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躬身领旨时,眼角的余光不经意间扫过案角的一摞奏折。那摞奏折堆得整整齐齐,最上面的那本封皮已经有些磨损,露出里面泛黄的纸页,纸页边缘还有几处虫蛀的小孔,右上角用小楷写着 “弹劾李杰” 四个字,笔迹潦草,透着一股急切,像是生怕晚了一步就达不到目的。他的目光下意识地停留在上面,恰好看到几处用墨笔写下的批注,墨迹还带着些许湿润,显然是刚写上去不久。
“李杰恃宠而骄,借研发火药之名,独揽矿洞、工匠之权,需削其权柄,以安朝纲。”
“军器量产当由兵部主导,李杰乃文臣,不懂军务,恐误大事。”
那笔迹瘦硬锋利,笔画之间带着一种刻意为之的张扬,每个字的收笔都用力甩出,像是在宣泄着某种情绪。李杰对这种笔迹再熟悉不过,与李泰平日呈递给皇帝的诗文笔迹如出一辙。李泰的字向来如此,看似飘逸,实则暗藏锋芒,透着一股自以为是的傲气。李杰的心脏猛地一缩,像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一股寒意从脚底直冲头顶,让他忍不住打了个寒颤。他早就知道李泰对自己不满,毕竟自己掌管着火药这等重要的军器研发,挡了他不少路,却没想到对方已经开始在暗地里动刀子了。这些话看似是在为朝廷着想,实则句句都在针对他,想要剥夺他对火药研发的掌控权,将这泼天的功劳据为己有。
就在他心神不宁之际,李世民仿佛看穿了他的心思,突然开口:“这些话,你不必放在心上。” 他的声音依旧平静,却带着一种洞悉一切的了然,仿佛早就知道李杰会看到这些批注。
李杰猛地抬头,对上皇帝深邃的目光。那目光像一潭深不见底的湖水,里面没有责备,只有一种复杂难明的情绪,像是在惋惜,又像是在警告。他正想说些什么,想为自己辩解几句,却听李世民继续说道:“但也别当耳旁风。”
这句话像一记警钟,在李杰耳边轰然炸响,震得他头晕目眩。他瞬间明白了皇帝的意思 —— 这些弹劾不能完全无视,必须有所警惕,有所应对。皇帝是在告诉他,李泰的动作他知道了,但不会直接插手,需要李杰自己去处理。
李世民拿起那本弹劾奏折,手指捏着奏折的一角,指尖的力度恰到好处,既没有捏皱纸页,又能稳稳地将其拿起。他轻轻一扬,奏折便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准确地落入旁边的炭盆里。火苗 “腾” 地一下窜了起来,像一条贪婪的舌头,迅速舔舐着纸页。黑色的灰烬随着热气向上翻滚,在空中打着旋,最终飘落在地。李杰清楚地看到,“削其权柄” 那四个字在火焰中扭曲、变形,笔画逐渐模糊,最终被吞噬殆尽,化作一缕青烟消散在空气中,仿佛从未存在过。
“有些人闲不住,总想着找点事情做。” 李世民的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嘲讽,嘴角微微勾起一个冰冷的弧度,“你得让他们知道,你的刀比他们的笔锋利。”
李杰心中一震,猛地明白了皇帝的用意。这不仅是在提醒他要应对李泰的挑衅,更是在默许他可以适当反击。皇帝需要他制衡李泰,形成一种平衡,却又不希望他过于软弱,被轻易打压下去,打破这种平衡。这场权力的游戏,他必须学会在刀尖上跳舞,既要展现自己的价值,又不能做得太过火,引来皇帝的猜忌。
他再次躬身行礼,腰弯得更低,几乎要贴到地面,声音比之前更加坚定:“臣明白陛下的意思。定当潜心研发火药,以实绩回应质疑。” 他知道,只有拿出实实在在的成果,才能让那些质疑的声音闭嘴,才能在这场博弈中占据主动。
李世民满意地点了点头,端起桌上的茶盏,茶盏是用上等的白瓷烧制而成,上面绘着淡雅的兰草花纹。他轻轻抿了一口,茶水的热气模糊了他的表情,让人看不真切他此刻的想法。但李杰知道,自己已经接收到了最重要的信号 —— 在接下来的半年里,他不仅要和时间赛跑,和突厥人较量,还要和朝堂上的暗流斗智斗勇,稍有不慎,便会万劫不复。
欲知下文如何,请先关注收藏点赞!谢谢!
喜欢从胡椒到蒸汽机的大唐传奇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从胡椒到蒸汽机的大唐传奇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