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蛰伏与暗涌
货船事件后的几天,魏若来严格遵守着顾魏的指令,像一只真正的鼹鼠,深藏在石库门的公寓里,几乎没有踏出房门一步。
食物和日用品会由一个沉默寡言的中年女人定时送来,放在门口,轻轻敲三下门后便离开。魏若来从未与她打过照面。他知道,这是顾魏安排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保证他的安全。
窗外的生活依旧喧嚣,但他的世界却仿佛被按下了静音键。他大部分时间都坐在书桌前,面前摊开着那张绘制了陈威廉关系网的大纸,以及那本厚厚的金融着作。
他没有再贸然尝试回忆爆炸的细节,那带来的只有头痛和混乱。 Instead,他换了一种方式,开始系统性地梳理陈威廉在汇丰银行可能经手的所有异常资金流动。
他凭借记忆,结合报纸上公开的金融信息和一些内部流传的、未被证实的市场传闻,尝试重建陈威廉的“另一本账”。这是一个极其枯燥且耗费心力的过程,需要极强的耐心和对数字的敏锐直觉。
他发现了几处值得玩味的细节。有几家看似与陈威廉毫无关联的皮包公司,在特定时间点,资金流动的节奏与陈威廉负责的几笔“正常”业务有着微妙的吻合。还有几笔看似普通的跨境汇款,收款方所在的区域,却恰好是某些敏感物资的集散地。
这些发现都只是蛛丝马迹,无法构成直接的证据,但像一块块零碎的拼图,正在他脑海中慢慢勾勒出一幅模糊的、关于背叛与利益输送的图景。
这天下午,他正在演算一组复杂的外汇套利模型,试图从中找出可能被利用的漏洞时,门外传来了有节奏的敲门声。不是送菜女人的三下,而是两轻一重,是顾魏。
他起身开门。顾魏走了进来,手里除了出诊包,还提着一包用油纸包着的点心。
五芳斋的桂花糕。顾魏将点心放在桌上,你以前提过喜欢。
魏若来愣了一下。他确实偶然间提起过,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没想到顾魏还记得。一种微妙的情绪在他心底掠过,但他很快压了下去。
谢谢。他低声说。
顾魏照例为他检查了身体。恢复得不错。他收起听诊器,腿还疼吗?
阴雨天会有点酸。魏若来活动了一下左腿。
正常,注意保暖。顾魏说着,目光落在了书桌上那张写满演算过程和大大小小问号的草稿纸上,有什么进展?
魏若来将他发现的几处资金流动的疑点指给顾魏看。顾魏看得很快,眼神专注。
很谨慎。顾魏评价道,这些皮包公司层层嵌套,资金在境外转了好几道,很难追查最终流向。
但模式很像。魏若来指着其中一个节点,这种利用时间差和汇率波动进行套利,同时掩盖真实资金去向的手法,需要非常专业的金融知识和对市场极其敏锐的嗅觉。陈威廉……他很擅长这个。
顾魏点了点头,手指在其中一个皮包公司的名字上点了点:这家‘昌泰贸易’,我有点印象。
魏若来立刻抬起头。
顾魏走到书架前,抽出一本厚重的上海工商名录,翻到某一页:注册资金不高,主要做南洋的橡胶和香料生意。表面上,和陈威廉,和银行,都没有任何关联。
但?魏若来听出了他的弦外之音。
但它的注册地址,顾魏合上名录,看向魏若来,就在百乐门舞厅所在的那栋大楼里。而且,它的法人代表,是一个几乎从不露面的南洋华侨。
百乐门……又是百乐门。魏若来想起那晚顾魏出现在那里的贵宾包间。难道顾魏当时,也是在调查什么?
两人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凝重。线索似乎又开始隐隐指向那个纸醉金迷的销金窟。
陈威廉最近有什么动静?魏若来问。
很安静。顾魏走到窗边,看着楼下,汇丰银行那边,他请了年假,说是受了惊吓,需要静养。他住进了法租界的一处高级公寓,深居简出。
他在躲避风头。魏若来断定,也是在观察。货被截,笔记本丢失,他肯定在怀疑我还没死,但又不能确定。他在等,等我们下一步的动作。
所以我们更不能动。顾魏转过身,背对着窗户,光线在他周身勾勒出一圈模糊的光晕,耐心点,魏若来。猎人和猎物的角色,有时候会互换。让他先动,他动,才会露出破绽。
魏若来沉默了片刻,点了点头。他明白这个道理,但蛰伏的滋味并不好受。
顾魏离开前,留下了一小瓶白色的药片:帮助睡眠的,如果晚上想得太多,可以吃半片。
魏若来接过来,握在手里,药瓶还带着顾魏指尖的温度。
门关上后,魏若来看着那瓶安眠药,没有打开。他不需要药物来强制睡眠,他需要的是清醒,是时刻保持警惕。
他将注意力重新放回“昌泰贸易”上。这家公司与百乐门的地理关联,以及其神秘的法人代表,无疑增加了它的可疑程度。他需要知道更多关于这家公司的信息,特别是它的资金往来和实际业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顾魏,破晓时相见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顾魏,破晓时相见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