碰,镜面映出的不再是鬼影,而是他自己完整的左脸——青鳞胎记消失了。
第十五章 残镜
三个月后,沈砚之在洋行金库第三排货架后,找到半枚与祠堂地砖上相同的铜镜。拼接完整的刹那,镜中浮现出林微月的笑脸:"我在灯芯里藏了魂灵种子,三百年后就能转世啦。"她的身影渐渐淡去,留下枚萤火虫大小的魂灵,正蜷缩在铜镜中央。沈砚之将完整的铜镜供在祠堂,檀木案上的《阴司勾魂总簿》突然自行翻动,在最后一页添上:"沈家后代需世代守护此镜,直至三百年后掌灯人转世。"他转身望向窗外,看见走马灯的灯影里,女学生与曾祖父的魂灵正相视而笑,渐渐化作书页间的墨痕。案头的琉璃灯突然亮起,灯芯里的萤火虫魂灵轻轻颤动,在墙上投下林微月的影子。沈砚之提起狼毫,在新的空白簿册上写下第一行字:"民国三十六年冬月十七,沈家账房沈砚之,于洋行金库见金元宝化厉鬼..."铜镜突然泛起涟漪,映出三百年后的景象:个扎着双马尾的女孩正举着盏琉璃灯,站在崭新的沈家祠堂里,左锁骨处有块淡青色的胎记。
第十六章 轮回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槐香巷里的孝子贤孙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槐香巷里的孝子贤孙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