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产计划表的最后一页,“日产五十枚” 四个字用鲜红的朱砂书写,笔力遒劲,每一笔都像用尽了全身力气,仿佛要从纸面上跳出来一般,带着一股势不可挡的力量。李杰的手掌按在这行字上,掌心的温度似乎要将纸面烫穿,他的目光炽热而坚定,像是在注视着一场即将到来的胜利,瞳孔里映着纸上的字迹,闪烁着自信的光芒。
“第三个月,就是我们的量产冲刺阶段,成败在此一举。” 他的声音带着一丝激动,却依旧保持着沉稳,仿佛在讲述一个必然会发生的事实,“火球弹三十枚,地雷二十颗,这样的产量,足够供应云州每日的消耗。云州城头每日需要至少二十枚火球弹击退突厥人的进攻,五颗地雷封锁要道,防止他们偷袭。我们的产量还有富余,可以储备起来,等突厥人疲惫之时,发动反击,给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他让人展开一幅配套的 “原料供应表”,表格画在一张宽大的羊皮纸上,用墨笔和彩笔标注得清清楚楚,不同颜色的线条代表不同的运输路线。“云州矿每日供应硝石三百斤,直接在当地制造成成品,通过密道送进城内,密道里每隔五十步就挂一盏油灯,保证夜间也能运输;绛州矿每日供应五百斤,用船运到长安新械坊,一部分供应京城周边的驻军,防备突厥人突袭,另一部分储备在地下仓库,仓库里铺着防潮的石灰,能保存半年以上;岭南矿的高纯度硝石每日两百斤,我们留着造火箭 —— 等云州解围,咱们就该研发更远射程的武器了,不能总是被动防守。”
提到火箭,李杰的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像是有星星在里面跳跃。他从袖中取出一张草图,图纸是用细棉纸画的,上面用不同颜色的笔画着一支带着尾翼的箭矢,箭头处装着一个小小的火药筒,筒壁上钻着细密的小孔,尾翼用轻薄的桦木制成,呈流线型展开。“陛下您看,” 李杰用指尖点着草图上的火药筒,“这火箭的原理与火球弹相似,却能借助箭矢的飞行轨迹射得更远。寻常弓箭射程不过百步,这火箭装上高纯度硝石制成的火药,射程能达到三百步,而且飞行时带着呼啸声,既能杀伤敌人,又能震慑敌军军心。”
他小心翼翼地将草图铺在案几上,用镇纸压住边角,继续说道:“岭南矿的硝石纯度高,制成的火药燃烧速度更快,推力更强,正好适合火箭使用。等云州的战事平息,我们就可以用这些高纯度硝石研发更大的火箭,甚至可以装在车架上,做成‘火箭车’,一次能发射十支火箭,威力无穷。”
李世民俯身看着那张草图,目光在尾翼的角度和火药筒的尺寸上停留许久。他能想象出这样的火箭在战场上呼啸而过的场景,突厥人的骑兵再快,也快不过三百步外飞来的火箭,到那时,大唐的军队就能真正做到以逸待劳,不战而屈人之兵。“好一个火箭,” 他赞叹道,手指轻轻敲击着草图上的火药筒,“这个想法很好,等忙完云州的事,朕准你全力研发。”
李杰心中一喜,连忙说道:“谢陛下支持。不过眼下还是要先保证火球弹和地雷的量产。为了确保第三个月能达到日产五十枚的目标,臣已经做了详细的分工:王二带领二十名铁匠负责铸造弹壳,他的球形模具手艺能保证弹壳的圆度;李四带领十名工匠负责火药的焙炒和提纯,他控制火候的本事能让火药的威力更稳定;赵五负责引信的制作,他做皂角切割时练出的刀工,能保证引信的粗细均匀,燃烧速度稳定。”
他拿起案几上的一个小木人,木人身上用墨笔标注着各个工坊的位置:“新械坊已经划分成五个区域,分别是原料储存区、火药制作区、弹壳铸造区、组装区和试爆区,各区之间相隔五十步,用土墙隔开,防止一处出意外牵连其他区域。每个区域都有专门的负责人,每日清点原料和成品,记录在案,保证不会出纰漏。”
李世民看着那个小木人,上面的区域划分井然有序,连原料从储存区到制作区的路线都用红线标了出来,不禁点了点头:“你考虑得很周全。量产时人多手杂,必须有这样严格的分工和管理制度,才能保证不出乱子。”
“陛下说的是。” 李杰应道,“臣还制定了《安全生产守则》,里面规定了工匠进入工坊必须穿棉布衣服,不能穿化纤的 —— 哦,就是不能穿容易起静电的衣服;不能带明火进入火药制作区,取火必须用特制的火石,远离火药存放处;每日开工前要检查所有设备,收工后要清理现场,不能留下任何火星。这些规矩都要让工匠们背熟,严格遵守,否则一旦发生爆炸,后果不堪设想。”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无比郑重:“臣知道,三个月的时间很紧张,量产的任务也很艰巨,但臣有信心完成。为了确保万无一失,臣已经准备了备用方案:如果某处矿洞出了问题,就从其他两处矿洞调运原料;如果某个工匠病倒了,就有学徒顶上,这些学徒这两个月一直在跟着学习,已经能独立操作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从胡椒到蒸汽机的大唐传奇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从胡椒到蒸汽机的大唐传奇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